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立夏 01 立夏時節(jié),回鄉(xiāng)泛于淀中。 水鳥棲于木,荷葉探出頭。 在稀稀落落的去年未采收的枯黃的葦莖周圍,新生的蘆葦以磅礴的氣勢生長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p>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與蘆葦有關(guān)的詩,蘆葦代表的意象是迷離恍惚,具化了思慕之苦。 可小張不懂風(fēng)雅,看著把淀分出壕道的一壟壟的葦田,腦子里回蕩的卻是——千金葦莖湯。 02 說到葦莖,恐怕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看過一部電影,那就是《小兵張嘎》。 電影以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裝——雁翎隊為原型。 在日偽軍眼中,這支隊伍算得上神出鬼沒。雁翎隊從幾個人開始,最多時也就100余人,曾先后與敵人交戰(zhàn)70余次,僅犧牲8人,卻擊斃、俘獲了日偽軍近千人,繳獲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 我以為,這一優(yōu)異戰(zhàn)績的取得,蘆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們剛剛說到了,成片的蘆葦具有阻隔的作用,從而形成了天然的水上迷宮,這給我們的隊伍帶來了地理優(yōu)勢。 其次,蘆葦還有具有一個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中空”。還記得電影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雁翎隊員可以突然從水里冒出來偷襲敵人。那是因為他們頭頂荷葉,嘴銜葦管,隱蔽在水下。 于是,在碧波浩渺,蘆葦如林,荷花盛開的地方,這支由鄉(xiāng)親們發(fā)起并逐步壯大的隊伍,以美麗且智慧的方式保衛(wèi)了自己的家園。 這就是青青蘆葦?shù)募t色記憶。 03 說了這么多,除了讓大家對蘆葦有一個多元化的認(rèn)知外,重點還是便于理解“葦莖”的藥物屬性。 《金匱要略》說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p> 關(guān)于肺癰的形成機理,《內(nèi)經(jīng)》說:熱盛則肉腐,肉腐則成膿。 如果熱邪犯肺,因壅成瘀,就會血敗肉腐,這時會口吐腥臭黃痰膿血。 不能排出的熱、痰、瘀血糾纏于胸中,就會產(chǎn)生痛感。 因有蓄血,就會產(chǎn)生胸中“甲錯'。 這就是葦莖湯適用情形。 《本草綱目》記載,葦莖主治霍亂,嘔逆,肺癰煩熱,癰疽。 徐之才說它治金創(chuàng),生肉,滅瘢。 《皇漢醫(yī)學(xué)》將上述主治翻譯為西醫(yī)用語,即為消炎性排膿藥。 04 再來看看用法:葦莖(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 這四味藥中,有兩味存在些許爭議。當(dāng)代醫(yī)家多以蘆根代葦莖,冬瓜子代“瓜瓣”。 而《本草綱目》中明確記載:“(蘆)其身皆如竹,其葉皆長如箬葉,其根入藥,性味皆同?!奔热恍晕督酝?,我們也暫且不再深究,待日后小張試藥看看。 這個方子同樣很美妙。 簡單說,葦莖取其甘寒輕浮之性,清肺熱,又取中空之形,利竅清痰;冬瓜子清上徹下,宣降肺氣;薏苡仁祛濕,桃仁活血化瘀。 《金匱要略論注》總結(jié)說:以葦莖之輕浮而甘寒者,解陽分之氣熱,桃仁瀉血分之結(jié)熱,薏苡下肺中之濕,瓜瓣清結(jié)熱而吐其敗濁。 四味藥的組合既嚴(yán)謹(jǐn),又平和,志在清熱化痰,逐瘀排膿。服后“當(dāng)吐如膠”,即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