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腹瀉十方 腹瀉是最常見的病之一。其病由復(fù)雜,有的腹瀉,會(huì)終生不愈。 現(xiàn)給大家介紹十種治法,是臨證的參考。 一濕瀉:瀉如水,不腹痛,即是。 方:豬苓,澤瀉,白術(shù),蒼術(shù),赤茯苓。 二,火瀉:腹痛腸鳴,瀉如水,痛一陣瀉一陣。 方:豬苓,澤瀉,白術(shù),蒼術(shù),赤茯苓,黃芩。 三,食積瀉:痛甚而瀉,瀉后痛減。 方: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澤瀉,山楂,厚樸姜制炒,神曲炒,白術(shù)炒,蒼術(shù)炒,玉竹少許。 四,脾虛瀉:五更時(shí)瀉,每天如此。 方:人參,白術(shù),茯苓,山藥,蓮肉各一兩,山楂,甘草,陳皮,澤瀉各五錢,打粉,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腹米湯服。 五,寒瀉:食涼即瀉,熱敷覺舒,喜熱飲。 方:白術(shù),豬苓,茯苓各半兩,肉桂一兩,澤瀉二兩半,木香,白芍,陳皮,炙甘草,干姜各八錢。打粉,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腹米湯下。也可湯劑服用。 六,溏瀉:大便不實(shí),不思飲食,晨起一二次,經(jīng)年不止。 方:補(bǔ)骨脂四兩(酒浸炒),吳茱萸一兩(炒),肉豆蔻二兩(面包煨),五味子二兩。打粉,生姜八兩切片,同棗一百個(gè)煮爛,去姜取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分,淡鹽湯服。 七,治年老頻瀉,一日數(shù)次。是脾胃氣陽兩虛。 方:人參,白芍酒炒,白術(shù)炒,茯苓,炙甘草,陳皮,肉豆蔻,干姜,玉竹少許。水煎溫服。一日一劑。 八,虛熱加食積,瀉,口渴者。 蒼術(shù),陳皮,厚樸(姜汁拌炒),炙甘草,白術(shù)炒,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肉桂五分水煎,入少許鹽溫服。 九、感外寒瀉:不欲食,腹脹痛,嘔吐,惡心。 方:蒼術(shù),厚樸(姜汁炒),陳皮,各三兩,炙甘草五錢,砂仁一兩五錢,香附子一兩半(炒),藿香一兩,茯苓,山楂二兩,枳實(shí)一兩半(炒)。打粉,姜湯調(diào),空腹服。 十,腹瀉兼血:滑石六錢,甘草一錢,紅曲五錢,上合一起,蒸餅為丸,梧桐子大,空腹服三十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