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路花語|追憶中央文史研究館員、著名詩人孔凡章先生(陳廷佑)

 小樓聽雨詩刊 2021-04-28
孔凡章先生在書房

詩壇旗鼓 盛世華章

——追憶中央文史研究館員、著名詩人孔凡章先生

陳廷佑

孔凡章先生號禮南,1914年5月生于成都,1999年9月逝世于北京。他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對中華詩詞事業(yè)貢獻卓著的詩詞大家。

1995年6月,孔凡章(后排右一)出席日本關(guān)西棋院國際兒童年活動。


一、詩詞是他心中的江山
孔先生一生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作為圍棋教練,擁有許多圍棋弟子,包括他的女兒、我國第一位女圍棋八段孔祥明;二是作為詩人,擁有許多詩詞弟子,入室弟子如劉夢芙、魏新河、曹長河、王蟄堪、盡心,包括筆者本人等幾十人之多,私淑弟子無數(shù)。以至有文論曰:“當是時也,河之北關(guān)之外以詩詞鳴者,泰半出其門下”。

孔凡章教女兒孔祥明下圍棋

他把圍棋的技藝傳給獨生女兒,卻把詩詞的技藝傳授給眾多弟子。這很有趣,因為這很容易使人想起傳說中華第一個上古帝王堯,堯也是有兩樣東西:第一樣也是圍棋,第二樣是他治下的江山。堯把圍棋的技藝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卻把江山傳給了舜,于是后人附會說在堯心中,江山就是一枰棋。從這個角度講,孔先生心中的江山就是詩詞了。

先生臨終口占七絕一首,這首詩既是他作為詩人向這個世界的訣別,也是他作為父親向女兒的遺言和囑咐:
未有涓埃報盛時,百年功過自家知。
孓然歸去無長物,留得回舟四卷詩。
他從11歲開始寫詩,享年85歲,一直寫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在他心中,四本詩集:《回舟集》、《回舟續(xù)集》、《回舟三集》、《回舟四集》,是他一生唯一“長物”,是詩詞陪伴了他一生,詩詞就是他心中的“江山”。
 
二、京城新“竹林七賢”
孔凡章先生1936年畢業(yè)于上海震旦大學政治經(jīng)濟系,解放前在經(jīng)濟界謀生,雅好詩詞和圍棋,曾入圍棋國手顧水如所創(chuàng)之中國圍棋社,得顧先生無私真?zhèn)鳎夥藕笕脒x成都市體委圍棋教練,是蜀中圍棋事業(yè)奠基人之一。十年浩劫之初,圍棋被列為“四舊”,他曾在棋園當茶倌,在游泳池當守門人。后入選四川省圍棋隊教練,在取得驕人業(yè)績后,于1979年在主教練職位退休,1982年赴京隨女兒祥明一家居住,此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詩詞,日詠新聲,整理舊作,廣交詩友,傳授詩學。

初到北京,先生很快結(jié)識了一批詩詞高人,經(jīng)常往來唱和的有六位:蕭勞、馬里千、魏石山、劉蘅如、楊俊選、吳柏森,蕭老戲稱此七人為“竹林七賢”。當時蕭老年齡最高將近90,吳柏森60歲上下。七人皆有詩才,時通聲氣,頻聚雅集。那時詩詞在社會不受重視,一般人眼里,他們都是些“前朝遺老”,退休沒事干的“閑人”,弄些平平仄仄,打發(fā)時光而已。當時除蕭勞先生在河南老家出版一本詩詞曲集外,其余六人都還沒有結(jié)集付梓。劉蘅如先生手刻《康城十詠》送人,讀之無不稱好,我現(xiàn)在手頭還有原件。他貴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其子貴為內(nèi)閣部長,至今亦猶未聞其有詩集矣。他們那一代人不計名利,為詩詞傳承立下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前賢尊者。相比時下滿目裝幀精美、內(nèi)容乏善可陳,甚至格律平仄、狗屁不通的詩詞出版物汗牛充棟,令人不勝唏噓浩嘆。

孔先生有個習慣,即見面、聚會必要作詩。他和吳柏森先生相隔兩站地,兩人聚會最多。吳先生對此道頗不以為然,說詩要有感而發(fā),強作是作不出好詩的。但孔先生卻樂此不疲說:“我這里是宴無好宴,會無好會,詩人見面就是要作詩”。隨著結(jié)識的詩人越來越多,“七賢”隊伍人事代謝,漸次更替,規(guī)模逐漸呈現(xiàn)擴大之勢,孔門雅集日多,這個“門規(guī)”到他逝世都沒變。

孔先生對詩詞事業(yè)的摯愛無人可及,令人心生敬仰。凡是詩詞愛好者,地無論南北,人不計尊卑,皆引為同道,或交游唱和,或悉心指點。他有一方“愿遍交天下詩人”閑章,還寫下“十年京國驚回首,除卻詩人不往來”詩句,足見其理念之堅。

1991年10月,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在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40周年座談會上與館員合影(中排左六為孔凡章先生)。
 
三、文史館是他最好的歸宿
1987年2月,孔凡章先生在進京定居5年之際,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從此他有了一個絕佳平臺,進入人生最快意階段,隨后更兼任館員詩詞組組長,其詩詞作品也逐漸被社會認可,聲望日隆。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遴選,有著十分嚴格的條件。當年有人托毛主席介紹入館,毛主席復信說“文史館員條件頗嚴,我薦了幾人,未被錄用,未便再薦”,其嚴格由此可知。孔老乃一介布衣,非官非學,又屬京外退休人員,竟能順利入館,若非詩詞之助,不亦怪也哉!

