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屆楷書展入展作品集(十五) 書法小知識:楷書本來就是一種比較規(guī)整的字體, 規(guī)整就意味著法度, 法度可以說是楷書的天然特性。追求楷書的法度完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沒有楷書法度完善的階段是不可想象的。唐代書家對完善法度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 法度同時也意味著束縛, 對于以抒情為最高主旨的書法藝術(shù)而言, 法度也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再者, 過于追求法度, 也將物極必反, 我們看唐朝后期柳公權(quán)的楷書, 已能感到一種身心被捆綁的感覺, 臨寫柳體也常使人感到憋悶, 所有的藝術(shù)行為都要在整飭的框架內(nèi)進行, 嚴重地限制了情感的抒發(fā)。 關(guān)于柳字朱關(guān)田說:“唐劉禹錫《劉賓客外集》卷七:'日日臨池弄小雛, 還思寫論付官奴, 柳家新樣元和腳, 且盡姜牙劍手徒’”,“其支離之體, 瘦剔之風, 則已有兆見凋敝之象”。宋初蔡襄的楷書可以認為是唐朝楷書整飭化的遺續(xù)。這時整飭化的楷書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 長圖 橫圖 橫圖 ![]() 長圖 ![]() ![]() ![]() ![]() ![]() ![]() ![]() |
|
來自: mengk4fz0yyf5h > 《臨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