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只道是尋?!?,靜臥在光陰里,每每回憶往事的時候,總是會想起納蘭性德的這句詞,往事如煙,縹緲在記憶中,當經(jīng)歷的時候,并沒有覺得怎樣,可經(jīng)年過后,在憶起的時候,卻覺得倍加珍惜。
人,是不是在失去后,才覺悟到過往的可貴。由此,徒生了許多嗟嘆和悔恨。早知如此,為何,當初的時候我們不倍加珍惜。
可能夠憶起,就足可以稱道了,畢竟,能夠想起曾經(jīng)的,都是念舊的人。為何念?是因為,他對這過往有心,有情。
一直覺得,納蘭性德,這位清初才子,是一位多情,有才的人。在他短短的人生里,為后人留下了348首詞作。因他的詞緣情旖旎,清新俊秀,有南唐后主之風,在當時就被人所稱頌?!凹壹覡幊讹嬎~》,納蘭心事幾人知”寫出了人們對納蘭詞的喜愛??稍~人的悲哀就在于,蘊含在文字里的情感,有幾人能夠品透?有幾人能夠覺知啊?
這位“滿清第一詞人”,生命如流星,璀璨地劃過夜空,讓人惋惜,令人扼腕??稍谒纳?,也有讓她憐惜的人,讓他追憶的事。那讓他憐惜的人,就是他早亡的妻,那讓他追憶的事,就是二人的閨中之樂。
文人的筆是多情的,他把對妻子的思念通過詞作表達出來,寫成了這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在歲月的輪回中,墨香飄蕩,傳于后世,至今讀來,仍讓人倍感心傷。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首詞的上闋部分,以“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開篇,寫出了一幅凄涼哀婉的暮秋之景,給整首詞籠上了傷感的氣息。此時的詞人是孤獨的,瑟瑟西風烈,秋來天氣涼。曾經(jīng),在這樣的天氣里,有妻子為他抱來錦被,關(guān)心他的冷暖。而今呢?佳人已去,只能遙憶芳魂。
讀到“蕭蕭黃葉閉疏窗”時,我不禁想到了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同樣是以景寫悲,而納蘭性德的句子,相對來說,要凄美一些。而這種凄美,更襯托出詞人的悲情。
既然是寫景,怎能缺少人呢?“沉思往事立殘陽”,斜暉脈脈,獨立望斜陽,詞人此時思緒萬千,因為念妻,愁斷肝腸。殘陽如血,更襯悲傷。

上闋盡抒在思念妻子時,自己的悲傷與孤苦之情,而這種情感的產(chǎn)生,是因為往事的美好,而在失去之后,更讓人悲情涌動。
下闋,很自然地寫到了曾經(jīng),“被酒莫驚春睡重”,詩人想起了曾經(jīng)一次自己春日小醉,昏昏沉睡之時,妻子纖纖作細步時的娉婷姿態(tài),話語輕悠悠,怕驚擾了他的夢,這是妻子因為關(guān)心他,給予他人世間最真摯的暖??扇缃?,他的一切,有誰憐,有誰念。
“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性德是知道詞后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閨中趣事的,而這樣的趣事,他也曾經(jīng)擁有。妻子盧氏也有李清照之才,他們曾經(jīng)也以書為賭具,品著香茗,通過猜書中內(nèi)容為戲,嬉笑間,雅度光陰,甜蜜流年。而今,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jīng)不再了。佳人已去,誰能與我舉案齊眉?這時的詞人,內(nèi)心是痛苦的。
“當時只道是尋常”,美好甜蜜的歲月不可能再有了,詞人沉浸在無盡的痛苦回憶中。當時擁有的時候,總是覺得年華尚好,歲月綿長,這樣的甜蜜時光還會有許多,并不值得留戀和珍惜。可是,倏忽間,一切都已經(jīng)消逝了,空留下回憶。而自己,只能在回憶中暗自嗟嘆歲月的無情。
其實,最早熟識的納蘭性德的詞,是他寫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而對《浣溪沙》的了解,是在一位高中同學的QQ里見到“當時只道是尋?!边@一句,覺得這句話頗耐人品味,才開始留意這首詞的。
人們對所遇見的人,所發(fā)生的事,總是不夠重視,覺得尋常,慢慢地,變得習以為常??蓵r間無情,當一切都成為過去的時候,想要再拾取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它不像是我們遺落的東西,可以再去找回。人生里,那些遺失的光陰,錯過的人,想要再去找回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最終,留給自己的,只有回憶??啥家呀?jīng)失去了,要這些回憶還有什么用,只給自己徒增痛苦和悲傷罷了。
為了減少悲傷,我們還是珍惜眼前人,當下事,把握好現(xiàn)在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