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子 黃庭堅《題落星寺》有四首,三首七律,一首七絕,可能是同時所作,也可能不是,因為題目相似,被編集者歸到一起。最著名的是第三首: 落星開士深結(jié)屋,龍閣老翁來賦詩。 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 宴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 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 落星寺在江西鄱陽湖北,它之得名,是傳說天上一星墜地,化為小島,這就叫落星石。寺建于落星石上,叫落星寺?!端?jīng)注》“廬江水”注:“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薄遁浀丶o勝》:“夏秋之季,湖水方漲,則星石泛于波瀾之上,至隆冬水涸則可以步涉?!秉S庭堅自注說:“寺僧擇隆作宴坐小軒,為落星之勝處?!?/span>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認為四首非一時所作,第三首有人據(jù)黃庭堅真跡指出,詩題是《落星嵐漪軒》。對照黃庭堅的自注,很有可能。詩中的龍閣老翁,一般認為是指詩人的舅舅李公擇,他曾作過龍圖閣學士。但若是指李公擇,他變成吟詩的主人,這首詩就亂了,因為后面六句都是直接寫落星寺,詩作者黃庭堅反而無立身之地了。所以高步瀛說,龍閣老翁應(yīng)是“山谷自謂”,否則詩中沒有“主腦”。退一步講,這個龍閣老翁,也只能是泛指,相當于今天的詩中動輒說的“我們”,指誰都行,但主要還是指詩人自己。高先生還進一步推測,詩當作于黃庭堅五十歲時,所以他可以自稱老翁。 “小雨藏山客坐久”和“蜂房各自開戶牖”,都是名句,尤其是后者,比喻新奇,被譽為前所未有。不知是不是因為它太好了,黃庭堅像晏殊兩用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一聯(lián)一樣,把這一句也用到了第一首里。第一首也是七律,也相當不錯: 星宮游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為寶坊。 詩人晝吟山入座,醉客夜愕江憾床。 蜜房各自開戶牖,蟻穴或夢封侯王。 不知青云梯幾級,更借瘦藤尋上方。 但一般選本都不選,原因是,有第三首在,映襯之下,它顯得光芒弱了些。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因為“蜂房各自開戶牖”一句的重復。我選山谷七律,讀到這一組,第二首當然立刻舍棄,這一首,看了幾遍,還是割愛了,正是因為重句。但方回《瀛奎律髓》就兩首全留。紀昀評批,認為這兩首的關(guān)系,是初稿和定稿。他覺得第三首是初稿,第一首是定稿。這種看法,初看有些奇怪,因為很明顯,第三首比第一首好得多。好得多的怎么反而是初稿呢?紀昀沒說他的依據(jù),但我們細想一下,有其道理:“蜂房戶牖”一句,在第三首里用在尾聯(lián),不作對子用,可惜了。而在第一首里,“蜜房各自開戶牖,蟻穴或夢封侯王。”就很出彩。下句初看稍平,不過是南柯記典故的直接運用,但它加深了出句的意思。上句寫山間僧房,各自開著門窗,密密排排,好像蜂巢一般,下句忽然寫到蟻穴,當然還是對僧房的比喻。修行者漠視人間富貴,為什么說“夢封侯王”呢?是僧人們眼里的人世,不過蟻國一夢,還是作者自己想到這里,覺得連落星寺的僧居生活,也無異于一夢呢?這么看,就非常有意思了。 螞蟻和蜜蜂之事,黃庭堅詩中屢用,如《戲書效樂天》:鳥飛魚泳隨高下,蟻集蜂衙聽典常?!钝拧め屜x》:“蜂有兩衙應(yīng)朝,其主之所在,眾蜂為之旋繞如衙?!秉S庭堅之后,“蜂衙”成為詩人競相使用的典故。陳師道《春懷示鄰里》:風翻珠網(wǎng)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陸游 《青羊?qū)m小飲贈道士》: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連《西游記》里也用。第二十八回,寫黃袍老怪:“他也曾小妖排蟻陣,他也曾老怪坐蜂衙;他也曾月作三人壺酌酒,他也曾風生兩腋盞傾茶?!卑牙畎妆R仝一古腦兒拉來,好不風雅瀟灑。 接著說第一首?!靶菍m游空何時落,著地亦化為寶坊?!笔茁?lián)點題,頷聯(lián)寫寺院的地理形勢,居山而臨江。