當然僅靠詩詞也是不夠的,我揣摩孔先生入館,定與兩個人有關(guān)系:蕭勞先生和吳空先生。前者已在之前入館,后者當時正擔任主持工作的副館長,兩位皆詩,必盡鼎力推薦之忱。當時館內(nèi)詩詞力量不甚理想,有此高賢必得中樞延納。以上分析并非無根據(jù)臆斷,因為在此前孔蕭相交甚密自不必說,孔入館前即有《答吳空先生見贈即步原韻》詩一首,并加注“吳掌中央文史館”。詩中還有“料得鳳池春信早,梅花消息報樽前”句,可知二人早已開始唱和。

其實不管何人介紹,因何際遇,孔先生之入館,確屬實至名歸。他任館員12年,以極大熱忱投入到詩詞事業(yè)中,作為館員詩詞組組長,平時組織來館詩詞活動、外出采風、配合書畫組創(chuàng)作、編輯《詩書畫》叢刊中的詩詞部分等等。他的年齡當時在館員中還不算高,身體又很康健,詩詞功底深厚,創(chuàng)作力十分旺盛,出色完成了館里交給的許多工作任務。


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撰寫并發(fā)布的《孔凡章先生生平》中,說“孔凡章先生一生熱愛祖國,追求光明,為人正直,淡泊名利。他非常珍視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這一榮譽,只要館里有工作,總是熱情投入。他一直關(guān)心館務建設,提出過不少有價值的建議。先生為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所作的貢獻,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將同他優(yōu)美雋永的作品一道,永遠流傳于世”。

這是我自1985年10月到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工作以來,所讀到的最富有文采、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一個生平。
 
1994年8月,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領(lǐng)導為朱家溍、秦嶺云、王世襄、黃均、孔凡章(前排左三)5位館員祝壽。



四、騎車到機關(guān)講授詩詞
孔先生入館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主動要求到機關(guān)為工作人員講授寫作古詩詞,即教年輕人如何“作詩”。

聽課的除了我們十來個工作人員,記得還有王海容副主任的侄子王宇清也慕名前來??紫壬屛覀冑I了《詩韻合壁》、《龍文鞭影》等工具書,然后從詩韻、平仄、對仗、詞韻、詞牌等基礎知識講起,邊講邊留作業(yè),讓我們動手“作”。開始先學對“對子”,他出上聯(lián),我們對下聯(lián)。而后依次作絕句、律詩,詞也先作小令,再作長調(diào)。作業(yè)初以牡丹為題作一絕句,以后每課均留作業(yè)。先生對講課極認真,下足了案頭功夫,每次都要先發(fā)講義。那時機關(guān)還沒有復印機,他需把講義一筆一畫刻在臘紙上,再按聽課人數(shù)印出來,講課前人手一份發(fā)給大家。當時每周工作六天,每到周六下午,先生就騎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一個黑色破舊皮包,趕到機關(guān)講課,講完再騎車回家。學詩的人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專心致志,有的一曝十寒,還有個別人不過是跟著湊個熱鬧。但先生并不在意我們的水平,依然興致很高一課一課講下去,持續(xù)講了大約一年時間。

先生認為今人愛好古詩詞不僅要能懂其意,而且一定要動手寫,動手去“作”。會“作”詩詞,才算是真正喜歡詩詞,也才能算是地道的中國文化人。他說:“如今年輕人只是在學校里學一點詩詞的一般知識。即使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也只是聽教授們講:'關(guān)關(guān)’,鳥叫聲也;'睢鳩’,水鳥也;'洲’,河中沙洲也……學生能讀懂,也能進行一般的賞析,就算大功告成。學生既不學怎么'作'詩,教授也不教怎么'作’詩,也許教授自己并不會作詩。這是今天中國的讀書人與過去中國的讀書人最大的不同。過去讀書人如果不會作詩,簡直不可思議。而現(xiàn)在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也不一定會'作’古體詩詞,特別是不一定能作好古體詩詞,此乃當今中國文化人之大不幸也,也是古體詩詞之大不幸也,更是中華文化之大不幸也?!?/span>

先生特別強調(diào)要完全按照古體詩詞的規(guī)矩“作”詩,必須熟練掌握詩詞格律,學習作詩技巧。我們每次將作業(yè)收齊后交給他,他總要認真判改,認真講評。他講課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完全靠一腔熱誠。他還從自己家里找出獎品發(fā)給作業(yè)優(yōu)秀者,以資鼓勵。我曾有幸得到一方石硯,現(xiàn)仍擺在書柜里,每睹物思人,生出萬千感慨。先生視詩事為信仰、為事業(yè)而躬行踐履者,以遠古之填海精衛(wèi)、移山愚公,西人之布道宣教者,差可比擬也!


1992年,啟功恭錄四首自作詩送孔凡章閱正。

五、與啟功先生的詩詞來往
啟功老長孔凡老一歲,他很欽佩孔老的詩才,曾為《回舟續(xù)集》題寫一律,最后兩句是“問我邯鄲成步日,他生未卜此生休”,足見其對孔詩之推崇。

憑心而論,啟詩亦莊亦諧,諧為其妙;孔詩莊諧兼具,莊為其貌。兩位詩翁在詩壇上堪稱雙峰,各有千秋。他們不僅互贈詩集,也時常交流近作互相求正。

作古詩詞,就要“戴著鐐銬跳舞”?!扮備D”即格律,包括平仄、粘和對,以及用韻??紫壬涛覀兪且粐酪粚挘杭雌截?、粘對一定要嚴,不能隨意違逆;用韻可寬,年輕人可選用新韻。有篇文章論及先生“是主張正宗典雅詩風的”,曾“言辭激厲地對俗白一體大加貶斥”,并因此與“一貫是寫打油體的”啟功先生鬧了一場誤會。我讀后頗覺訝異?!按竽懹眯马崒懺姟?,是先生幾次對我講的,我也聽先生講過啟功先生的詩風,他說啟老詩詞功底很深,正宗典雅的詩作也很多,只是近年來疾病纏身,便寫俗白體詩自我調(diào)侃,排解苦痛。說此話時,先生似很婉惜。


