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金陵女子學院,日本兵把一群女學生從側門拖了出去,塞進一輛卡車。女生們尖聲叫著:“救命!救命!”。學院主任魏特琳跑上去阻止,日本兵攔住了她,要求檢查她身上是否有武器。魏特琳無法反抗,等日本人檢查完,拉著女學生的卡車已經(jīng)消失在夜色里。 三天后,被帶走的女生中,有一個逃回了金陵女子學院。她只穿了一件外套,雙眼紅腫,一只胳膊無力地垂著,看上去是骨折了。她已經(jīng)虛弱得幾乎站不住,不停地流血。 魏特琳把她抱上床,替她檢查。女孩身體受傷嚴重,雙眼因為毆打,只能睜開一條縫,左臂的骨頭斷成兩節(jié)。 女生說,他們被帶到一幢二層民房,里面有很多日本兵。有些女生嚇得傻掉,不知道反抗,也不知道躲閃,就像行尸走肉。有的拼死抵抗,用牙齒咬,用腳踢,用頭撞。反抗的女生被綁在椅子上,床上或者柱子上,一直這樣固定著作為日本兵發(fā)泄的工具。 其中有個最漂亮的15歲小女孩,在兩天內遭受不間斷的侵犯,其余人情況也不好。她身體比較好,趁著日本兵睡著時,偷偷從二樓跳下逃了回來。跳下樓時把胳膊摔斷了。 這個女孩算是幸運的,雖然受盡屈辱,滿身是傷,終究逃了回來。其他女生則再也沒了消息。 接下來日本兵越來越頻繁的到金陵女子學院抓人。由于這里是“安全區(qū)”,日本兵不敢太過放肆,他們會偷偷摸摸地把女學生綁架回去。 后來,日本兵的膽子越來越大,有時他們會開著卡車到金陵女子學院,明目張膽地索要姑娘。甚至直接把見到的女生拖到樹林里。 魏特琳盡自己的一切可能保護著女學生們。她要求所有的女學生都用泥巴涂到臉上,換上臟衣服,裝成年老的女人,這樣可以減少被日本兵抓走的可能。 她還教學生們在房子里修“庇護所”,把一間房子的門用雜物、石頭、木板封死,在另一側的墻上鑿一個小洞。日本兵來的時候,她們就從小洞鉆進房間,再把小洞用東西遮住。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涌進金陵女子學院避難,魏特琳也開始撐不住了。身體的勞累她還能忍受,但每天承受的精神折磨遠甚于身體所受的傷害。 她在日記中寫道,“如果日本女性知道日軍的暴行,她們會感到羞愧么?”實際上,當時的日本女人不僅不會羞愧,她們甚至為日本兵的所作所為感到“自豪”。 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中記載,攻陷南京的消息傳到日本后,日本舉國歡慶。在東京,日本女人特意準備了慶祝勝利的面條,并起名為“南京面條”。兒童們參加夜晚慶祝時,提著球形燈籠,里面點著蠟燭,象征著“旭日東升的輝煌”。 在日本政府的刻意隱瞞下,除了中國,世人對南京大屠殺幾乎一無所知。1994年,當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時,感到了無邊的憤怒和震驚。她查閱了很多史料,發(fā)現(xiàn)在西方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段歷史,沒人知道日本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 張純如決定把這段中國人最苦難的歷史展現(xiàn)給世人。她從美國飛到上海、南京、蘇州、廣州,采訪所有她能找到的大屠殺幸存者。聽她們講那段最為黑暗的過去。 對張純如來說,收集資料的過程是痛苦的,幸存者口中那一個個痛苦的詞讓她顫抖、憤怒、悲傷。 3年后,《南京大屠殺》問世。這本書剛一上市,就連續(xù)14周占據(jù)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這是一部中國人的血淚史。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完整。 書中既真實的記錄了日軍在南京的種種暴行,也記錄了“安全區(qū)”中的南京人與日軍斗智斗勇,頑強地活了下來。 既記錄了日本政府為了掩蓋事實做的各種無恥舉動,也記錄了世界輿論對日本政府的批判,迫使日本在教材中增加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 最后,張純如詳細的記錄了幾個罪大惡極的人在法庭上后悔、羞愧、認罪。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有些人因為害怕面對真實的歷史而不敢看這本書,但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看。不要讓現(xiàn)在安逸的生活蒙蔽了真相,不要被偽善的禮貌麻痹欺騙,不要被“二次元文化”入侵洗腦。 不僅我們要讀,還要把真相告訴我們的下一代,免得他們用自己的“善意”,原諒那些永遠不該原諒的人。直面歷史,警鐘長鳴。點擊下方“看一看”,了解更多真實的南京大屠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