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區(qū),毗鄰著一條約十米寬的街路,叫柳林路,據(jù)說,在小區(qū)還沒有建成的時候,街路兩邊柳樹成排,枝椏繁盛。春時,柳絮隨風(fēng)飄舞;夏時,柳絲弄碧垂絳;秋時,柳條搖曳弄姿;冬時,雪柳飄墜玉帶,可謂城北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 可小區(qū)建成后,城市的繁華寥落了柳林的存在,最終,柳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妖嬈的桃樹,但柳林路這個街路名卻留存了下來。 某一日,信步漫游在街路上,很偶然地,在街路西頭的南端巷口,我發(fā)現(xiàn)了一家書店。書店以路為名——柳林書店,頗有一種文學(xué)的味道。這家書店門面不大,掩映在城市鋼筋混凝土的叢林中,不注意,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呢! 但它終究沒有逃脫我的眼睛,對“書店”二字,我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敏感。出于好奇,我走進了其中,看看有沒有我所希望的珍奇。 坐在收銀臺后的椅子上的,是一位年逾七旬,慈眉善目的老奶奶,見我進來,親切地對我微笑著??粗?,我的心中漫起一絲舒適的暖。在書店中忙碌的,還有她的兒子和兒媳。店面是她家的不動產(chǎn),在小區(qū)預(yù)售的時候就買好了的。 和其它開在街巷的書店相比,這家店圖書相對來說是比較全的,但所售的書籍,大多是學(xué)生所用的練習(xí)卷,種類也不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xué)生閱讀的書籍,對小學(xué)生有吸引力,可對于我這樣的成年人來說,是不屑一顧的。唯一能夠調(diào)動起我的閱讀興趣的,可能就是擺放在西側(cè)桌案上的《意林》《讀者》等心靈雞湯、勵志類的雜志了。 除了書籍,書店所售商品的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筆墨紙硯,一應(yīng)俱全。除了這些之外,像各式各樣的學(xué)習(xí)用具啦!體育器材啦!生活用品啦!也都擺放在其中,雜得很。而也就是因為其雜,書店和我心中的想望距離遙遠,勾留了一會兒后,我便離開了。 后來的一段時間里,我偶有光顧的時候,無外乎是買一些紙張、筆墨,甚至是閑暇時看的熱門電影光碟。隨著女兒的出生,家務(wù)開始繁多了起來,漸漸地,竟有一兩年的時間沒有涉足這家書店了。 去年秋季,為了女兒上下學(xué)接送的方便,我找了一家課后輔導(dǎo)班,而這家課后輔導(dǎo)班恰好靠近柳林書店。一日傍晚,把女兒從輔導(dǎo)班接回來,她央求,說老師讓買一本書,這本書是她心儀的,很早就想買了。因為順路,我再一次地走進了這家久違的書店。沒想到,這一次,竟讓我發(fā)現(xiàn),柳林書店竟然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和我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了。 書店被重新裝潢了,新安的裝飾燈亮度適中,而又不置于迷亂了人的眼,看書的時候,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書店的四周緊密地排列著書架墻,書架上,一本本嶄新的書被整齊地擺放著,等待著讀者的閱讀選購。中間的區(qū)域也被安放了書架,書架上的圖書,雖然還是以學(xué)生學(xué)習(xí)類的為主,但也明顯增多了一些閱讀書籍。雖然店面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圖書種類很是齊全,既有成年人看的,也有兒童看的。兒童書籍且不說了,單就書架上的供成年人看的書就足夠吸引我的。中外名著是最多的,而時下流行的暢銷書種類也很多。像梁衡、林清玄、畢淑敏的散文,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且聽風(fēng)吟》,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等著作。我問賣書的老奶奶,“這樣的書能賣出去嗎?”,老奶奶告訴我,這樣的書少有人問津,可畢竟有人問,于是就每種在進貨的時候都上了一些。還好,時間或長或短地,也都賣了出去。 令人欣喜的是,我竟然發(fā)現(xiàn),白落梅所寫的一系列書,都靜靜地躺在書架上,全得很!我隨手抽出一本《相思莫相負》,凝神細看了起來。喜歡這種秋水潺潺的文字,問了問價錢,還很是公道,就買了下來。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書店中的四大名著竟然有三四個版本的。有適合成年人看的明代、清代刊本的,還有適合小學(xué)生看的精編版的,甚至,還有啟蒙的帶拼音的版本的。極大地滿足了各年齡段的讀者需求。這家書店想得真是周到,真是經(jīng)營有道??! 在靠近收銀臺的一隅和前方,被專門開辟出來,賣一些學(xué)習(xí)用品和日用品,這對學(xué)習(xí)中的孩子們來說,又是一個別有洞天的佳處。孩子們的獵奇心理千變?nèi)f化,為了適應(yīng)這種變化,書店所賣的這些物品也是花樣翻新,時時招引著孩子們的購買欲。 女兒也被吸引了。安靜地在書架間緩慢地行走著,一會兒拿起這本書看看,一會兒又拿起那本書看看,每一本,都愛不釋手的樣子。我任由她的行走,可她終于停了下來,端著一本小書,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那安靜的樣子,就像一朵靜美的蓮花,開放在我的心中。喜歡女兒看書的樣子,如果在女兒以后的人生中,能夠有書陪伴,對于她來說,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對于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那一次的逗留,很是讓我們父女享受了一段美妙的傍晚時光,直到華燈在黑夜中璀璨了許久后,才在妻子的電話催促中,離開了書店。 不知從何時起,柳林書店就成了我們父女倆業(yè)余休閑的好去處。女兒看完一本書后,就會央求我到書店去買下一本書,頻繁的購買,讓女兒的閱讀量增加了許多。整理女兒看過的書,我很是驚訝,沒想到,她竟然讀了這么多的書了。想一想,我在她這樣年紀的時候,還是一個不識幾個字的懵懂頑童呢! 在回憶的牽引中,思緒把我?guī)Щ氐皆?jīng),想一想,我幼時的時代,是一個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時代,能夠吸引我的娛樂項目,就是看書了。而在書的濡養(yǎng)中,我的精神世界日益豐盈,讀書,也改變了我的人生。雖然,現(xiàn)在的我,還沒有達到為書癡狂的上佳境界,但愛讀書的習(xí)慣是養(yǎng)成了?,F(xiàn)在,女兒好像也不厭煩讀書,這,是令我欣慰的。時間能夠改變一切,但我希望,在女兒的成長之路上,讀書的習(xí)慣不要改變。任何人讀書的樣子都很美,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朵。 現(xiàn)在,讀書的人少了,書店也失去了曾經(jīng)的榮耀,在這個熙來攘往的街路上,小巷書店成了一個特殊的存在,我希望,它永遠存在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