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繼夏季攻勢、秋季攻勢之后,東北野戰(zhàn)軍再次發(fā)動了聲勢更為浩大的冬季攻勢。 當時的東北行轅主任陳誠面對解放軍的攻勢,認為來犯解放軍既然全面進攻,其主力必然分散,值此時機,正好自己可以集中力量擊潰對方。 陳誠
1948年,國民黨集中5個軍15個師的兵力,分三路大軍,進攻沈陽、鐵嶺、新民三地。 其中,新五軍為左路軍,進攻沈陽方向。作為國民黨中央軍主力的新五軍,時任軍長陳林達意氣風發(fā)。他是怎么也沒有想到,在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部那邊看來,自己竟然是這幾個軍中,最弱的那一支。 因此,新五軍便成了解放軍眼中的軟柿子。 1月5日,新五軍在公主屯附近遇到了東北野戰(zhàn)軍六縱,雙方展開激戰(zhàn),雖然新五軍的武器裝備比較先進,但六縱依然頑強地阻擊拖住了新五軍的腳步。 不久,陳林達就感到不對勁了,怎么旁邊又多出來了那么多解放軍?就在六縱拖住新五軍的時候,二縱、三縱、七縱先后趕到,戰(zhàn)斗規(guī)模被壓縮在了,距離新民東北約三十公里的聞家臺附近,一塊不足十公里的狹窄區(qū)域。 東北野戰(zhàn)軍
被包圍了!陳林達反應過來之后,他迅速向東北行轅發(fā)電,希望陳誠能夠盡快救援,或者讓自己火速突圍后退。 然而,剛愎自用的陳誠卻依然認為,解放軍這些軍力,不足為懼,因此他嚴令陳林達,務必固守三天,吸引對方主力,以便自己實施反包圍。 陳誠不相信,解放軍能吃掉他一個主力軍。然而,恰恰也就是這個決定,最后斷送了新五軍的命運。 雖然得到命令的國民黨新一軍、新三軍、新六軍、七十一軍等精銳部隊火速趕往包圍解放軍,天上還有陳誠日夜派出的飛機投放彈藥、糧食。 然而,在解放軍猛烈攻擊之下,最終,一切還是太晚了。 當時,在得知敵方大規(guī)模逼近的消息之后,東北野戰(zhàn)軍內有人曾經提議,大雪過膝,攻擊困難,如今大敵逼近,應該暫時退兵,避敵鋒芒。然而,二縱五師師長鐘偉卻堅決地站出來請戰(zhàn),說他可以克服雪地進攻困難的難題,火速拿下聞家臺。 林彪問他有什么要求,鐘偉提出,這一戰(zhàn)要由自己指揮,同時給自己盡可能多的重炮。 指揮戰(zhàn)斗的林彪
在林彪的拍板決定之下,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部直屬炮兵縱隊一團、二團悉數(shù)撥給鐘偉調用。 聞家臺之戰(zhàn),隨后打響。 戰(zhàn)前,鐘偉提前讓人趁夜挖了一條直通敵方陣地附近的雪壕,用水一澆,風一吹全部凍上,硬邦邦地形成了堅固的冰壕。 第二天,總攻命令下達,數(shù)十門大炮齊轟敵軍陣地,敵方工事頓時被打得七零八落。鐘偉指揮的五師十三團借助冰壕快速滑行,迅速抵達前方敵軍陣地前沿。 剛從炮火中反應過來的敵軍,發(fā)現(xiàn)四處都是解放軍戰(zhàn)士,頓時倉皇崩潰,一批批的國民黨官兵舉手投降。 僅一小時內,五師便擊斃敵軍三千五百余人,俘虜五千多人。 因為解放軍進攻神速,新五軍軍長陳林達尚未來得及突圍逃走,便被堵在了包圍圈中。 陳林達
慌亂之際,陳林達喬裝打扮成伙夫模樣,混進了俘虜隊伍當中,企圖瞞天過海,躲過此劫。 然而,鐘偉看著敵方師長、副師長都被俘虜了,很快便判定新五軍軍長應該沒逃脫,就在這群俘虜當中,可如何盡快將其揪出來呢? 鐘偉最終想到一個法子,他下令,所有俘虜,快速跑步回到指定地點,因為指定地點較遠,這群俘虜們最后跑得氣喘吁吁,特別像陳林達這種平日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國民黨高官,更是被遠遠落在后頭。 隨后,解放軍將落在后面的幾個人集中起來辨認,自此,陳林達便再也掩蓋不住自己真實的身份了。 新五軍兩萬余人全軍覆沒,軍長陳林達被俘的消息傳出之后,已經趕到附近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驚慌撤退,東北野戰(zhàn)軍挾勝利余威繼續(xù)擴大勝利成果,戰(zhàn)爭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鐘偉
當年,鐘偉正是憑借此戰(zhàn)由師長直接提升為東北野戰(zhàn)軍十二縱隊司令員,從而也開創(chuàng)了解放軍史上的一個提拔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