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中醫(yī) 蕓香草的功效與作用 蕓香草,別名又叫:韭葉蕓香草、諸葛草、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茅草筋骨、香茅草、臭草、韭葉蕓香草、石灰草、黃柏草,為禾本科植物蕓香草的全草。干燥全草呈灰綠或棕黃色,莖細弱,長40~110厘米,近無毛,節(jié)部膨大,質(zhì)脆易斷;葉鞘近無毛,包莖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葉舌鈍圓,膜質(zhì),先端多破裂;葉片狹線形,長達30~70厘米,兩面均近無毛。氣香而特異,久嗅有悶人感。味辛辣,嚼之有麻涼感。蕓香草具有解表,利濕,平喘,止咳的功效。 蕓香草的功效 【性味】辛苦,涼。 1.《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2.《云南中草藥》:'辛微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肺、大腸、心包、腎、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解表,利濕,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濕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 1.《四川中藥志》:'治風濕筋骨酸痛及腹脹作痛。' 2.《重慶草藥》:'治風濕麻木。' 3.《云南中草藥》:'清暑透表,利濕和胃。治傷暑,夏月感冒,淋癥。' 4.《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啞痛,中暑,胃脘飽悶,瘡毒潰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大劑1~2兩);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蕓香草的作用: 1.治風濕筋骨疼痛:香茅筋骨草、千年健、大血藤、舒筋草,煎服。(《四川中藥志》) 2.治鵝膝風:㈠香茅筋骨草、牛舌頭根、松節(jié)、石巖姜,泡酒服。(《四川中藥志》)㈡香茅筋骨草、石菖蒲、紅牛膝各半斤,箭桿風四兩。煎水內(nèi)服、外洗。(《重慶草藥》) 3.治冷骨風,全身骨胳筋絡(luò)肌肉痛,重至不能行走者:香茅筋骨草二至三斤。煎水,乘熱熏之,以破竹席圍坐盆中,上蓋以簸箕;熏后汗出如漿,可重復二至三次。洗后忌風。(《重慶草藥》) 4.心力衰竭 組成:蕓香11.3~18.8克鮮老茶樹根56.3克 用法:糯米酒、水各半,文火煎,睡前服。 5.心肌梗死,心臟衰弱 組成:蕓香18.8克龍眼肉18.8克黃芪18.8克生地18.8克 用法:水煎,分次服。 6.心絞痛 組成:蕓香11.3~18.8克狗貼耳根37.5克 用法:水煎服。 7.血管硬化 組成:蕓香11.3~18.8克槐花15.0克 用法:水煎當茶。 8.高血壓 組成:蕓香11.3~18.8克夏枯草18.8克桑葉18.8克野菊花7.5克 用法:水煎服。或單用蕓香18.8~37.5克,水煎服。 9.牙痛 組成:蕓香37.5克米酒1瓶 用法:共浸20~30天。使用時將蕓香酒少許點牙痛處。 10.跌打損傷 組成:鮮蕓香葉18.8克米酒適量 用法:將鮮蕓香葉搗爛,沖溫酒服。并以鮮蕓香葉適量,搞爛擦患部。 11.腹痛,氣滯腹痛 組成:蕓香18.8克無頭土香37.5克 用法:水煎服。 12.治風濕筋骨疼痛 香茅筋骨草、千年健、大血藤、舒筋草,煎服。 13.治鵝膝風 香茅筋骨草、牛舌頭根、松節(jié)、石巖姜,泡酒服。 14.治冷骨風,全身骨胳筋絡(luò)肌肉痛,重至不能行走者 香茅筋骨草二至三斤。煎水,乘熱熏之,以破竹席圍坐盆中,上蓋以簸箕;熏后汗出如漿,可重復二至三次。洗后忌風。 化學成分 全草含酸性皂甙類物質(zhì)、鞣質(zhì)、蛋白質(zhì)、粘液質(zhì)、苦味質(zhì)、糖類及酚性物質(zhì)。鮮草含揮發(fā)油0.7-1.O%,葉含揮發(fā)油約1.8%,花軸約0.5%,莖少于0.05%。揮發(fā)油中含胡椒酮(piperitone)40-50%、蒈烯-4(carene-4)20%、?牛兒醇(geraniol)10%、?牛兒酸乙酯(ethylgeranate)10%,尚有?牛兒醛(geranial)、檸檬烯(limonene)等。還含茴香醛(anisaldehyd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l),2R-(2α,4aβ,8α,8aα)-十氫-8α-羥基-α,α,4a,8-四甲基-2-萘甲醇[2R-(2α,4aβ,8α,8aα)-decahydro-8α-hydroxy-α,α,4a,8-tetramethyl-2-naphthalenemethanol]。 藥理作用 1.平喘作用:對于用組織胺噴霧法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孿,蕓香草中所含的揮發(fā)油(蕓香油)2.4ml/kg肌肉注射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從蕓香油中分離出來的胡椒酮在1.2ml/kg時也有相同或更強的效果,而亞硫酸氫鈉胡椒酮作用不顯著。對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蕓香油和胡椒酮皆有明顯的直接擴張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堿還強。亞硫酸氧鈉胡椒酮的作用較弱且不穩(wěn)定。 2.止咳作用:蕓香油和胡椒酮(2.4ml/kg,肌肉注射)對電刺激豚鼠喉上神經(jīng)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后者劑量減少一半時,作用仍比蕓香油強。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則無明顯作用。蕓香油或胡椒酮大劑量對豚鼠均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后者用至2.4ml/kg時,有顯著加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作用。因此它們的止咳作用是選擇性地抑制咳嗽中樞,還是由于其一般的中樞抑制作用尚無定論。 3.抗菌作用:從老年慢性氣管炎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的甲型、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18種細菌,用紙片法證明蕓香油及胡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則無。所含胡椒酮對蛋清蛋白導致豚鼠過敏性支氣管痙攣有明顯的對抗作用,肌內(nèi)注射0.8ml/kg,可防止驚厥反應的發(fā)生,但部分豚鼠尚有呼吸困難或輕度紫疳癥狀,若肌內(nèi)注射1.2ml/kg,則可完全保護豚鼠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胡椒酮氣霧吸入1分鐘,可對抗組胺引起豚鼠支氣管的痙攣狀態(tài)的平滑肌均有明顯并不提高解痙效果;用其飽和水溶液進行豚鼠離體支氣管灌注,對正常或痙攣作用,但延長吸入時間并不提高解痙效果;用其飽和水溶液進行豚鼠離體支氣管灌注,對正?;虔d攣狀態(tài)的平滑肌均有明顯的擴張作用;經(jīng)豚鼠離體氣管試驗提示,胡椒酮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并非通用阻斷組胺或乙酰膽堿受體。 毒性 蕓香油的半數(shù)致死量在小鼠為5.7或6.75ml/kg(灌胃),3.2ml/kg(皮下)。家兔皮下注射蕓香油飽和水溶液1.5ml/kg或靜脈注射2.5ml/kg,各觀察2周和1周未見明顯影響。胡椒酮的半數(shù)致死量,小鼠4.32ml/kg(灌胃),亞硫酸氫鈉胡椒酮則力14,23g/kg。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搖約10min,濾過。濾液揮去乙醚至約1ml,加2%2,4-二硝基苯肼的30%高氯酸溶液0.1ml,油層顯橙紅色。 蕓香草的禁忌 本品用量不宜過大。 孕婦不宜服用,胃陽虛者少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