和朋友相約去溪尾鄉(xiāng)秀嶠村溯溪探險。 溪流和縣道穿過村中央,兩山相對,高聳入云,屋舍或集聚,或分散鑲嵌在山腳上。兩山南北走向,山上樹木蔥郁,溪澗密布,在更迭有序的季節(jié)里,雨勢多變的時節(jié),澗上溪流來勢或桀驁不馴,或溫柔可人,演繹著高山流水的別樣風(fēng)情。 溪水恰好沒過小腿肚,溪里丑石裸露,奇形怪狀,自說心事。沿溪行,時而如魚逆水而游,時而如蜻蜓點石而進,時而如猴攀巖而上,時而繞山扶枝而走。距溪流與秀嶠溪匯口300米處有一口深潭,潭面不過圓桌大小,潭下懸崖如鈍刀所劈,凹凸陡峭,潭上有一條如同人工打鑿出來的石槽,水的且歌且舞把石槽磨得光滑锃亮。 據(jù)老蔣介紹,十多年前村上幾個年輕的后生聽信一個傳說,說潭里有大戶人家躲避土匪洗劫而沉下的金銀財寶,這幾個后生分流上游水源,把抽水機吊進潭里準(zhǔn)備抽水,卻發(fā)現(xiàn)水管不夠長,砍了一根毛竹伸進潭,沒能觸到底,于是又綁了一根毛竹伸入潭,也不見底。兩根毛竹十多米,測不了潭深,后生嚇傻,趕緊拎起工具頭也不回地撤了。后來再也沒人打這個潭的主意了。 一溪而上,潭有很多,但有故事,有深度的卻只有一個。溪上亂石橫空,塊頭或大或小,或光滑圓潤,或造型奇特。深潭往上約500米處,溪道中間矗立著一塊巨石,三人手牽手才能合圍,石高過人,巨石上面搭一塊石,狀如椅,椅背、椅面爬滿綠草。石旁倚一小樹,扶樹而上,坐椅,椅面容兩人同時坐下。兩石疊加,一把石椅溪中立,當(dāng)?shù)厝朔Q這為高腳椅石。往上走,還能看到一塊方石,中如刀劈,劈而未斷,落下縫隙,寬處可探頭。 溪上多瀑,連環(huán)瀑、雙子瀑,過了雨季,這些瀑有些底氣不足,聲小而沉悶。若是雨季,上得山來,瀑布得寵,飛花瀉玉,嘶聲力竭,響遏行云。據(jù)說在村里都能聽到瀑響。溪上最大瀑布寬有30米,瀑長50米。這個時季,這個瀑布被石壁扯得七零八落,風(fēng)吹得水氣四處飄蕩。瀑下有一塊傾斜的石床,寬有10米,長20米。 這個時節(jié),雨水少了。溪道痕跡依稀可辨,闊處十來米,窄處亦有三四米。溪道穿梭密林,時常有指圈大小的藤條扭著身段懸在溪面上,抓住藤,蕩個秋千,或抓了藤來個青蛙跳,也是快意連連。山上偶滑坡,雜木橫陳溪上,卻能長出香菇。 來源:新浪博客 冰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