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學應用工具中,奇門遁甲構建的是一個整合了天、地、人的立體模型。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是使用它的各個參數(shù)來進行分析判斷。 奇門遁甲常用的參數(shù)通常分為五大類。 第一大類為空間的參數(shù)空間參數(shù)包括八卦和九宮。九宮指的是九宮圖,其中落宮數(shù)字根據(jù)洛書而來,具體如下圖表示:
另外,在這張九宮圖中,除了中五宮之外的八個宮位,分別按照后天八卦所對應的方位來進行落宮。 這里有個問題需要注意,這張圖所看的方位和我們今天看地圖的方位是相反的。我們今天看一張圖來確定方位的時候,通常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觀察;而在古籍中,古人在做這張圖的方位采用的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如下圖所示
按照上面這張圖的空間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的位置處于西北方、巽的位置處于東南方,其它位置以此類推。 第二大類的參數(shù)為時間的參數(shù),這部分參數(shù)在奇門遁甲中用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符號來表述。十天干指的是: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其實原始十天干的名字很復雜,分別叫做: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十天干的名字為簡化后的名字。 十天干各自都有五行和其陰陽屬性,具體為: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在我國古代,天干主要用于歷法、術數(shù)、計算、命名等方面,天干的十個符號按其自身的含義除了與五行的五個符號進行匹配外還有其各自的陰陽屬性,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為陰性。 十二地支指的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這十二個地支同樣具有五行和陰陽屬性,具體在后面的內容中進行詳細介紹。 十二地支最早是用來記錄時間的,十二地支的產生跟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月亮圍繞地球旋轉相關聯(lián)。陽歷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為一年。陰歷是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為一個月,轉 12 圈就是一年,這是陰歷年。如果把這兩種歷法結合起來,就引申出了干支歷法。干支歷法最重要的就是地支的確定。 在古代,地支除了用于年的時間記錄,還用于月、日、時辰的時間記錄。在干支歷法中,天干與地支配合使用,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第三大類的參數(shù)稱之為外環(huán)境的參數(shù),這部分參數(shù)在奇門遁甲中用“九星”這個概念表示九星顧名思義共九個,在奇門遁甲中分別稱其為:天蓬星、天任星、天沖星、天輔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 九星的概念很重要,在奇門遁甲局中反映的是外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第四大類的參數(shù)稱之為人際關系的參數(shù),這部分參數(shù)在奇門遁甲中用“八門”這個概念表示八門顧名思義有八個,在奇門遁甲中分別稱其為: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 這八個門在奇門遁甲局中通常反映的是人際關系的問題,另外也代表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等。 最后一類的參數(shù)稱之為不可知的外力參數(shù),這部分參數(shù)在奇門遁甲中用“八神“這個概念表示八神顧名思義也是有八個,在奇門遁甲中分別稱其為:值符、騰蛇、太陰、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關于八神的概念,還有其它的說法,在此不做討論。 八神的概念在奇門遁甲局中通常代表的是不可知的外力,我們通常所說的“有如神助“就是這個意思。這種力量可能是幫助你的外力,也可能是打擊你的外力。 上述的五大類參數(shù)統(tǒng)計共有64個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囊括了天地人所有的關系,所以我們稱奇門遁甲是一個集合了“天地人“的數(shù)理模型和信息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