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G 常讀)晚餐多吃碳水vs多吃脂肪蛋白質(zhì),哪個增加死亡率?

 夏季三伏天 2021-05-04

作者:婁鑫玲(學生)  范志紅 

很多人晚上主食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主食。

在晚上參加聚會、宴席的時候,一般要等吃完其他食物才上主食,而且通常人們吃得都很少,因為前面的大魚大肉菜肴,已經(jīng)讓人覺得很飽了。

主食的特點是什么?它們都是富含淀粉的食物。無論是大米、面粉、小米、玉米、大麥、蕎麥、藜麥......哪個都是淀粉含量達到 70% 以上的。比如大米和面粉的淀粉含量為 75% 左右。

可以替代主食的薯類,如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如果做成干粉,淀粉含量也達到 70% 以上,甚至可高達 80%。

所以,所謂吃主食,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吃種子或薯類中的淀粉。

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非常害怕淀粉,害怕所有的碳水化合物。有的是因為擔心發(fā)胖,有的則擔心升血糖。

那么,晚上少吃或不吃主食,靠魚肉類來充饑的模式真的有利預防肥胖和疾病嗎?

一些最新的研究證據(jù)提示,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不想看研究內(nèi)容的朋友,可以直接看黑體字的研究結(jié)論,并拉到文章末尾看建議。

一篇基于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yǎng)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患者中,晚餐比早餐攝入更多的能量、脂肪和蛋白質(zhì),與更高的糖尿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關[1]

所謂全因死亡,就是指所有因疾病和衰老造成的死亡,意外事故不算。所謂「全因死亡率升高」意思就是「會因為疾病而早死」。

這項研究是怎么做的?

研究者分析了 2003 年到 2014 年之間對 4699 名成年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 2413 名男性和 2286 名女性)的兩次膳食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然后,計算了晚餐和早餐的熱量(能量)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差值。

比如說,早餐熱量是 500 千卡,晚餐熱量是 800 千卡,則差值為 800-500=300 千卡。

然后,把這個早晚餐的差值按大小分為五檔。

然后,用 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對這個差值與糖尿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系進行評估。就是想看看,早晚餐吃得差不多的人,和早晚餐吃的差異特別大的人,死亡率會有什么不一樣。

先從晚餐和早餐熱量差值的角度來比較。

晚餐和早餐熱量差值最大的人(>567 kcal/d),和早晚餐吃得差不多的人(≤67 kcal/d)相比,死于糖尿病的可能性要高出 92%,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出 69%!

再比較晚餐和早餐脂肪供能比的差值。所謂脂肪供能比,就是一餐中有多大比例的熱量來自于脂肪。這個值越高,膳食就越油膩。

晚餐和早餐脂肪供能比差值最大的人(脂肪供能比的差值>13.7%),和兩餐脂肪供能比差異不大的人(脂肪供能比差值 ≤2.5%)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67%。

特別是早晚不飽和脂肪酸供能比差值最大的人,和差值最小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85%!不飽和脂肪酸的大頭來自于炒菜的植物油......

那么,對晚餐和早餐的蛋白質(zhì)供能比做比較,結(jié)果又會怎樣呢?

晚餐和早餐蛋白質(zhì)供能比差值最大的人(供能比差值>7.7%),和早餐蛋白質(zhì)供能比不比晚餐少人的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96%,糖尿病死亡率上升了 92%,全因死亡率上升了 46%!

考察蛋白質(zhì)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早餐和晚餐的動物蛋白質(zhì)供能比差異最大的人(供能比差值>7.4%),死于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94%,全因死亡率增加 49%。

研究者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人們最恐懼的碳水化合物,晚上比早上吃得多點,倒是和全因死亡率、糖尿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那么,如果把晚餐的一部分食物換到早餐去吃,一天當中的總熱量保持不變,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為此,研究者建立了三套等熱量替代的模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如果把晚餐能量的 5% 拿出來,換到早餐吃,那么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會分別降低 4% 和 5%;

如果把晚餐的脂肪能量減少 5%,換成早餐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分別降低 7% 和 5%;

如果把晚餐脂肪能量的 5% 替換成早餐的蛋白質(zh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分別可以降低 9% 和 12%。

如果把晚餐脂肪能量的 5% 換成早餐的不飽和脂肪酸,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分別降低了 10% 和 11%;

如果把晚餐的蛋白質(zhì)能量減少 5%,換成早餐的碳水化合物能量,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可以降低 6% 和 4%;

如果把晚餐的蛋白質(zhì)能量減少 5%,把蛋白質(zhì)移到早餐去吃,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都可以降低 11%;

如果把晚餐蛋白質(zhì)能量減少 5%,替換成不飽和脂肪酸在早餐吃,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可以分別降低 10% 和 11%。

以上是對糖尿病人的研究結(jié)果,而且是美國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那么,對于中國的成年人而言,會不會有同樣的規(guī)律呢?