我認為孔先生是既求弘揚唐音宋韻,又主張與時俱進的。他在一篇序言里說:“意境語言,則倡為時代之音;格律詞章,則仍守古人之制。于是百花齊放,延詩學于將來;庶幾一線流傳,建風騷之別派。各行其是,孰以為非!”又曰:“若堅循舊轍,泥古抑今,則違事物天然進化之理。”當然,他在創(chuàng)作中堅持用平水韻,堅持將入聲字全部進入仄部,嚴謹、嚴格、正宗、典雅是其詩風。但他也有“當時不作巴人曲,留待今朝好打油”,“岸然道貌全拋卻,隨意雞毛搭蒜皮”的詩句,這不是比啟功先生的“和韻余癡剩打油”,還要“俗白”嗎?竊以為俗白不是問題,問題在格律。兩位先生既對格律爛熟于心,雅俗皆能得心應手。且大江小橋,竹枝打油,各有佳什。由是我猜測孔老不會貶斥“俗白一體”,而是貶斥對格律一竅不通者寫出的妄稱律絕、假冠詞牌的“假冒偽劣詩詞”。此等所謂詩詞者,非俗白也,實垃圾也。先生幾次跟我講,他曾受邀參加詩會,坐在臺上,聽地位很高的人朗讀自己的歪詩,念一遍人們就夠受了,竟然又搖頭晃腦地一句句講解,真叫人如坐針氈!于是先生再不參加這樣的詩會。

孔先生每有新作,都抄錄復印上百份,分寄全國各地詩友求正,同時也必送呈啟老。原稿或在尾款處寫上“××先生方家  吟定  孔凡章求正稿年月日”,或在起首處寫“××吟席今呈拙作”,最后再署“孔凡章求正稿年月日”。能與啟功先生唱和的詩友應該不多,他也曾將新作送孔老閱正。1992年秋他恭錄四首近作共三頁紙,起首是“凡翁大詞壇郢削  啟功呈稿”,落款為“一九九二年夏日初稿秋日手錄時年八十啟功識于浮光掠影樓”。即使是已出版的《啟功韻語》,也在扉頁上用小楷認真寫上“繁章先生斧削,啟功呈稿。”兩位前輩對詩事之專愛,對詩友之尊重,令人嘆服。 

孔凡章與學生們在一起
 
“迎春曲”現(xiàn)象
1988年12月,孔老寫下《戊辰迎春偶賦》七律四首。他依例抄寫復印向詩友求正。各地詩友紛紛步其韻十四鹽、二冬、九佳、十蒸唱和。1989年12月,孔老又作《己巳迎春曲》四首,作完意猶未盡,又作《迎春后曲》四首,共八首分寄詩友,又復和者云來。1990年和1991年,孔老都分別寫了《迎春漫興》七律八首。1992年12月,作《壬申迎春曲》十首,從此形成定格,每年必作《迎春曲》十首,全國和海外和者達五六百人,一直到他仙逝。

和詩者中,有孔先生同輩的耆宿如蔣杏沾、業(yè)衍璋、魏石山、徐續(xù)等,也有他的親授門徒幾十人,更有全國乃至海外的眾多詩友。這場持續(xù)十多年、參與人數(shù)眾多、影響范圍廣泛的詩壇盛事,吾未聞有出其右者。稱之為“迎春曲現(xiàn)象”并給予闡析,可以留給后人許多啟示。

啟示之一:平時就有一個詩詞唱和隊伍,唱和早已是他們?yōu)樵娭B(tài)??桌仙磉呌幸慌咄胶丸F桿粉絲,形成長期相對固定的研討交流圈子。他有一本通信錄,內(nèi)以省份劃分,總略千余人,每年《迎春曲》作好后寄發(fā)的信就達1400封,而和者也有500余家,規(guī)模之大可謂空前。他扶危啟蔽,湖海包容,家中常常高朋滿座,家宴雅集,勝跡登臨,雁書酬唱,佳作迭出。

啟示之二:經(jīng)過數(shù)年經(jīng)營,“迎春曲”已經(jīng)做成一個知名品牌。它主題固定、時節(jié)固定、形式固定、篇幅固定,并且由小漸大,由少及多,持續(xù)多年,影響遍及全國乃至海外詩界,而且品質(zhì)很好,聲譽頗佳,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

啟示之三:核心人物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熱情。孔老當時已屆耄耋,身體已漸不支,又做了切除直腸癌手術(shù),但他硬是堅持下來。他在《乙亥迎春曲》序中曰:“向者每屆年終,偶為迎春之曲。數(shù)年以來,承海內(nèi)名家、耆宿、知友、門生,紛紛步韻,感愧良深。然一時好事,翻筑吟債之臺,成為常例。改歲無詩,轉(zhuǎn)恐拂和韻諸君雅意。勢成騎虎,欲罷不能矣。又八秩衰齡,才枯力竭。自九五年起,中青年詩詞友人寄來吟篇,無力再討論建議,謹此奉聞,諸希鑒諒”!就是這樣,孔老硬是堅持下來,一直到他仙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啟示:必須有一位公認之領(lǐng)袖人物。領(lǐng)袖非任命者,非自封者,乃眾人心悅誠服者也。與孔同時代之詩人多矣,孔之前詩人更燦若星辰,豈獨孔可號而行之?非孔號而行之也,其鳴而眾人從之也。孔之才德、激情、弘毅、聲望,在世時無人可比肩,至今亦未聞有第二人。由是觀之,莫非“迎春曲現(xiàn)象”將成絕響?筆者愿與天下試目以待。

