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日本東京地鐵淺草線的中延站,一位中年男人跳軌,被迎面而來的電車撞到!隨后被送往醫(yī)院,約兩小時后確認死亡。日本警方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初步推斷為自殺。 這位跳軌自殺的中年人叫森谷靖,是日本奧委會會計部主任,根據(jù)日本專家分析,這位奧運高官在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夕自殺,可能是因為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全世界有5%的人被其困擾。許多杰出的人,比如J.K.羅琳、美國精神病學(xué)專家兼暢銷書作者凱·賈米森都是抑郁癥患者。賈米森曾對47位英國頂級藝術(shù)家和作家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8人因精神失常接受過治療。 抑郁癥不可輕忽。各年齡段自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抑郁,并且,在許多精神心理疾病中患有抑郁癥的患者自殺率名列前茅。 那么抑郁癥的自殺風(fēng)險有多大?為什么很多人直到自殺后大家才知道他們患上了抑郁癥呢?今天我們有請清華大學(xué)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朱焱醫(yī)生給我們科普一下這些問題。
擅長:長期研究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擅長難治性焦慮抑郁,頑固性睡眠障礙,強迫癥,嚴重失眠,青少年心理障礙等的治療。善于認知心理治療各種心理疾病。 相關(guān)資料顯示,三分之二的憂郁癥患者有自殺的意念,而大約百分之十的憂郁癥病患會自殺成功。這是因為一旦憂郁到一個程度,對“死”的意念,會想得愈來愈多,再進一步就會想到自殺及自殺的方法。此外,身體疾病以及其它如鰥寡獨居、經(jīng)濟困難或失業(yè)等因素也會增加自殺危險性。 無精打采,心境憂郁,莫名其妙地煩躁不安,對世界悲觀絕望,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無愉快感,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等。有些人身體上感到不適,而實際上,正是身體上的不適掩蓋了精神上的不適。這些癥狀會讓抑郁癥患者覺得更加痛苦。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抑郁癥患者接受了有效的治療。 專家提醒抑郁癥最大的危險便是諱疾忌醫(yī),專家指出超過一半的抑郁癥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所忍受的痛苦需要治療。事實上,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抑郁癥患者根據(jù)醫(yī)生的診斷進行了治療,而其中又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接受了充分和適當?shù)闹委?,只有有效治療才可以避免抑郁癥繼續(xù)加重,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做好抑郁癥的防治工作才行。 任何人的自殺都會讓人感到痛心。我國約有9500萬抑郁癥患者,如何讓他們走出內(nèi)心的陰霾,遠離自殺,是患者家人和朋友需要正視的問題。 其實,所有自殺行為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一個人“毫無征兆”地突然選擇輕生,很可能只是其周圍人不夠敏感,沒有將自殺的危險信號識別出來。 50%-70%的自殺者在實施自殺前處于抑郁狀態(tài),某個嚴重的負面事件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在自殺前的一段時間,早已從細微處暴露出準備永別的狀態(tài)。具體行為包括: ■ 一、持續(xù)兩周或兩周以上情緒不好,悶悶不樂; ■ 二、過去積極樂觀,突然開始出現(xiàn)“活著沒意思”“未來沒希望”的言語; ■ 三、做事消極,甚至連吃飯都覺得是浪費時間; ■ 四、過去懶散,但突然把周圍收拾得井井有條,像在“盡好最后的責任”; ■ 五、對周圍人有類似遺囑式的提醒,比如說“以后我不在了,你要……”。 無論是行為線索,還是言語上的變化,只要加以干預(yù),就可能挽救一個即將走上絕路的人?!白詺⒄咴谳p生前的一些表現(xiàn),更多時候潛意識里是在求救,他們認為'自己沒有人關(guān)心,離開反而會讓家人和朋友過得更好’。 當自己或者身邊有人出現(xiàn)以上這些情況,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有效的干預(yù),很可能就可以終止即將發(fā)生的自殺行為?!?/p> 抑郁癥是一朵烏云,而你是背后的整片天空。和其他抑郁癥相關(guān)類書籍不同,這本書不是一味在解釋自己的痛苦來尋求他人的理解,而是在用非常精準且容易形成同感的文字來形容和描述自己的感覺,讓同樣心中有郁結(jié)的人能真正感同身受,仿佛找到一個情緒宣泄的開口,說出自己說不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