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味 生 活 翰 典 藝 術(shù)」 硯臺丨簡牘丨書法丨墨丨拓片丨沉香丨茶丨收藏 序 遠(yuǎn)古的部落祭司,結(jié)繩記事,在族群中記錄、分享信息,進(jìn)而掌握部落的話語權(quán)。傳說中,黃帝的史官倉頡,通過觀察鳥獸的行跡造字,百鬼驚懼而夜哭??梢?,文字從一開始,就具有神秘而強(qiáng)大的力量。 秦漢時代,吞滅六國、雄強(qiáng)無敵的始皇帝,巡視天下至東海,刻石瑯琊,記敘自己的文治武功,意圖流芳千秋萬世。漢武帝時期的名將霍去病,縱橫漠北掃蕩匈奴,勒石燕然,稱頌漢家天威。文字,也是記錄和宣示功業(yè)的載體。 從有文字始,因為書寫的需要,筆墨紙硯就成為和文字相伴相生的最佳道具。而硯臺,以其厚重耐久的品性,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文房首器。在中華歷史的長河里,有文字記錄的地方,必有硯臺;有硯臺的地方,必有文人參與和文化的流播。 基于勒石刻銘、記載事功的傳統(tǒng),歷代文人在日相親伴的硯臺上,往往留下各種形式的銘文,有的贊美硯臺的品質(zhì),有的進(jìn)行哲學(xué)的思辨,也有的記錄親朋之間的情誼,不一而論。作銘者代入自己的情感,在硯臺和人之間建立某種深度的聯(lián)想,寄希望其傳之后世,留名人間。 目前所見最早的銘文硯臺,見于河南博物院藏漢代鏤雕六龍三足蓋硯。其硯周邊勒刻“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遷刺史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壽如金石壽考為期永典啟為研直二千”42字銘文,這是一方罕見的孤品。漢至唐宋一千余年間,類似年號、記事、祝禱內(nèi)容齊全的銘文硯臺,極其少見,具有極高的文史價值。 近世以來,遍觀公私硯藏,漢唐宋的銘文,多見吉語、年號、物主或制作者姓名,刻畫也較為草率隨意,這一階段可稱之為硯臺銘文的草創(chuàng)階段。迨至北宋末南宋初,由于兩宋文人治國,文人的社會地位超邁前代,而物產(chǎn)的豐富開采和制造工藝的日臻完善,催生了更多精美的硯臺,同樣也出現(xiàn)了更加豐富的硯臺銘文。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硯臺銘文的自由生長階段。而明清以降,由于程朱理學(xué)的發(fā)展,以物喻人的義理深入人心;又因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鉗制,硯臺成為文人抒發(fā)心中塊壘的最佳載體。名家輩出,制作精良,篆刻考究,這是硯臺銘文大興的時代。 斗室之內(nèi),書案之上,但留三寸地,寫我心中言。硯臺銘文,高度濃縮了歷代文人的所思所想、交誼情感,可以證史,可以穿越時空,感動今天的有心人。所謂與古人之心相通,發(fā)思古之幽情,莫過如此。這也是硯臺收藏的一大樂趣,也是銘文硯臺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北京翰典藝術(shù)館周同祥先生,于金石門類之中,獨好收藏硯臺。二十年來,唐宋明清,多有采集;東西南北,廣交朋輩。今借網(wǎng)絡(luò),籌備“文以載道——古代銘文硯臺聯(lián)展”,邀請吉林劉奉文、鄭州焦書暉、杭州方肖鳴、徐州郝沛然、杭州潘暢華、三門峽王躍澤、深圳閻焰、肇慶黃廣康、廣州顏志科、蘇州蔡春生諸位高手藏家,每人精選五方,一起呈現(xiàn)多年來秘藏之歷代銘文硯臺。上起漢魏六朝,中承唐宋,下至明清;真草行隸,六體皆備;喜怒哀樂,躍然于硯,為近年來很高水準(zhǔn)的一次古代銘文硯臺收藏匯總。既可為公私硯臺收藏之正路,大張其目;也可為后來之有志者,樹一標(biāo)桿。 是為序。 