1991年,孔凡章與學生魏新河在書齋壁聊為王遐舉書。


七、“情、才、趣”兼?zhèn)洌嬖娙酥?/span>

吾觀所謂詩人者,須兼?zhèn)洹扒?、才、趣”三者,如“品”字三口,上者為情,下者為才與趣。孔先生即兼?zhèn)浯巳咧嬖娙艘病?/span>


詩人為詩,端在一個情字。孔先生用情之深、用情之累,鮮有匹者。先生談起父母輒黯然神傷,幾次竟當場大哭,狀若孩童?!鞍资讒蓛簻I雨垂”、“每憶趨庭心若刃”即真實寫照。獨女祥明攜子孔令文東渡僑居,先生孤留京城由一老嫗照顧。83歲高齡手術(shù)住院20余天,卻一直瞞著祥明,只以常病住院告之,蓋因擔心“祥明供職異邦,外孫云驄又肄業(yè)小學,兩人歸國不易”,“唯將好語殷勤慰,莫遣吾兒廢寢餐”,讀來令人心酸。他對門徒傾注深情,對“貧老師友”常常斥資相助,自數(shù)十元至千余元不等,有的來京拜訪,他經(jīng)常連火車票和路上吃的都代買持贈。有一年春節(jié)前他叫學生代寄了很多錢給朋友,每張匯款單上都親筆寫上“分我鶴俸,聊供春節(jié)一醉”兩句話。他逝世后,有學生撰聯(lián)曰:“徒乎,子乎,課徒勝過親子;父也,師也,有父再無恩師”?!?/span>

詩人之才,盡在為詩??桌喜粌H寫下《玉玲瓏歌》、《芳華曲》、《涉江曲》等歌行名篇,也寫出大量反映現(xiàn)代生活,針貶時弊的諷世之作。他主張“沒有不可入詩的題目”,創(chuàng)作了諸如奧運、卡拉OK、化妝舞會等新作,皆清新妥貼,為詩界先。有人故意請他以“彗星撞擊木星”、“B超鑒別妊娠中胎兒性別”為題賦詩,他當即填詞作詩,佳句迭出,令人叫絕。

人無情趣,交之無味;詩人無情趣,詩不堪讀??桌锨槿ぶ畯V,情趣之雅,人盡可師。他的愛徒魏新河不修邊幅,往往十天半月不洗澡,襯衣臟了也不換,經(jīng)常來京住在孔家。一次為避免尷尬,他穿了件黑色襯衣,反正贓了看不出來。先生識破后詩興大發(fā),筆飛墨舞,一口氣草成詩詞一組:《壬申冬日凡章信筆贈某詞人譽其穿黑色內(nèi)衣可數(shù)月不換也》:
小序:三秦故郡,九州新事。衣分黑白,有創(chuàng)造之天才;筆寫丹青,是鴻蒙之舊跡。祥開景運,瑞應人文。不務本行,懶銀霄之振翼;無非舊習,沉翰海以吟詩。
一、先進奇聞世所稀,詞人端合入詩題。絳帷有幸添高足,黑布無辜作內(nèi)衣。妙處在穿三百日,旁人難見一分泥。若非鮑味驚張嫗,定是長穿到陜西。
二、庾郎未賦先愁絕,鬢云欲度雙腮黑。暝色入君頭,教人愁上愁。遇災空佇立,廚姥催非急。何處是灰塵,長痕更短痕。
三、如此門生黑一堆,堯章發(fā)怒自徘徊。無顏再過松陵路,跳入西湖永不回。
    見怪不怪齋主人評曰:此組詩詞,音韻鏗鏘,句法精警,巧思入慧,妙句通神。方今之世,普天之下,全民之內(nèi),縱目堯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非我詞人之好潔出于天性,尚有何人敢當之而了無愧色耶?而了無愧色耶?
此一段趣事,敢問有誰或曾聽聞他人若此?更問或曾見過他人有雅量雅趣若此?兼?zhèn)淝椤⒉?、趣若孔老者,吾謂之真詩人之楷范。

孔凡章先生及其同時代古體詩詞,是在極其艱困條件下存活并發(fā)出光亮的。他們虔誠守護著傳統(tǒng)格律詩詞的法燈,矢志不渝地在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里耕耘、播種。正是由于他們的努力,我們得以品味中華詩詞的珍饈美味;觸摸其脈絡紋理,重拾對自己民族詩歌形式的信心,喚醒我們以此形式直接參與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時代的文化精品。我將孔老喻為帶領(lǐng)大家在中華文化遺產(chǎn)中找礦的勘探隊長;喻為和大家一起在戈壁荒漠中打井采油的英雄鐵人。追憶他以及和他同時代唱響原創(chuàng)正脈唐音的舊體詩人,我心中充滿敬意。最后用拙作一首為結(jié)。

憶孔凡章先生
2010年9月20日
每念恩師便自哀,當年情景眼前來。
單車一輛傳騷雅,講義三玄傾玉醅。
正脈唐音親口授,孔門弟子側(cè)身偎。
諄諄詩教猶盈耳,驥路何須畫角催。
                                          (載《中華書畫家》雜志2012年第八期)

