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 夏雪視覺 2016-07-26 許多人天天嚷著去西藏,卻忽視了青海。西藏是世界屋脊、佛教圣地、夢中天堂,去那里很容易找到一種成就感。 然而,真正意義的旅行,我覺得青海不亞于西藏。我們知道,整個中國由三大區(qū)域組成:內蒙古和新疆所在的西北干旱區(qū),東部諸省市所在的東部季風區(qū)和青藏高原區(qū)。青海師范大學張忠孝教授認為,青海是中國三大自然區(qū)交會處,青海湖又是這三大區(qū)的交會點。在青海,既有溫婉江南的鳥語花香,也有一望無垠的戈壁荒漠,更有青藏高原的冰川雪峰,一省跨“三區(qū)”,這是中國其他任何省區(qū)所沒有的。 青海的文化不同于西藏,也不同于新疆,更不同于甘肅,青海的文化就是這三大區(qū)文化的交匯和融合。這里是“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的要地,是架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平臺。當年文成公主翻過日月山,越過青海湖,抵達雪域圣城拉薩,譜寫了民族團結的動人篇章。在歷史的長河中,塔爾寺、柳彎彩陶、喇家遺址、吐蕃古墓、北禪寺等,見證了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交流和融合。這里還是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所在,著名的國際河流——湄公河也發(fā)源在此?!耙驗辄S河與長江的源頭在這里,中國人的想象也順著兩條江到達了這里?!?最值得一提的還有河湟谷地,這里山川相間,地貌奇特,是黃河流域人類活動最早的地區(qū)之一。在這條長達300多公里的風景長廊之內,漢文化、游牧文化和藏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文化的碰撞更多的是兵戈相見,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經歷過浴血的爭奪,在中國恐怕沒有哪一塊土地經歷過像河湟谷地那樣多的戰(zhàn)爭。 中國古代創(chuàng)造了兩大神話體系,一是蓬萊神話(如八仙過海等)體系,誕生在山東所對的東海;一是昆侖山神話體系,這個神話體系中,主神是西王母,輔神眾多。像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wèi)填海等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纳裨?,甚至像白蛇傳、西游記中的神話也無不屬于昆侖這個神話體系。中國國家地理執(zhí)行總編單之嗇先生認為,這個龐大的昆侖神話體系就誕生于青海境內的昆侖山。 我從拉薩沿青藏鐵路到西寧,又從西寧出發(fā),途經塔爾寺、游覽青海湖、穿越柴達木,品味天境祁連,繞一大圈回到西寧。雖然是走馬觀花,但這一路卻充分感受到獨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觀。青海已經不再是我心目中的西北邊陲,而是一片令人心動的神奇大美之地。 西寧市區(qū)一角 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里,被譽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選“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青藏鐵路投資巨大,運營以后,很難賺錢,但對促進西藏經濟發(fā)展,維護祖國統(tǒng)一,增強國防威懾力都有著重大意義,有些東西是不能算經濟賬的
青藏線上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美麗風光 青海塔爾寺——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
昔日的唐蕃古道,如今通了公路。這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陸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 日月山,歷來是內陸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是中原王朝轄區(qū)的前哨和屏障。文成公主入藏,作為告別中原的最后一站,她在山上支起了帳篷,在故鄉(xiāng)做最后一夢,佇望故鄉(xiāng)最后一眼 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xiāng),思父母,悲慟不止,揮淚西行,公主的淚便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咸水湖
現(xiàn)儲鹽量達4.48億噸,氯化鈉含量高達95%,據(jù)說可供全國人民使用約85年。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莽莽草原,濃密森林,潺潺河流……置身祁連山中,會讓人有種身在北歐的感覺
門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區(qū)的主要油料產區(qū),由此,這里的油菜花也成為了一種美麗而蔚為壯觀的人造景觀 夏日時節(jié),走進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恰如走進一幅渾然天成的油畫 |
|
來自: 12345csdms > 《美景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