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之夜,雨落情長 云山夜雨。 雨下在夜晚,山間一片寂靜,看不清周遭,托腮坐在蒲團上,點了幾支蠟燭。還是最喜歡夜晚的雨,雨下多久,便聽多久。 想到明天晨起時薄霧籠罩于山間,青翠欲滴的林木,時鳴山澗的小鳥,還有空氣中清新自然的味道。 等太陽公公悠閑地出來時,天地間的色調(diào)開始變暖,對青松枝頭上的最后一顆露珠消失不見的時間毫不知情。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有人采花;有人撫琴;有人吹笛;有人啜茶;有人白發(fā)戴花,巧笑嫣然,有人回眸淺笑,顧盼生姿。 忽然想把自己的頭發(fā)染成“奶奶灰”的顏色,然后扎上兩個麻花辮,穿魏晉形制的漢服,赤足走在青石板上,去觀鏡花水月。 雨聲中,憶起了少年事。雨聲中,只覺思緒飄飛,情意綿綿,如剪不斷的雨絲線,長長即常常。雨聲中,心慢慢靜了下來,想起故里的人,故里的景,在經(jīng)年殘夢中偶爾出現(xiàn),醒來時,枕頭經(jīng)常會濕了一片。 此時,聽著雨聲,倒像是被撫平了的心事,不再唏噓。 突然想起了兩句詩句,第一句:夜深忽夢少年事,第二句:事如春夢了無痕。 一寸年華一寸錦,每個年齡段聽雨的感受不會相同,每個年齡段的美亦是不一樣的,想每年給自己做一身旗袍,以此記錄過往年歲之美,讓它就那般永遠停留在綾羅錦緞上,低調(diào)又高調(diào)的存在。想著想著,我噗嗤一聲笑了,這像極了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我最好的年歲,我可以忘了,不過它可必須幫我記住。舊物深情,因為時間久了,有了人氣,隨了主人。 山山水水,就那樣走過了,驀然回首,我還在那燈火闌珊處。我輕喚著自己的名字,我在耐心的等待著自己的回應(yīng),我好像笑了,又好像眼角處滑下一滴淚,欲細(xì)看,然而面容卻模糊。 我老了,頭發(fā)白了,看起來很憔悴的樣子,不敢照鏡子,不敢出去見人,不愿意與故人相見,可是還有故人嗎?知交零落,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事情了。 于是,我抱著存放在歲月深處的旗袍,開始撕心裂肺地痛哭,哭著哭著,也就哭累了,顫巍巍地伸出手來,擦了擦臉上的殘淚,驚覺我竟然還有眼淚?又忽然憶起,還是在多年以前的一個雨夜,我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一滴淚。 我開始平靜下來,開始在心里感謝多年前的自己,也開始感謝如今老去的自己,世間多是不完美,恰恰是這不完美,才成就一個人的人生之美。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要是早一點懂得就好了。 于是,我拿出了鏡子,接受了鏡子中的自己,那個臉上爬滿了皺紋的自己;那個看起來比一朵枯萎的花還要枯萎的自己;那個再也沒有半絲半毫青春之態(tài)的自己。 我找了一朵絹花戴在頭上,還好,我的發(fā)量還可以。 “月兒,給,喝點熱茶,暖和一下”,好友一句話,驚醒夢中人,原來,我只是在云山夜雨中做了一個年老時的夢。這夢醒了,雨還在下,清清涼涼的。 世事如夢了無痕。這場夢醒來時,一時多少相遇離散,一時竟感悲欣交集;這夢醒時,友人在旁,親遞熱茶;這夢醒時分,我還是二十三歲的年紀(jì)。 * 作者 | 林苔,筆名梅月帆,“遇見李菁“簽約作者,“小隱江南”簽約作者,一個喜歡讀書 | 寫作|攝影|聽歌|書法|歐繡|魯儒鼓|花藝|漢服|美食|旅行等的有情懷、有趣的姑娘。 * 主播 | 韓楓。洛陽新聞廣播主持人,用聲音守護一顆安靜的靈魂,新浪微博@慢之味。 獲獎 揭曉 視頻號 推薦 |
|
來自: 新用戶78168Ko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