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女主趙敏的哥哥漢名叫王保保,劇中這個人的存在感不太強,但在歷史上,王保??墒窃詈蟮拿麑?。今天蘭州有座保保城遺址,傳聞即為他所建。在元朝中央統(tǒng)治土崩瓦解后,王保保割據(jù)西北,繼續(xù)抵抗,直到被徹底擊敗,才退回草原?;氐讲菰乃€成了建立北元的重要力量。 一、來自義父的教誨 王保保,蒙古人,蒙古名為擴廓帖木兒,生于沈丘(今安徽臨泉)。元朝畢竟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所以少數(shù)民族遺風較多,對權貴特別照顧。王保保出身中等貴族,是乃蠻部貴族察罕帖木兒之侄,也是察罕帖木兒的養(yǎng)子。 《倚天》察罕和王保保 察罕帖木兒是元末名臣,在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察罕帖木兒負責鎮(zhèn)壓陜晉等地的起義。在鳳翔,他將起義軍“斬首數(shù)萬級,伏尸百余里”,平定了關中的起義。1361年,察罕還客場救援,3個月就攻下農(nóng)民軍的重鎮(zhèn)濟南,他因功被封中書省平章政事???362年察罕率軍進攻青州時被紅巾軍將領王士誠所殺。王保保遂繼承義父職位,總督陜晉兵馬,駐地太原。 新《倚天》察罕 二、將領內(nèi)訌中的王保保 王保保在察罕的教導下長大,深得察罕用兵之精髓。從1362年王保保自立門戶獨自領兵開始,到1368年王保保北奔,6年間,他不遺余力,全力扶持元朝這個即將倒塌的大廈。但王保保的可悲就在于,他太多的精力被內(nèi)訌所消耗,以至于無法第一時間剿滅農(nóng)民起義。 王保保 孛羅帖木兒是蒙古貴族出身,其父鎮(zhèn)壓紅巾軍有功,一度圍攻了亳州,致使農(nóng)民軍首領韓林兒倉皇逃竄,其父因功被封河南省左丞,孛羅帖木兒蔭封四川省左丞。1357年,孛羅帖木兒升河南平章政事,總督河南兵馬。1359年,孛羅主導山西軍事,駐大同,成了晉北王。孛羅有能力,多次擊敗農(nóng)民軍,但他更有野心,他也想成為亂世之梟雄,割據(jù)一方。 但是陜西和晉南是察罕、王保保父子的絕對勢力范圍。在察罕還活著的時候,孛羅就已經(jīng)頻繁南下侵略、洗劫察罕勢力下的晉南州縣。外有農(nóng)民軍,內(nèi)部大將不睦,元順帝無奈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如同教皇子午線一樣,1360年8月,元順帝以石嶺關(山西忻州)為界,以南為察罕、王保保的勢力,以北為孛羅的勢力,二者不得越界。 忻州 詔書下達后,孛羅一度想再多占點地方,于是又圍攻了冀寧(今太原)三日,直到元順帝再下圣旨,孛羅才撤圍。但到了10月,孛羅野心又起,見到察罕主力東調(diào),孛羅無視元順帝圣旨,再攻太原。王保保上臺后,雙方仇恨更深,元順帝多次下旨調(diào)解,但沒有效果。 元朝皇帝 三、皇位爭奪中的王保保 就在王保保和孛羅因勢力問題對峙的時候,他們二人又卷入了中央皇權之爭。 元順帝是個逍遙皇帝,整天沉溺酒色,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年長,且“軍國之事皆其所臨決”,所以元順帝的皇后就籌劃著讓元順帝把帝位禪讓給太子,此為“內(nèi)禪”。大臣搠思監(jiān)以支持內(nèi)禪得丞相位,御史大夫老的沙則強烈反對。 愛猷識理達臘 中央這一連串變動深刻影響了地方將領。當時王保保正在太原和孛羅軍事對峙,王保保在皇后的貼身太監(jiān)樸不花的拉攏下加入了太子陣營,通過依附皇后、太子,1363年王保保構陷了孛羅,皇后則將御史大夫老的沙牽扯進來,這么一搞,孛羅、老的沙全被罷免,王保保和皇后、太子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樸不花 但到了1364年,孛羅居然受到了元朝宗親王族的強力支持,當年孛羅在宗王擁護下發(fā)動兵諫,元順帝下令貶搠思監(jiān)去當嶺北省的平章政事(在西伯利亞)。同年5月,太子逃出大都投奔王保保,并下令讓王保保出兵征討孛羅,但王保保兵敗,太原淪陷。