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av Klimt,Apple Tree 在中國,像黃國平博士這樣苦孩子出身的博士,有很多。這樣的苦孩子,除了義務(wù)教育的那一點資源,其他什么也沒有,甚至還有各種各種的羈絆。他們一路殺出來,除了必要的一點天賦外,最主要的就是堅定的信念,必須靠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你知道自己只有一條路了,就不會猶豫、害怕、退縮。 當(dāng)然,說一個人“不會猶豫、害怕、退縮”,并不精確。任何一個人,都會“猶豫、害怕、退縮”,甚至一天出現(xiàn)多次,多得像一棵樹葉子一天被風(fēng)吹動的次數(shù)。只是堅定的人很快復(fù)歸信念,繼續(xù)做事。不堅定的人,從此就不做事了。在一切能力中,定力是最重要的,在學(xué)校,沒有任何考試考你的定力,而任何好成績后面都有定力。定力就像樹的根,扎得越深,抓得越緊,才無懼風(fēng)狂雨驟。 人生要活得好一點,做成一件像樣的事,需要的天賦,并不多,平均智商即可,也不需要你搶跑,也不必跑得多快。成長條件比黃國平差的孩子,極少數(shù)了。也就是說,在教育上,在自我成長上,人可以不必有任何焦慮,你具備的條件足夠了。你需要的是自己的定力。你需要像黃國平一樣,隨時能回到信念上來。 今天是第169期“下周很重要”,寫下一周的計劃,有時能完成,有時只能完成一部分,但無論完成多少,定力都是在增加的,根都在長,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