1997年,孔凡章和京劇大師梅葆玖在一起。

附孔凡章先生三曲

一、芳華曲 為梅蘭芳大師作
碧城飄渺銀河落,兩行宮燭迎仙樂。聞道揚州日涉園,梅林地近花神閣。閣畔梅林擅馥芬,一枝分秀到燕云。公孫劍舞風前試,王子笙歌月里聞。菊部百年思濟美,梅家三世欲論勛。氍毹屈指推翹楚,應許斯人迥不群。堯疆百戰(zhàn)還龍裔,良辰更獻逢場戲。甲胄寧辭此夜勞,胭脂不減當年麗。重現(xiàn)楊家穆桂英,深閨正決征遼計。夜闌燈灺卸明妝,花草風雷歲月長。碧海浮漚思浩劫,紅旗稽首認歸航。哀樂平生余太息,繽紛塵夢一思量。弈葉漪蘭本世家,承平歌舞送春華。入時燕趙工蟬鈿,絕響同光憶鳳琶。卜居夙重芳鄰擇,斜街尚見劉安宅。何物偏懷合浦珠,寧馨竟是連城璧。坊間重幣選縈喉,十斛明珠聘主謳。金谷花開爭爛漫,銀霄鸞翥任翱游。新妝自介盤龍髻,瑞錦新裁舞雉裘。誰知微霞生拂曉,化為晴藹麗星球。峨峨宮鬢垂金鳳,紅樓再現(xiàn)游仙夢。泣玉詩焚淚欲枯,惜花情重心難控。一別閶門事已差,蘭閨還淚是生涯。神瑛檻外腸空斷,仙蕙林中愿未賒。文場輕笛促繁箏,若個花蹊踽踽行。鸚鵡昨宵春夢惡,薔薇別院曉寒輕。兩袖麝煙饒雅致,一犁鵑雨濕幽情。本惜前身同薄命,更堪親手葬傾城! 一自新聲驚四座,不知芳譽滿神京。豈有才人拘一格,娵隅畢竟清池窄。鄉(xiāng)土何嘗慣別離,關(guān)山不憚勞行役。一江煙水一山嵐,黛色東來玉管酣。香簾獨映琴邊幕,油壁車迎柳外驂。檀板韻從徐后疾,桐絲聲在靜中涵。從茲歇浦無雙譽,惟有河陽第一堪。最是曲終人散后,余音渾欲醉江南。江南一醉春林霽,沉香亭北花盈砌。華清池畔眼波流,昭陽殿上眉山細。唐宮醉酒擅風神,十萬珠云擁太真。玉輦笙簫歸禁苑,銀觴醽醁遣芳辰。筵前御柳鸚哥慧,冠上宮花鳳子馴。迎駕無端嗔力士,降陛渾欲禮詞臣。明燈如月照朱顏,活色生香現(xiàn)玉環(huán)。顧曲周郎應笑語,此生能見幾華鬘?最難珠玉深藏櫝,東風雁簡來殊服。衣帶量程葦一航,帆檣計日桑三宿。遠去才嘗出岫心,高瞻自有橫波目。一時江戶起狂潮,朝野知名竟折腰。戶外香輪垂紫幕,街頭芳樹系紅綃。源同夏后敦鄰誼,樂衍春王譜正韶。梅萼自來尊國色,櫻花從此愧天驕。瀛洲卅載成三訪,錦瑟朱弦往事遙。雕戈玉帛休重論,恩仇畢竟盈方寸。健筆難描九畹心,情人自有邦家恨。教人腸斷感甄吟,清淚年年濕袂襟。憔悴樊籠哀翠羽,邃深宮苑渺青禽。春風玉佩湘皋遠,夜月銀簫魏闕深。汴京物換愁何許?洛水魂歸恨不禁。摩挲酒跡憐衣衽,陳王此醉終難醒。鹓暈依約鳳來儀,雉尾依稀花弄影。長門花落寫嬋娟,永憶飛瓊謫降年。寂寞但吟懷舊賦,渺茫空憬再生緣。此心何事最難溫?最是相逢鑄夢痕!五夜烏棲幽咽曲,人間天上一銷魂。云中皓月花前鏡,身如花月交相映。載譽翻愁小住難,迎賓轉(zhuǎn)為高名病。堂上王儲伉儷尊,門前國使車騎盛。最是魚鴻應對難,飛來雅意如相競。彼美西方佇鈿車,隆情隔海播春芽。栽來連理和平樹,種就芬芳友誼花。交往不須勞使節(jié),霓裳直欲替星槎。陽春到處留新譜,異國冠裳爭快睹。麗彩紛生大廈輝,喧賓欲奪群芳主。盛筵相識盡名流,高位頻聞頒學府。巨匠論交在藝林,行人風采留歌圃?,幣_閬苑回翔走,梨園霸業(yè)應無偶。傾蓋蕭翁莫逆交,忘年泰老多聞友。一曲橫吹調(diào)未終,虬髯碧眼同低首。正是芳春鼎盛時,關(guān)東嚴邑起狂飔。江山有地資強敵,風雪無人拯義師。罪有攸歸公論在,責無旁貸史臣知。輿圖唾手三千里,南宋君臣夢醒遲! 直北傷心休遠眺,難將恢復期廊廟。白日長懷悄悄憂,丹忱暗藝星星燎。換柱新更敕勒歌,鳴琴頓廢清平調(diào)。趙宋興亡在戰(zhàn)和,韓程生死空啼笑。天地蒼茫強自寬,一行遠應香江召。香江此去路漫漫,一縷清芬拂藝壇。簫鼓鈞天方雅樂,帆檣滄海忽驚瀾。誰知南服嚶鳴意,轉(zhuǎn)作逋逃避禍看。血戰(zhàn)雄關(guān)堅不守,時逢天運當陽九。