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滾背疏通氣血 搓熱后腰刺激經絡 春養(yǎng)背,調補一身陽氣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主任醫(yī)師 王東生 作者:謝明霞 俗話說,“開春做背,全年不累”“春天做背,人活百歲”。春天是萬物生發(fā)之際,人體需要注入陽氣、排出寒毒,怎樣才能將積累了一個冬天的寒濕、毒素、濁氣等代謝掉呢?最好的辦法就是養(yǎng)背。 中醫(yī)認為,背部以脊椎為中心,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對應區(qū),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正確保養(yǎng)背部,就等于在養(yǎng)我們的五臟六腑,調理心肝脾肺腎。膀胱經位于脊柱兩旁,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五臟六腑在膀胱經上均有腧穴(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這些腧穴也是運行氣血、聯(lián)絡五臟六腑的通路,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全身陽氣的作用。后背的督脈為陽脈之海,是全身陽氣集聚和運行的通道。如果督脈瘀阻,陽氣生發(fā)不好,頸椎、胸椎和腰椎都會跟著遭殃,進而誘發(fā)腦供血不足、中風、肩周炎、血糖不穩(wěn)等多種病癥。如何在春季養(yǎng)背調補陽氣呢?方法不難,一起來學一學吧。 搖籃式滾背。在地上鋪一條毯子,坐正,雙腿彎曲,雙手扶住膝蓋,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間,也就是我們的臀部下面,把左右腳抬起來,大腿要靠近小腹,保持這個動作前后搖擺。這種滾背,可以在每天早晨堅持反復做3~5分鐘,每次滾完后感到背部發(fā)熱,表明氣血疏通了,陽氣自然而然生發(fā)。 刺激打通膀胱經。位于膝蓋窩有一個委中穴(位于膝內窩腘窩處中點),它是膀胱經上的一個重要大穴。中醫(yī)口訣說:“腰背委中求”,腰部背部問題可通過經常按揉或拍打這個穴位,刺激膀胱經氣血運行,更好地排毒。 打通后背“樞紐”。雙手扶門框,頭直立,兩眼平視;一腳在前,一腳在后,站弓箭步,后腿盡量伸直;用力伸展雙臂,直至有緊繃感,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然后再換一條腿站弓步3分鐘。這個拉筋動作對打通后背經絡效果非常好。 灸按大椎穴。大椎在頸部低頭凸起骨下方,大椎是督脈的穴位。怕冷、容易感冒、體質較弱的人,可經常按摩艾灸大椎,可幫助人體振奮陽氣,抵御外邪。 雙手搓熱后腰。后腰是命門穴、腎俞穴所在,是督脈、膀胱經的中部樞紐。督脈和膀胱經僅是個通道,本身并無能量,需要腎氣推動才能完成陽氣生發(fā)和排毒功能。因此,刺激命門穴、腎俞穴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也是打通后背經絡最重要的穴位,建議每天隨時隨地用雙手搓到后腰發(fā)熱。
|
|
來自: 罕山游俠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