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幾位朋友問過,腐乳是否能吃,是否有害健康,是否可以用來替代鹽。這個問題我在2011年曾經(jīng)寫過文章,但現(xiàn)在不太容易找到了,重新給大家回答一次。 腐乳的原始材料,就是人們常吃的黃豆。在制作腐乳之前,先要制作豆腐。 傳統(tǒng)上說,做豆腐的流程是泡豆,打漿,點鹵,然后除去一部分豆清(漿水),就成了白色的豆腐。豆腐再切成小塊,就是制作腐乳的坯料了。 接種毛霉之類的菌種,豆腐表面就長出一層毛茸茸的霉菌菌絲。喜歡的人會覺得毛茸茸的狀態(tài)很可愛,脆弱的可能會覺得很恐怖。其實不必害怕,這些菌都是專門篩選過的“善良”菌,不產(chǎn)生毒素,也不會致病。(CCTV-4有個美食節(jié)目講到安徽某地的豆制品,其中有做霉豆腐的過程,把這種毛茸茸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得很美...) 然后,再加較多的鹽,把菌“腌”到難以生存的程度,再加入含有香辛料、糖、辣椒、紅曲、醪糟、酒之類各種配料制成的調(diào)味汁,裝瓶悶起來,后熟幾個月,就變成了市場上的腐乳產(chǎn)品。 因為配料不一樣,工藝細節(jié)不同,出來的產(chǎn)品也各種各樣。 聽到這里,朋友們肯定首先有一種感受:原來吃腐乳就是在吃豆腐,而且是霉菌先吃過的豆腐… 是這樣的。豆腐里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什么損失,反而是有所增加的。比如說,妨礙消化的蛋白酶抑制劑和凝集素被微生物清除掉了,蛋白質(zhì)被“切碎”了,變成了更容易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味道也更鮮美了。這些肽當中,還包括一些有利于控制血壓的活性肽,因為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它們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ACE)I的活性。 經(jīng)過微生物的加工,豆腐里原有的鈣、鎂、鐵等礦物質(zhì)不僅沒有減少,生物利用率還會上升,因為大豆當中原來含有很多植酸,它是非常妨礙礦物質(zhì)吸收的,但發(fā)酵的時候,霉菌已經(jīng)把它“干掉”了。從維生素角度來說,霉菌發(fā)酵會產(chǎn)生相當多的B族維生素,彌補了豆腐維生素含量低(很多B族維生素在點鹵后擠水的時候流失了)這個缺點。 或許又會有朋友問了,我吃豆腐是為了得到大豆異黃酮,這種保健成分在發(fā)酵中會不會被霉菌消滅掉?答案正好相反。霉菌不僅沒有把它消滅,反而讓它變得效用更強了。因為原來大豆中的異黃酮是和糖結合的糖苷形式,生物利用率低一些;發(fā)酵之后呢,變成游離形式,更便于在人體中發(fā)揮作用。 至于大豆中那些會讓人脹肚子的低聚糖,在腐乳中含量已經(jīng)很低了。因為擠水的時候就流失了很多低聚糖,發(fā)酵中含量進一步下降,因為有些微生物能分解它。 另外,腐乳也不像加工肉制品和腌菜那樣有亞硝酸鹽問題。首先,制作豆腐和腐乳的時候,不像做香腸火腿那樣需要加入亞硝酸鹽。其次,大豆中硝酸鹽含量本來就很低,擠水之后就更少了,而長達幾個月的發(fā)酵,也不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亞硝酸鹽。 看到這里,結論已經(jīng)很清楚啦。把腐乳和鹽和腌菜相提并論,實在太委屈它了。鹽里面沒有蛋白質(zhì)和多肽,沒有氨基酸,沒有鈣和鎂,沒有維生素,更沒有大豆異黃酮那樣的保健成分;而腌菜沒有腐乳安全,B族維生素、鈣、鎂和氨基酸的含量也遠遠低于腐乳。 但是,腐乳的確有個缺點,就是它必須放不少的鹽才能幫助防腐。腐乳產(chǎn)品中的含鹽量因品種而有所差異,多數(shù)產(chǎn)品的平均含鈉量能達到2-3%,相當于含鹽5-7.5%。雖然腐乳塊本身的咸度低于腐乳汁,但一大塊重量在20克左右,小塊也有10克左右,攝入的總鹽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按5%含鹽量計算的話,20克醬豆腐相當于1克鹽。 所以說,要想享受腐乳的營養(yǎng)價值和健康好處,就要用它來替代三餐中的鹽,而不能在吃同樣多鹽的同時再來兩塊腐乳。用腐乳替代一部分鹽,可以增加營養(yǎng)素的供應,包括增加了一點鈣、鎂元素,增加了有利于控制血壓的肽,同時又不會增加總的鈉量。 利用方案一:早上用半塊腐乳替代咸菜,配合粥、饅頭、雞蛋、堅果、豆?jié){等淡味食品。不再用其他咸味食物來佐餐,也不在主食中放鹽。比如說,已經(jīng)吃了一碗咸味的湯面,就不要再吃腐乳了。這樣只有0.5克鹽入賬,仍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 利用方案二:用腐乳來做菜。 比如在炒空心菜的時候加點腐乳; 比如在燉肉、燉雞的時候一腐乳或腐乳汁替代鹽、醬油; 比如在做面食的時候用腐乳替代鹽,等等。 不過,用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用量要嚴格控制,否則也容易讓一鍋菜中的鈉過量。 總之,腐乳既不像有些朋友想象的那樣很不健康,沒有某些專家所說“一塊醬豆腐相當于12克鹽”那么恐怖的含鹽量,但也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可以隨意用來替代鹽使用,沒有食鈉過量之憂慮。 物無美惡,過則成災。用好了就是營養(yǎng)型調(diào)味品,用不好就是高鈉膳食的幫兇......#健康2021##學問分享官#@頭條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