憑陵風雨會樓蘭,滿地煙塵思細柳。泰岳軍魂不可招,蔣山王氣今何有?附驥伊誰竟虎倀,沐猴有客寧雞口。江東涂炭事全非,白燕飛來正合圍。戰(zhàn)后樓臺哀冷月,劫余花木耐斜暉。明珰翠羽拋難盡,霧鬢風鬟去不歸。誰憐孔雀珍毛羽?殄瘁東南獨自飛!紇干無地容寒雀,南溟一樣風波惡。異地依人夏屋難,兵時久客春衣薄。等是龍?zhí)痘⒀ㄖ校瑲w來尚免淪溝壑。一夜鬑鬑忽有須,彈冠新貴漫揶揄。首陽薇蒛情雖異,凝碧琵琶事豈殊?顏色從今非衛(wèi)玠,情懷長是托昆吾。漫天金鼓身何???報國銀針血濺膚??瓦呉率持\生計,吟畔丹青抵宿逋。憐君風義真男子,愧彼衣冠士大夫。竟從脂粉識昆侖,氣節(jié)炎黃一柱存。尺寸但余唐土地,版圖終是舊乾坤!寧從玉石分鴉鳳,肯向金陵侍犬豚! 冰心自葆堅貞質(zhì),不負黃河灌溉恩。社稷飄搖妖焰烈,全民共挽金甌缺。大地橫飛戰(zhàn)伐聲,名城苦滴英雄血。三戶能收牧鼎回,八年盡蕩欃槍絕。左衽狂心末日哀,前車舊辱崇朝雪。白下降幡慘不飄,八纮妖夢如煙滅。粉黛生涯未合休,妝成不改舊風流。方期禹甸安阛阓,又報蕭墻鬩盾矛。天命自來分順逆,人心終古辨薰蕕。橫江鐵鎖空天塹,蔽日銀戈下石頭。天步艱難終有極,卿云縵縵起神州。閉門久佇南征旆,卷阿喜賦鸞聲噦。開國新朝禮俊才,歸仁上苑成高會。清時無處不青春,雪擁征軺蒞遠鄰。勝利難忘凝血淚,艱危曾是共荊榛。革命紅場猶有跡,長征赤縣已無塵。友情無間交彌厚,文杰相逢意倍親。深情到處留鴻雪,今古歌壇更幾人?長蛟卷浪千山黑,由來拯溺原天職。急難何涉愁險巇,同袍肯惜勞心力?鴨綠江橋一線橫,國門簫管送佳兵。山前彈雨聞鯨鼓,地下燈云起雁箏。簞食競援烽火急,弦歌能壯鼓鼙聲。紫塞兩征完義舉,青霜一舞播芳名。此舞舞回千載事,風云楚漢憶龍爭。煙霞萬古詩重讀,大王墓上詩人哭。封侯雍齒正從龍,興暴重瞳空逐鹿。一曲當場度別姬,干將掠影春山蹙。中原抬眼遍干戈,不逝烏騅可奈何!先入關(guān)中秦火熄,重圍垓下楚聲多。離合神光留劍影,死生敵愾入琴歌。萬里堯疆歸赤帝,千秋壇坫憶青娥。蛾眉肯為君王死,此恨端應問太阿!樽前項羽驚魂驟,殘棋妃子雙難救。紅顏金鈿玉長消,碧血羅衣花欲透。君看呂雉漫垂簾,卻笑媚娘工掩袖。爭及春風婉孌花,美人名字留身后。從藝寧教一息停,倚欄雙鬢已星星。鴻痕夢植花千樹,燕影詩描畫一屏。有恨江城傷玉笛,無情天意靳金鈴! 二豎弄人成禍水,一身如寄付空泠。心期自踐瑤池約,身世應書玉璧銘。人生美善應無憾。驪曲凄涼未可聽。風雨江湖休再涉,冰魂珍重葆余馨。蓋棺無愧是行藏,朗月明珠許頡頏。歸省敬恭瞻故里,無衣慈惠賦同裳。世事百年終是客,天才一代合稱王。迷離釵弁留雙影,游戲仙凡又一場。歌云叆叇飛寰宇,名字從來不愧芳。平生事業(yè)詩難記,幽懷只借鹍弦閟?;勖粽嬉少慌?,音容妙得閨人意。絕藝珠峰獨自臻,嚴妝輕飾總無倫。延譽每多名士友,留芳不屬女兒身。恰如王冠楊盧駱,端合梅優(yōu)程尚荀。龍門評價慚蕪筆,燕市傳奇在錦茵。漱玉披香原是夢,不須惆悵問蘭因。并世風華孰比高?更留清白惠兒曹。紅梅繼美聞骍角,丹桂同芳嗣鳳毛。每試舞衣新蜀錦,如聞歌管舊云璈。至今"探母"留佳話,姊弟珠旒對蟒袍。弟子韓嫣容色近,音容暗得師門韻。入室公然綺歲能,傳燈不禁瑤華問。羯鼓初停世已驚,曇花倏謝天胡靳?后來桃李竟成行,新蔭綠遍燕吳郡。清淺蓬萊又幾回,年年春去復春來。潘鬢沈腰成水月,舞衫歌扇已塵埃。羅浮一夢終成幻,吳會重吟劇可哀。衣冠優(yōu)孟登場罷,墓上鮮花錦作堆。太息吾生駒過隙,十年宦跡邯鄲客。鴽馬空懷冀北慚,精禽莫補天南坼。愁碎關(guān)中處士琴,飽看鄴下仙人弈。身外浮名劇作場,心頭隱痛詩成冊。每戒行吟失正聲,更慚妄語違詩格。絕世風華過眼才,萬花山徑幾徘徊。原因勁骨存松柏,莫遣貞心沒草萊。沉迷吟事渾忘倦,抒懷每借端州硯。晚歲寧辭儉腹譏,詩成曠代名優(yōu)傳。

