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瀉心湯 【原文】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作者】張仲景 【出自】《金匱》 【經(jīng)典回顧】 1、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組成】 黃連 黃芩 大黃 【功效】 瀉火消痞 【時機(jī)】 1、實(shí)熱證 【方解】 1、解全身毒,黃連解心血毒,黃芩解三焦熱,黃柏入腎解喉熱。 【應(yīng)用】 1、心胃火熾,迫血妄行,以致吐衄,便秘,或三焦積熱,目赤口瘡或外科癰腫屬于熱毒熾盛者。 【現(xiàn)代劑量】 大黃10克,黃連5克,黃芩5克 【說明】 1、消痞是指胃里不舒服,心火旺、胃火旺,導(dǎo)致不正常出血,是熱造成的出血,包括吐血、尿血、流鼻血。 2、在《解析方劑學(xué)》中,三黃瀉心湯用在治療便秘、口腔發(fā)炎、 牙痛、眼睛紅-眼底出血、眼睛充血、失眠、中風(fēng)、眩暈、出血。中風(fēng)就是血管破裂,血液離開脈管,跑到組織造成的,這是就要阻止二次中風(fēng),就可以使用三黃瀉心湯。 3、特殊案例:患者每年秋季就會吐血,西醫(yī)用抗生素效果不好,找中醫(yī)開三黃瀉心湯,吐血止住,然后告知血管很容易再次破裂出血,每天喝杏仁茶,次年秋季再沒有出血,三黃瀉心湯不要用太多、太久,血停下來就好。 4、三黃瀉心湯都是寒涼的藥,都是寒瀉藥、收降藥,全部往下走,藥簡力專。 5、陳整體方性非常純粹,純寒、純?yōu)a、純降、純收、純燥。三味藥完全一致。 【應(yīng)用集錦】 1、手腳非常熱無法安睡; 2、三黃瀉心湯用來止血,鼻子、眼睛、牙齒出血,用粉,冷水沖服,熱水無效; 3、亦治霍亂。 4、心氣飄搖不定,常覺通通跳而不平靜,或驚悸憂慮,甚則發(fā)狂,謂之心氣不定。不定者,搖動不穩(wěn)定之謂,三黃瀉心湯。 5、吐血之止血: 【比較集錦】 1、顏面潮紅 (1)實(shí)證:全部潮紅,如酒醉的有熱狀態(tài),如腦充血可見。表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里證用黃連主劑(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 (2)虛證: A、頰部潮紅微透,虛火上炎,麥門冬、五味子類(麥門冬湯、生脈散)。 B、厥陰之上熱下寒、手足厥冷而顏面上火,戴陽,也是虛證,附子劑(四逆湯) C、瘀血:營養(yǎng)良好之女子,毛細(xì)血管如網(wǎng)眼,去瘀血劑(桃核承氣湯) 2、(1)三黃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 (2)附子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3、(1)三黃瀉心湯: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3-->1,頓服之。 應(yīng)用:氣血有熱,故有吐血、衄血等證?;蛴邢卵阊茸C,或有狂亂證,此皆由心氣不定所致?;蜓?dú)馍蠜_而眼目紅赤生翳,或頭項(xiàng)腫熱,口舌熱,瘡疔癰癤熱痛,氣凌,積聚之心悸驚煩,產(chǎn)后血崩,便秘,脈數(shù),心下痞硬,沖逆,面赤等?;蛐旱ざ荆磺蟹e熱,血熱,血?dú)馍蠜_而心煩悸,天行下痢膿血等,總之,以心下痞,心中煩悸不定為依據(jù) (2)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右二味,以麻沸湯漬之。 4、三黃瀉心湯治沖逆病,眼目、口舌等疾。不可與桂枝湯治沖逆之證混同。三黃瀉心湯治血?dú)馍蠜_,心中有熱。而桂枝湯治表虛氣逆上沖,故三黃瀉心湯證兼有脈數(shù),便秘等證。而桂枝湯則專和肌表營衛(wèi)。 5、便下純膿血,痞硬不甚者,用三黃瀉心湯;少腹急結(jié)者,用桃核承氣湯;心下痞,腹部拘急而痛者,用黃芩湯;或熱利下重,渴欲飲水者,用白頭翁湯。 6、血病辨證及方治表
7、血證附方表
8、狐惑病證方治表
9、附千金狐病證方治表
【名家論述】 1、三黃瀉心湯《金匱筆記》(倪海廈) 前面的柏葉湯是治療因胃的虛寒而引起吐血,如果是胃的實(shí)熱癥就不可以用了。這里所謂的『心氣不足』是代表心陽不守,而陽不守的時候陰血就會離經(jīng)逆行,結(jié)果像女子月經(jīng)就會因此逆流,于是就出鼻血?;蚴怯龅礁斡不⒏伟┑雀渭谊帉?shí)之證,結(jié)果肝臟因?yàn)殛帉?shí)而不收納血后,大量的血會因此進(jìn)入心臟,當(dāng)心臟無法承受這大量的血時,胸腔里的靜脈血管就會破裂,于是就發(fā)生吐血,此時仲師就使用三黃瀉心湯:黃連、黃芩等量用,這兩倆藥因苦味可以入心,所以能夠夠補(bǔ)心氣之不足,大黃把已經(jīng)淤在里面的淤血清出來,所以這個三黃瀉心湯,專門是針對、心氣不足時服用的?,F(xiàn)代因?yàn)楣ど虡I(yè)時代大家都很繁忙,結(jié)果時常有時三餐不按時吃,這種人一般都是得到胃家虛寒之癥,遇到這種病人,經(jīng)方家多使用黃土湯。 三黃瀉心湯在治療這類流鼻血或是吐血時,不要給病人喝煮熟的湯劑,要生用藥材直接熱泡水用。用熱開水把它當(dāng)茶泡,就是取它的氣,不要取它的味。病人不下面出血,而是鼻子或是口腔上出血,所以我們?nèi)∷幍臍猓亲屗帤馔献?。一般流鼻血我們可以甲針灸,針天府、俠白等穴位,天府俠白穴你針扎下去后病人還在流血,就是你沒扎到穴位,否則是不會再流血的。中醫(yī)學(xué)是站在外面看里面是什么的一種學(xué)問,如果今天扎完針,病人鼻血不流了,但是如果你看到病人眼白中還帶有暈黃色,我們就知道還有問題在里面,病根尚未去除,中醫(yī)是不管病家得到鼻咽癌或者是什么其他癌癥,只要癥狀一樣,治法就不變。所以有暈黃就代表還會再流血,我們要想辦法把這暈黃去掉,所以像我們在治療鼻咽癌之類的時候,大部分開出來的方子都是入肝、入心的,讓肝火、心火下降。所謂火就是炎,炎下降可以讓鼻咽癌部位的癌細(xì)胞沒有得到營養(yǎng),結(jié)果癌細(xì)胞就干燥掉了、就死掉了,臨床上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