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這個不是出了政策你才能明白。實際上,我們早就明白,有至少一半人,不適合上大學,說難聽就是有的人跟大學不匹配,八字不合。即便在幾輪錄取之后,上了所謂的大學,也是浪費人生,浪費家庭資源,也浪費了培養(yǎng)一個其他行業(yè)的優(yōu)秀勞動力的機會,還能讓畢業(yè)后的這些人無所適從,短時間難以適應畢業(yè)即失業(yè),意志薄弱點的開始順理成章的啃老。
為什么這么殘酷。
一、龍生龍,鳳生鳳。這個道理不是絕對,但是普遍 ,自有一定的道理。這也是為什么動不動有人曬數(shù)據(jù),如今的好大學里面,父母讀書成果比較好的已經(jīng)占據(jù)大部分了。
二、剩下的少部分,父母輩讀書的時候是各種客觀耽誤了,天資還不錯,彌補遺憾,重視子女教育,也肯努力吸取經(jīng)驗,傾全家之力培養(yǎng)出一個。
三、以上是那些上得了大學的百分之五十不到吧,如果自覺符合一和二,恭喜你了。
其余的,基本都是看見寒門出學子,暗示性自我評價一番,覺得可以一博的。這些人心里羨慕,但不考慮自己是不會飛的,還要厲聲呵斥讓子女飛,子女用盡力氣還是學不會飛的,就指責子女,動輒怨天尤人,社會不公,各種抱怨。
我想這個問題的原因很久,為什么明明各有天份,卻全國的父母都必須逼迫自己的寶貝疙瘩去擠這個獨木橋。有的人說現(xiàn)在獨木橋加寬了,沒錯,可是摻水了的大學,畢業(yè)就失業(yè)的大學,不配稱為獨木橋。如果給錢就能上的所謂大學還能入你的眼,而不是安慰劑,你還是刷抖音666最舒坦。
原因很現(xiàn)實,擠進去再出來,幾乎就可以實現(xiàn)階層的上升。這個通道沒有合攏之前,當然要拼死拼活擠進去。
作為父母,無法接受別人家的孩子上了好大學,自己的寶貝卻眼看就要和自己一樣了。
為什么有那么多大學文憑的人送外賣?曬一下這些文憑,你還看得上眼嗎,覺得社會不公嗎。
如果學了一個傍身技,他何至于送外賣。杠精不要說碼農(nóng)送外賣,人家只是覺得腦力勞動太辛苦,是不是很凡爾賽?而大部分人,連碼農(nóng)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