孛羅和老的沙就掌握了中央大權。 1365年,太子又令王保保征討孛羅,因孛羅掌握中央大權后,一度自比曹操,囚禁了皇后,逼宗人府拿出印章偽造圣旨逼太子限期返朝,權勢之大,無人能及,此舉引得忠于皇室的遼東諸王反對。在遼東諸王和王保保的共同夾擊下,孛羅在通州一戰(zhàn)大敗。退守京師后孛羅破罐子破摔,整日飲酒取樂、喜怒無常。7月,孛羅在入宮途中被宮中衛(wèi)士刺殺。第二天,皇帝就派人拿著孛羅的頭去太原找王保保,召太子返朝。9月,太子在王保保護送下回朝,王保保獲封中書省左丞相,知樞密院事。 元朝將領 四、中央權力斗爭中的王保保 如果說1365年以前,王保保的主要精力全都用來應對內(nèi)訌了,那么當王保保入主中央之后,本想憑借中央大權集合力量徹底解決農(nóng)民軍之事,1366年王保保率軍南下,至河南,他調(diào)集各路元軍準備鎮(zhèn)壓南方起義,可在這關鍵時刻,元軍又內(nèi)訌了。 1367年正月,有調(diào)集全國元軍權力的樞密使王保保,下達樞密院令,讓北方各路軍閥出兵南下。但以脫列伯、李思齊、 張良弼為首的地方軍閥絲毫不聽調(diào)遣,反而形成了排王聯(lián)盟,拒絕承認王保保的權力,這背后仍是元朝中央的權力之爭。 元朝將領 其實早在王保保護送太子返京當年,元順帝的皇后出于對王保保權力太重的擔心,就讓王保保交出部分兵馬給李思齊,讓李去攻擊鳳翔以西,潼關以東則交給王保保,此舉不僅分了王保保的兵,還割取了王保保在陜西的一半土地。對此王保保十分不滿,“拒不受”。接著,太子又提拔了一批新人,設立了新的軍事機構撫軍院,這是為了牽制王保保主導下的樞密院。到了1367年10月,太子罷免了王保保的兵權,王所轄軍隊皆被分散劃入其他軍閥手下。王保保無奈退回太原割據(jù)自守。 1368年,南方大明立國。這年,元朝太子派撫軍院的賽因不花、關保、李思齊、張良弼集合大軍進攻王保保,王保保敗退平陽,兩軍即在平陽對峙。同樣這年,明軍北伐到了河南。即便如此,元朝內(nèi)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仍未結束。七月,朝廷的元軍進攻了平陽,但被王保保打敗。撫軍院進攻王保保的消息傳到元順帝耳中,元順帝大怒,罷免了撫軍院所有人,接著王保保上書皇帝,為自己辯護,元順帝下詔自責,封王保保為河南王,讓他率軍出征河南。當王保保率軍到了太原,明軍已經(jīng)逼近了北京,元順帝北竄,王保保無奈撤軍向西進發(fā)。 ![]() 明軍北伐 五、勢單力薄的王保保 陳邦瞻的《元史紀事本末》中關于王保保西走的歷史有詳細的描述,這年王保保先大敗明軍于韓店(今山西長治),后遇徐達大軍來攻,王保保西走,太原被明軍解放。1369年,王保保進攻明軍占領的蘭州,但蘭州城厚,王保保就修了保保城,打算打持久戰(zhàn)。1370年,徐達率軍救援蘭州,王保保和明軍在沈兒峪大戰(zhàn),王保保大敗,殘余勢力度過黃河,奔走和林。此時塞外的元朝殘余勢力,能拿的出手的戰(zhàn)將就剩王保保了,所以新即位的愛猷識理達臘只能繼續(xù)依靠王保保。王保保也表示盡釋前嫌,愿為新帝效力。 ![]() 徐達 在王保保領導下的北元,一度和明朝打了個五五開,比如洪武五年(1372年),15萬明軍三路征伐漠北,結果徐達率領的中路軍、李文忠率領的東路軍皆被王保保擊敗,進而王保保率軍進犯雁門關,又掠奪大同。此戰(zhàn)迫使朱元璋放棄了統(tǒng)一漠北的計劃,奠定了北元在漠北的根基,使得北元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 大明與北元 文史君說 縱觀王保保一生,似乎和起義軍打的仗也不是很多,主要精力全都用來應付內(nèi)訌上了,這些內(nèi)訌極大地消耗了元朝的有生力量,即便是明軍北伐,元朝內(nèi)部仍在忙著爭權奪利。通過王保保這一生也能看出元末政局的演變,元末朝中的權力之爭,更像是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明史》,中華書局,1976年。 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