頸聯(lián)寫僧房,暗轉(zhuǎn)入感悟的道理。以一夢字,把前頭所寫,都輕輕虛化,淡化,所以尾聯(lián)自然而然,說寺中景致都己走過了,前頭山路不知還有多高,還要繼續(xù)攀登,看個究竟。全詩結(jié)構(gòu)謹嚴,極有章法,每一聯(lián)都不松懈,可以說是很完美的作品。紀昀說它是定稿,是有眼光的,雖然未必是定稿。 黃庭堅作詩,講點鐵成金,講脫胎換骨,他說杜甫詩“無一字無來歷”,有人說他自己的詩也是如此。這當然是夸張了,但多有來歷是真的。有來歷,用典是一個方面?;?,暗用前人的詩句,也是一個方面。我們來看在第三首里,他是怎么有來歷的。 “落星開士深結(jié)屋”:杜甫《玄壇歌贈元逸人》:“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jié)茅屋?!?/span> “龍閣老翁來賦詩”:用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第二首中的“可憐賓客盡傾蓋,何處老翁來賦詩?!?/span> “小雨藏山客坐久”:句子本身已是十分好,可是還藏著一個典故:《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span> “長江接天帆到遲”:一讀就知道是化用韋應(yīng)物《賦得暮雨送李曹》中的“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span> “宴寢清香與世隔”,這一句也明顯,來自韋應(yīng)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中的“宴寢凝清香。”韋詩中的四句,可以作為黃庭堅此句詩意的補充:“兵衛(wèi)森畫戟,宴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表f應(yīng)物寫到雨,黃庭堅也寫到了雨,可見不是隨便借用的。 “畫圖妙絕無人知”:此句之后黃庭堅有注:“僧隆畫甚富,而寒山拾得畫最妙?!彼谒轮杏斡[,看壁畫,其中以畫的唐朝詩僧寒山和拾得最為精妙。這一句當然是寫實,但你又可以說,它是從韓愈《山石》詩中的“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脫胎而來的。 論者曾批評江西派酷愛用典的習氣,獺祭,掉書袋,展覽學問,弄得詩意全無。實際上,用典是否得當,要看具體效果。比如范成大詠耳鳴:“東極空歌下始青,西方寶綱奏韶英。不須路入兜玄國,自有音聞室筏城。牛蟻誰知床下斗,雞蠅任向夢中鳴。如今卻笑難陀種,無耳何勞強聽聲?!痹娛呛迷?,但不容易懂。黃庭堅此處,前面六句,句句有出處,但即使你不知道這些出處,并不妨礙你欣賞這首詩。知道出處,多了一重趣味,意思也更深一些。這個趣味,是純智力的,仿佛游戲,得其味者嗜之成癖,然在外人眼里,很可能不值一笑。 方回說,這首詩是模仿杜甫《題終明府水樓》的,音節(jié)和氣味都神似,“而別出一段風趣?!奔毧醇挤ù_實如此。黃庭堅正是苦學老杜的。杜甫的題水樓二首,寫得工穩(wěn)、沉著、得體,第二首從贊頌終明府開始,寫到一眾賓客,再歸結(jié)到自己,然后輕輕調(diào)頭,以明麗如畫,被譽為“絕唱”的寫景一聯(lián)結(jié)束: 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承家節(jié)操尚不泯,為政風流今在茲。 可憐賓客盡傾蓋,何處老翁來賦詩。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小雨藏山客坐久”,這個“久”,令人想起王安石的“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山,令人想起楊萬里的“尊酒燈前山入座”。后兩句也是盛傳的名句。而楊萬里的那句,顯然是從黃詩第一首中的“詩人晝吟山入座”化來的。山來入座陪坐,寫人和山的相契,相看不厭,也有“久”的意思。這個寫法,追根尋源,來自李白,一是《敬亭獨坐》中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倍恰对孪陋氉谩分小芭e杯邀明月”。 【作者簡介】 張宗子,河南光山人,83年畢業(yè)于武大中文系,旅美作家,現(xiàn)居紐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