二、楊花曲
荔枝灣上波聲急,瑽琤似鼓湘靈瑟。月涌澄潭鏡影清,星臨平野珠光出。聞道江山數(shù)百年,不拘一格降嬋娟。書窗隱約楊花影,吟稿商量柳葉箋。南冥有女凌波立,萬卉凝香撲裙葉。小字呼來卻喚魚,新妝理就能羞蝶。羊城巾幗擅雄風,水國生涯巧笑中。玉樹修名雙美具,珠江靈氣一身鐘。豆蔻芳華剛十六,生逢蝸角爭蠻觸。劍舞難消意氣豪,弦歌不覺光陰倏。神京新起妙高臺,羽檄星馳選俊才。未解功名將脫穎,劇憐成敗尚猜枚。澄瀾劃破明珠濺,彩云一線馳如箭。大地風雷決死心,中天日月開生面。華清池水漾芳溫,鮫女銷殘帝子魂。風里落花春有夢,雨中飛燕水無痕。嫣紅上頰勻輕暈,閑人浪惹失顏慍。嫵媚猶存虢國風,溫柔莫向楊家問。銀杯鏤字贈雙成,十里天衢攬轡行。江左棗梨鐫姓字,嶺南桑梓羨恩榮。神州隔海春雷震,又報鄰邦開遠運。黃種圖強肯后人,紅顏崛起爭先奮! 島國風情漫惹愁,此行寧為事芳游?請纓小試滄浪水,抽劍思裁日夜流。馳道頻催金勒馬,英雄未許淆真假。戰(zhàn)火燃眉黯日星,狂瀾攘臂驚夷夏。飛塔鳴鐘日未曛,旗開萬國鼎三分。雪驄蹴笛凝香霧,風鴿牽羅化錦云。碧波無復清澄底,魚龍溷跡風濤里。破陣蘭陵仗女兵,先驅(qū)柳浪同兒戲。紅妝禹甸迥無倫,番女蠻娃盡后塵。九州謳詠歸名下,一代丹青照海濱。百戰(zhàn)歸來名字重,萬人空巷春城動。紅纓耀日劍光寒,翠幟搖風花氣擁。鳳鼓龍簫殷若雷,游人都是看花來。日邊弄影輸紅杏,雪里清標識素梅。急流勇退談何易,忽聽笙歌喧北地。鐵騎遙頒露布來,玉人更把云裳理。江城南翼拱京師,十萬明燈夜不知。全勝蕭墻方北定,窺邊胡馬又東馳。莫道女郎殊吉士,讀書喜斷興亡事。霄漢常存木鐸心,云泥不懈長纓志。涉世才知萬事非,難憑肉食仗安危。東林有石天方醉,北闕無書夢已灰! 歌聲夜徹潯陽岸,江頭蹀躞空腸斷。此役惟遺畫虎譏,官場那敢燃犀看。先是:重瀛奏凱初,芳聲遍播海東隅。已借鯉魚通貢水,更隨鴻雁上匡廬。后來鄴下流言起,流言竟中云英姊。澆俗相傳未必真,采風紀事翻成史。廬山高處接云煙,開府洪都尚少年。百諾傳呼新富貴,萬方多難此留連。偶際春人來逆旅,羽衣如雪飄飄舉。紫塞煙塵警寇氛,蘭橋謠諑諧仙侶。俠骨柔腸未解羞,從來家國重恩仇。八騶只擅謀身計,百煉何勞繞指柔。還君一束梅花結(jié),九州鑄錯真成鐵!小妹猶虛玉鏡盟,使君自有金釵列。春池吹皺漫相干,蜚語飛來滌污難。防川自寫陳情表,拜月誰誣乞巧盤?騅欲逝兮時正利,濤箋暗托飛鴻寄。春花秋月豈君凡,白石青松知妾意。含嗔江上泛輕航,一夜鳴箏沸建章。眉黛不描時式樣,口碑偏滿少年揚。寂寞昭陵陵下路,一朝車騎喧如堵。寶瑟新調(diào)靜女詩,瑤池正看天魔舞。蝶擁鶯圍意不禁,幾人修竹進曹箴。執(zhí)鞭孰遣樊遲御,行路猶知司馬心。播音直使諸公愧,蛾眉解滴新亭淚。髫齡愛誦木蘭詩,長大心縈荀灌騎。肯俯幽蘭就草萊,可憐鹓鷺枉追陪!朱門棨戟心無睹,鈿盒隋珠意不回。結(jié)束鉛華歸去好,東風讓與閑花草。翠袖輕辭白下門,香旌遙指春申道。春申仕女本多情,雷走香車夾路迎。舞榭花酣銀管釅,歌筵珠囀玉杯瑩。畫舫連橈東去久,高橋堤上千人走。橫海英風逐鹿姿,伏波妙技降龍手。皓腕紛飛星眼融,青絲斜挽浪花濃。情深綠水身難主,力盡清波淚欲融。春江水冷羅衣薄,故園待踐歸來約。驚鴻掠影入瀟湘,小鳳留芳重京洛。春申江上水悠悠,泛起人間萬斛愁!青鬟嶺外音書杳,黃耳夭涯道路遒。風華自昔終塵土,花開花謝無人主!何似新詞付五弦,倘留佳話傳千古。枉拋心力軍名姝,二十華年此故吾。才愧江東名士鯽,詩成南國美人魚。村謳嘔啞難為讀,韓潮蘇海慚枵腹。唱徹詩壇下里聲,可憐騰笑楊花曲。

