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火寄于肝腎中,居于下焦。相火有兩個含義,分述于下: 第一個含義是“相火為人身之元陽”,意思是說:在生理狀態(tài)下,人清心寡欲,相火能安守本位稟命,支援五臟六腑之陽氣,為五臟六腑陽氣之本,這就是所說的“相火為人身之元陽”。 第二個含義是“相火為元氣之賊”,意思是說:在病理狀態(tài)下,人貪心雜念,擾動心神,心動則相火亦動,相火妄動則變成邪火消耗元氣,這就是所說的“相火為元氣之賊”。 總之,相火與元陽是一個東西,正常時叫做元陽,是生理之火,發(fā)揮有益作用。不正常時叫做相火,是病理之火,發(fā)揮有害作用。 二,朱丹溪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其中“陽”是指相火,而不是指陽氣。其中“陰”是指腎陰。由于人經(jīng)常有貪心雜念擾動心神,心動則相火亦動,相火動就是生相火了,所以人經(jīng)常有相火。人經(jīng)常有相火就是“陽常有余”。由于人經(jīng)常有相火,相火煎熬腎陰,使腎陰虛,所以腎陰經(jīng)常不足。腎陰經(jīng)常不足就是“陰常不足”。用什么治療“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知母與黃柏就是知柏地黃丸,其中知母和黃柏瀉相火,治“陽常有余”,其中六味地黃丸補腎陰虛,治“陰常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