辛丑清明后十日江湖海寫于羊城 參展藏家(共11人) (按年齡排序) ▼ 劉奉文 焦書暉 方肖鳴 周同祥 郝沛然 潘暢華 王躍澤 閻焰 黃廣康 顏志科 蔡春生 劉 奉 文 / ▍劉奉文 ▲ 劉奉文藏 · 清 丁敬制硯 ▲ 劉奉文藏 · 清 吳大澂藏硯 ▲ 劉奉文藏 · 清 楊紹和銘淄石硯 ▲ 劉奉文藏 · 清 劉大觀銘盤古石硯 ▲ 劉奉文藏 · 周TAO藏端 焦 書 暉 / ▍焦書暉 河南洛陽人,1986畢業(yè)于蘇州大學(xué)藝術(shù)系?,F(xiàn)任河南省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常務(wù)副總經(jīng)理,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tuán)高級編輯,河南省民間博物館協(xié)會監(jiān)事會主席,河南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水彩畫藝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河南省中國畫學(xué)會副會長。中國當(dāng)代古硯收藏家。 ▲ 焦書暉藏 · 唐 李儼款箕形澄泥硯 ▲ 焦書暉藏 · 唐 萬歲款鄴磚硯 ▲ 焦書暉藏 · 隋朝 大業(yè)三年款青石硯 ▲ 焦書暉藏 · 宋 皇祐四年款抄手石硯 ▲ 焦書暉藏 · 宋人制大魏興和二年款磚硯 方 肖 鳴 / ▍方肖鳴 2013年10月31日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舉辦個人藏硯展《百硯千姿》,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14年在溫州博物館舉辦個人硯展,2015年在東陽木雕博物館舉辦個人硯展。 ▲ 方肖鳴藏 · 漢 宜官銘板硯 ▲ 方肖鳴藏 · 漢 大吉祥銘三熊足石硯 ▲ 方肖鳴藏 · 唐 李顥銘澄泥硯 ▲ 方肖鳴藏 · 唐 知柔銘端石硯 ▲ 方肖鳴藏 · 宋 董氏書堂歙石硯 周 同 祥 / ▍周同祥 ▲ 周同祥藏 · 北魏 青州龍興寺比丘道維寫經(jīng)硯 ▲ 周同祥藏 · 宋 王公墓志銘鳳咮石硯 ▲ 周同祥藏 · 明 云仲銘?村石硯 ▲ 周同祥藏 · 清 康熙御銘松花江石硯 ▲ 周同祥藏 · 清 芥舟銘端石硯 郝 沛 然 / ▍郝沛然 號樂石齋,彭城人,喜篆刻,現(xiàn)為中國鐵路文聯(lián)書法分會會員,盛世收藏文房清玩版版主,收藏文房清玩20余年。 ▲ 郝沛然藏 · 清 十區(qū)嚴(yán)隧銘端硯 ▲ 郝沛然藏 · 清 笠塘銘端硯 ▲ 郝沛然藏 · 清 有正味齋銘端硯 ▲ 郝沛然藏 · 清 石齋銘端硯 ▲ 郝沛然藏 · 清 張興仁銘端硯 潘 暢 華 / ▍潘暢華 ▲ 潘暢華藏 · 清 季眉贈古璞銘端石硯 ▲ 潘暢華藏 · 清 芃芃室主人及小由銘端硯 ▲ 潘暢華藏 · 清 屈大鈞銘云腴端硯 ▲ 潘暢華藏 · 清 梁于渭銘羅紋硯 ▲ 潘暢華藏 · 清 一齋草書銘隨形端硯 王 躍 澤 / ▍王躍澤 ▲ 王躍澤藏 · 唐 大中八年銘澄泥榻式硯 ▲ 王躍澤藏 · 唐 會昌五年銘澄泥鳳池暖硯 ▲ 王躍澤藏 · 后周 顯德六年銘澄泥硯 ▲ 王躍澤藏 · 北宋 元豐五年銘澄泥風(fēng)字硯 ▲ 王躍澤藏 · 宋 紹興十六年銘澄泥硯 閻 焰 / ▍閻焰 望野博物館館長。 ▲ 閻焰藏 · 唐 咸通二年銘 灰陶硯 ▲ 閻焰藏 · 北宋 宣和六年二月銘 黑釉暖硯 ▲ 閻焰藏 · 宋 西京銘抄手硯 ▲ 閻焰藏 · 明 沈度銘 “御書樓 仲鉻”款 靈芝硯 ▲ 閻焰藏 · 明 崇禎庚午銘 紫砂硯 黃 廣 康 / ▍黃廣康 ▲ 黃廣康藏 · 元 南海鄺元易銘斧形石硯 ▲ 黃廣康藏 · 清 丁煌銘端石硯 ▲ 黃廣康藏 · 清 涂宗瀛銘端石硯 ▲ 黃廣康藏 · 清 斌良銘端石竹節(jié)硯 ▲ 黃廣康藏 · 清 金焻銘端石隨形硯 顏 志 科 / ▍顏志科 春 生 / ▍蔡春生 ▲ 蔡春生藏 · 宋至明初 圓月形建州石硯 明代嘉靖時期銘刻 ▲ 蔡春生藏 · 清 士奇銘篆字端硯 ▲ 蔡春生藏 · 明 莫是龍銘 圭式端硯硯板(殘) ▲ 蔡春生藏 · 清 泳字款端硯 ▲ 蔡春生藏 · 清 葑溪老人銘 ?村硯 翰典藝術(shù)館地址 北京市太陽宮金星園九號樓翰典藝術(shù)館 地鐵十號線三元橋機(jī)場線B出口 聯(lián)繫電話:1501151957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