三、涉江曲 記一代詞人沈祖棻女史
乾坤靈氣東南烈,卿云記盛臨新葉。北渚秋煙逐去鴻,南湖夜雨哀啼鴂。劍石猶留萬古痕,琴臺未化千年雪。天上愁深世未知,人寰緣盡春長訣。吳江幽夢已成塵,三生不礙留芳潔。浩劫吟壇古所無,詞仙解托異凡軀。檀云幻影千秋恨,薤露謳吟萬眾俱。別有因緣歸我佛,長留津逮啟吾徒。蓮池謫滿憑歸去,證果傷心與眾殊。長江三鎮(zhèn)咽喉地,建瓴南北窺吳冀。水陸環(huán)回任往來,樓臺櫛比繁聲利。浩浩波濤去不回,茫茫宇宙生如戲。腥霧長天絳闕寒,驚雷平地清都閟。始禍城狐尚可原,橫行市虎應難避。零落探驪起鳳辭,凄涼殞玉沉珠記。采竹南山寫悼詩,芳魂何處書難寄。碧血長街事已遙,書香門第溯前朝。居停劇邑繁支盛,交往清流令聞昭。有女謝庭爭抗手,幾人班筆亞垂髫?洶涌才華寧有際,洲源原出浙江潮。過眼駒陰往事馳,執(zhí)經(jīng)同受夢秋詞。清沾月露成初作,格襲冰霜繼本師。濺淚花時歸進酒,蕩胸云影付吟詩。情疑湘水同舟日,事證屯溪卻扇詩。三年盡得風詩秘,春雨無聲潤綠枝。時勢開張文運啟,詩詞五四萌新體。婦孺同知白話優(yōu),典書競事繁文洗。革舊終難世所容,創(chuàng)新每陷人紛詆。倘今殘籍見《詩帆》,當時定是中流砥。時逢東寇連兵挾,橫磨出匣邀同獵。白日寒生柳塞旗,烏云勢壓榆關(guān)堞。風雪難存凍雀枝,輿圖正食春蠶葉。血戰(zhàn)孤城告合圍,羽書連驛聞相接。江山不待后人愁,已是安危迫眉睫。人生禁得幾回腸?家國深仇到女郎。輾轉(zhuǎn)舟車憐荏弱,迷離風雨記倉黃。好合百年諧伉儷,飄零三曲詠流亡。因憶少陵中歲日,哥舒敗戰(zhàn)潼關(guān)失。旌期蜀道正縈紆,鼙鼓漁陽空戰(zhàn)慄。未肯低頭侍祿兒,間關(guān)西上依唐室。同心高節(jié)踵先賢,故國無家遠播遷。清露一肩吳郡月,狂飆千里薊門煙。雙棲未有安巢借,孤往寧辭敝屣穿。龍塞邊聲縈旅夢,蠶業(yè)山色佇吟篇。瞿塘波浪巫峰霧,同護江陵上水船。峨眉卉圃添蘭芷,香云瀉入西川史。此后才名四十年,當時故國三千里。詞苑分藩事有無,明珠耀目從今始。綠楊城郭花千樹,傳烽不到梁州路。流寓難消敵愾心,傷時只合隨緣住。岷江錦水自分流,畫眉有恨空辜負。秋風劍外草離離,北定中原未可期??屠餃嫔w鬢發(fā),吟邊花草幻旌旗。多才自古多憂患,天道無情未足奇。芙蓉獨領(lǐng)秋江碧,詞場門戶紛停繹。璇璣心力見回文,壇坫鬢眉甘避席。偶然抒興倚新聲,行間底事愁堆積。憔悴容華意未慵,每緣詩酒寄情棕。國事蜩螗多難日,生涯創(chuàng)作最高峰。詞成倚馬銀箋檄,意在屠龍寶劍鋒。酒痕每共傷時淚,濕透羅衣又一重。清江明月幾回圓,江畔春聲響杜鵑。肉食不聞唐罪己,心喪誰問杞憂天?棖觸兵時傷別淚,唱酬吟社感懷篇。玉壘無家終是客,錦城雖樂不如還。多病況兼家國恨,年年明鏡渺釵鈿。狼煙九域何時了?滄溟霧散天終曉。飛將方呈謁廟書,儀曹已繕還京表。八年碧血國書存,三島素旌妖夢杳。哀哉萬骨為誰枯?蕞爾群魔空自擾! 祗惜天吳就縛時,江東子弟歸來少。先入關(guān)中約未寒,天池龍戰(zhàn)沸驚湍。享成盧塞收長白,安內(nèi)蕭墻用契丹。國勢難容秦立極,人心終向漢登壇。星幟扶搖烽火熄,黃河從此報安瀾。蘭堂師友相逢幾?一懷秋緒難為理。舊稿難期籠壁紗,新詞應許裁宮綺。玉樹秦淮曲已終,瓊林宋苑歌重起。負笈當年白下門,今來白下載桃李。群言宮殿忽荒墟,事起風雷禹甸初。酷吏深文瓜蔓后,故家喬木斧斤余。郎伯諍言違左衽,春秋明戒警前車。心驚夏日彤霄暗,眉鎖春山黛色沮。飛蓬霧髻三千丈,悄悄連朝帶淚梳。終雪沉冤任貶褒,衰年夫婿董帷勞。中朝文史權(quán)威重,上國耆英地望高。杏坫域中馳令譽,槐衙江左慕清曹。遂令如砥金陵路,高矗凌云魯?shù)铎?。離人正冀無離別,忽報天吳作怒濤。天胡夢夢春何遽?笙簧九部催鸞馭! 憂世重聞八詠樓,祈年空晉千言疏。碧月西沉夜寂寥,彩云北斷人歸去! 年華去去水悠悠,江北江南總是愁。蕭瑟湖山黃葉雨,凄清時節(jié)白蘋秋。人間自有名山業(yè),楚畹余香滿益州。易安一去無消息,后來閨秀空顏色??v使靈心格外深,還憑慧眼殷勤識。惟有炎黃吐鳳才,詩人才許真傾國! 祗今傾國更何人?誰領(lǐng)風騷數(shù)百春?清淺花溪愁里涉,迢遙珂里夢中親。簪花凈幾描新格,詠絮幽庭識夙因。最是篇章多雋語,于微波處見風神。涉江雙集今猶在,碧城簫管應難再!隋珠花月麗千秋,卞玉鹓鸞珍一代。身是瑤池女侍書,仙凡去住應無礙。一曲巴歈每自哀,無端幽恨襲人來。行歌漫補殘詩頁,太息空停濁酒杯。風雨凄迷安宿命,河山裝點仗清才。頻驚妙語生銀管,愿獻長歌晉玉杯。滄海潮音春夢醒,蓬萊山影世緣灰。天人愧借蕪毫瀆,霄漢難招繡纛回。一夜江城飛玉笛,落花如雨暗蘇臺。


陳廷佑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深州人,1954年出生,長期供職于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小樓聽雨》詩平臺評論委員。曾任中國國學中心籌建辦主任,中華書畫家雜志第一副總編,在巡視員職務上退休。先后出版《西抹東涂集》《詩文駢翼》兩部專著及長篇小說《龍脈》。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點擊回顧

小樓周刊(235):2021年第十七期

每周試玉(229)|嘉賓【雷?;?凌澤欣 張慶凱 陳引奭】

首屆【人間要好詩】詩詞有獎活動完美結(jié)束(朗誦視頻紀念版)

“人間要好詩”第二屆詩詞大賽結(jié)果公示

《小樓聽雨詩刊》辛丑新春大拜年

今日關(guān)注|第三屆【人間要好詩】大賽獲獎作品

【小樓聽雨詩刊】2021年(1-3)月目錄

書 訊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