同一研究團隊對我國 1997 年到 2011 年進行的健康與營養(yǎng)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結(jié)果——如果晚餐比早餐攝入更多的能量、蛋白質(zhì)和脂肪,會增加患 2型糖尿病的風險[2]。

這項研究共納入了 11153 名成年人(5848 名女性,5305 名男性),其中包括 811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對受訪者進行了連續(xù) 3 天的膳食調(diào)查,也把晚餐和早餐之間能量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差值歸為五檔,然后探討這個差值與 2 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結(jié)果是這樣的:

與早晚餐熱量攝入差值最小的人相比,差值越大,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風險比分別升高了 38%、24%、43% 和 46%。

與早晚餐脂肪攝入量差值最小的人相比,差值越大,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風險比分別升高了 34%、38%、67% 和 85%。

與早晚餐蛋白質(zhì)攝入量差值最小的人相比,差值越大,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風險比分別升高了 26%、41%、48%和 37%。

沒有發(fā)現(xiàn)晚上多攝入碳水化合物與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顯著相關性。

同樣,建立等熱量替代模型后分析發(fā)現(xiàn):

如果把晚餐總能量的 5% 移到早餐,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會降低 7%;

如果把晚餐脂肪能量的 5% 分別換成早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2 型糖尿病發(fā)病率可以分別降低 9%、5% 和 7%;

如果把晚餐蛋白質(zhì)能量的 5% 分別替換成早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均能降低 5%。

用大白話說,這兩項研究結(jié)果是這樣的

1 晚餐占一天的比例太大,比早餐熱量吃得多得多,對糖尿病人來說,這種吃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對健康人來說,這種吃法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2 晚餐太油膩,脂肪比例大,而早餐太清淡,脂肪比例小,對糖尿病人來說,這種吃法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即便是晚上多吃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也會升高這種死亡風險。對健康人來說,這種吃法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3 晚餐多吃蛋白質(zhì)是不利的。如果把晚餐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挪到早餐去吃,或者換成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對健康人來說,都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4 早餐多吃一些有利健康,特別是早餐蛋白質(zhì)比例大一點,對糖尿病人來說有利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對健康人來說有利于減少糖尿病風險。

5 晚上吃淀粉食物并不會讓糖尿病患者減壽,也不會讓健康人增加糖尿病風險。所以,晚上適合吃動物蛋白質(zhì)不太多,脂肪少一點,而碳水化合物比例大一點的清淡餐食。

雖然這兩個研究的膳食調(diào)查次數(shù)不夠多,對預測長期的患病、生存狀態(tài)來說,證據(jù)力還不夠大,但不管怎樣,研究只發(fā)現(xiàn)了晚餐攝入更多的能量、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壞處,卻沒有發(fā)現(xiàn)晚餐正常吃碳水化合物有何不利之處。

為什么會這樣呢?研究人員認為,晚餐時吃太多的食物,可能會通過擾亂時鐘基因的表達而造成代謝紊亂[3]。即使在一天中攝入完全相同的食物,只是吃的時間不同,早上吃或晚上吃時,身體調(diào)節(jié)餐后代謝的節(jié)律也不一樣[4]。

即便不考慮晝夜節(jié)律,晚上攝入過多蛋白質(zhì)和脂肪也是不利的,既影響睡眠質(zhì)量,又增加膽結(jié)石的風險。

如果晚餐主食吃得太少,熱量就會主要來自于脂肪和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用來供能,不僅造成能量的浪費,還會產(chǎn)生較多的代謝廢物,如氨、尿素、肌酐等,在夜間需要休息的時候身體處理代謝廢物的負擔加重。沒有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大量的脂肪氧化供能會生成酮體,也會增加代謝負擔。

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來說,由于肝腎功能下降,處理代謝廢物的能力弱化,作為膳食習慣,長期吃大量蛋白質(zhì)和脂肪為主的晚餐,可能是不利于健康的。

這些結(jié)果提示,傳統(tǒng)養(yǎng)生中建議人們晚上吃清淡一點,少吃肉,少吃油炸食品,喝雜糧粥,常吃薯類,吃多樣化的蔬菜,這種飲食模式是有科學道理的。

如果您還在延續(xù)早上吃得湊合、晚上過度豐盛的膳食模式,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呢?

建議大家把原來放在晚餐甚至晚餐之后的高蛋白質(zhì)、高脂肪食物,拿出來一部分放在早餐吃,比如肉類,比如奶酪,比如堅果油籽。如果偶爾想吃甜食點心,也可以放在早上吃,這樣對身體的壞處會少一些。而晚餐呢,要吃五谷雜糧和薯類,不要省略主食。這樣既有利于睡眠,也有利于防病。

參考文獻:

[1] Han T, Gao J, Wang L,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 Intake at Dinner Versus Breakfast With Disease-Specific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People With Diabetes: The U.S.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2003–2014. Diabetes Care, 2020.  

[2] Ren X, Yang X, Jiang H,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 Intake at Dinner Versus Breakfast With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ohort Study: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1997–2011. Journal of Diabetes, 2021.  

[3] Asher G and Sassone-Corsi P. Time for Food: The Intimate Interplay between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the Circadian Clock. Cell, 2015.

[4] Arble D, Bass J, Laposky A, et al. Circadian Timing of Food Intake Contributes to Weight Gain. Obesity (Silver Spring, Md.), 2009.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