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 乾下兌上 《序卦傳》說:“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夬訓(xùn)決?!墩f文》:“決,行流也?!倍巫⒏淖鳌跋铝鳌彼髑靶?對于任何阻礙有必去之之勢。在夬卦里,決是決去的意思,講陽如何決去陰,君子如何決去小人。 從卦來看,乾下兌上這一卦之所以名曰夬,是因為五個陽爻在下,一個陰爻在上,諸陽繼續(xù)長進,就要把一個陰爻決去了,這正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將盡的時候。為什么夬卦次于益卦之后,是因為益之極必決而后止,所以益之后次夬。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夬之為卦下五剛而上一柔,在十二辟卦中是三月之卦。卦辭在講陽怎樣決陰,君子怎樣決小人的問題上,著重強調(diào)警戒危懼,謹慎行事。“揚于王庭”一句是主要的。它說明在夬的時候,五陽去一陰,似乎并不難,但是實際上很不簡單,小人(指上爻)正在君側(cè)用事,要把它決去是不容易的。必須認真對待。 首先把小人的罪惡“揚于王庭”,使小人無地自容,使君上和眾人認識它的真面目。縱然如此,君子仍不可掉以輕心,還要“孚號有厲”,即以至誠之心號召眾人而又心存危懼。 那么是否對小人訴諸武力呢?不,不可訴諸武力,要“告自邑,不利即戎”。告,告誡。自,從。即,從。從自己所居的邑開始,由近及遠,去告誡人們警惕小人,但不可從戎尚武,從戎尚武是不利的。“不利即戎”,卻要“利有攸往”,有所作為,有所前進,抓住五陽逼一陰的時機,決去小人。君子不采取主動行動,小人是不會自行決去的。 《彖》曰:,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解釋卦名的含義。夬的意義是決,夬就是決。卦中五陽在下,一陰在上,陽長陰衰,有剛決柔之象,所以卦名曰夬?!敖《f,決而和”,是兩句贊語?!跺鑲鳌吩诮忉屚曦悦笥旨由蟽删滟澱Z,一般是為了給下文解釋卦辭做準(zhǔn)備的。這贊語往往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敖《f,決而和”,以上下二體講卦才。下體是乾,乾是健,上體是兌,兌是說。健而能說,亦即決而能和。決而能和,是夬的最佳狀態(tài)。剛即要決柔,君子既要決小人,又要方法得當(dāng),不至于因為做法有所失誤而把事情搞糟。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自此以下解釋卦辭?!皳P于王庭”,把小人的罪過宣揚于王朝大庭。小人的罪過是什么呢?小人的罪過是“柔乘五剛”。小人居君子之上,乘勢欺凌君子?!版谔栍袇枴?君子心存危厲,唯其心存危厲,君子之道方可光大。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君子決去小人,應(yīng)采取“告自邑”的和緩手段,不宜從戎尚武。如果君子專用威猛,以尚武取勝,便是決而不和,便是其道窮矣。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復(fù)卦卦辭說“利有攸往”,《彖傳》釋為“剛長也”。夬卦卦辭也說“利有攸往”,《彖傳》則釋為“剛長乃終也”。剛自復(fù)卦開始長,至夬卦時,剛長至五,陰只剩一了。陽再前進一步?jīng)Q去一陰,卦就變?yōu)榧冴柖鵀榍恕W優(yōu)榧兦?剛長的全部過程乃“終”,才算完成。復(fù)卦“有利攸往”,猶如平地始起一簣,孔子喜其進,所以說“剛長”。夬卦“利有攸往”,猶如土累九仞,尚虧一簣,孔子恐其止,所以說“剛長乃終也”。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需卦講“云上于天”,云上于天為需,澤尚有待。今卦講“澤上于天”,澤上于天,一旦決注便成雨,雨施而滋潤天下。君子觀此象,要以之施祿,不要以之居德。居德與施祿,意義相反。居是吝而不施,積而不散。德在此處有恩澤、恩惠的意思。君子最忌“居德”不施?!笆┑摷跋隆?把恩澤、好處散施給下民,是最為可取的。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凡爻辭言趾的,多在初爻。夬卦與大壯有相似之處,夬五陽一陰,大壯四陽二陰,只差一畫。大壯初九曰“壯于趾,征兇”,夬卦初九曰“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兩卦取象一致,爻義基本相同。都是說初九以陽剛居乾體,本屬在上之物,而今身居卑下,不免使任壯往之氣,壯于趾或壯于前趾,銳意前進而上除君側(cè)之小人,其實力量相去懸殊,必敗無疑。 夬卦初九多一個“前”字,前進的意思更加重一些。“前”字在此作動詞用,“前趾”意謂將腳趾向前邁,也就是前進?!皦延谇爸骸奔磯延谇斑M?!皦延谥骸焙汀皦延谇爸骸?都是躁動的表現(xiàn)。說“往不勝,為咎”,強調(diào)“不勝”,強調(diào)“為”,意在指出初九之?dāng)嵎菚r勢造成完全是咎由自取。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不勝而往”,講的是一種心態(tài)。夬卦告誡人們,在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要保持著一種危懼感,即便有勝利的把握,也切切不可掉以輕心,更何況“不勝而往”!咎自何來?咎是自己做成的。夬之時,勝心不可有,知其不可勝而妄想取勝之心尤不可有。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九二在夬卦六爻中是最好的一爻。九二爻辭完全體現(xiàn)了卦辭“孚號有厲”,“不利即戎”那種強調(diào)君子決小人應(yīng)時刻不忘危懼警戒的精神?!疤杼枴?心懷警惕而外孚號同志,戒備嚴密,處無事若有事,雖有小人陰謀,必?zé)o所伺隙?!澳褂腥?勿恤”。莫,暮。小人乘夜晚舉兵來襲,亦不足憂慮。此處有事若無事。君子欲決小人,必戒備小人,有了戒備方可無患。因為能惕,所以勿恤,因為能處無事若有事,所以處有事時若無事。猶如征戰(zhàn),平素?zé)o事卻終日欽欽如臨大敵,及臨陣則志氣安閑,仿佛不欲戰(zhàn)。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有戎勿恤”不是故意表現(xiàn)遇事不慌,安閑自在,是說明它臨事不憂,居中制勝,胸中自有它的道在。從爻象看,九二以剛居柔,剛而不過,有似老成,與初九以剛居剛,少年喜事好勝者不同。但是九四也是以剛居柔,何以九四不如九二?關(guān)鍵在于九二居乾體之中,得中道?!兑住焚F中,九二雖不正,但因為得中,位不正,義也正了。九二與大壯九二情況略同,故都稱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