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我媽說,你二舅家的那條狗死了,最通人性的那條。 我一驚,咋死的? 我媽說,平時舍不得喂,老吃剩下的豬食,過年給了點人的剩飯,受不了油水,就死了。 我決定給這條老狗寫個傳記。 1 狗其實不算老,有個八九歲。 用鐵鏈拴著,拴鐵鏈是給狗壯膽的。 有外人進來院子,狗會咧出尖牙沖著來人猛叫,似乎要不是鐵鏈,他就能沖上去把人咬個稀巴碎。 但真要把鐵鏈解開,狗就馬上躲回窩里去了。所以村里人說“狗仗鐵繩(四聲)”。 鐵鏈也是給人看的。 人們看見鐵鏈,就覺得安全。即使狗叫的再兇,他們也敢從狗面前走過去,還鄙夷的對狗喊: “你想咋!把你能的!” 但要是看見狗沒拴著,就只敢躲在院門外喊主人,不敢進門了。 所以人和狗之間的關(guān)系,鐵鏈很重要。鐵鏈給了狗勇氣,也給了人膽量。 沒有鐵鏈,雙方都慫了。 2 院子里的豬不用拴。 豬每天想著吃豬食,跟在人屁股后面吃屎,找片泥潭打滾。 別的事豬不管。 人對豬很寬容,從來不要求他,冬天再冷也要抹黑爬起來喂豬。 我懷疑豬才是這個院子里的主人,人惦記豬的吃食,比惦記自己的吃食都上心。又剁,又煮,又搭配。 狗是豬的仆人,每次豬吃食時,院子里的雞總想去搶一口,狗就在旁邊幫豬趕雞,讓豬安心的吃。 狗這么有責任心?不是。 狗是想吃豬剩下的那一口,但狗不和豬搶,豬吃完走開了,狗才去吃。 所以人不專門給狗做飯。 不給狗吃也那么忠誠看家護院,為啥還要多給吃點? 3 狗用鐵鏈拴,院子里的騾子用麻繩拴。 騾子有自己的事,它的騾生也不是為人活的,拴它,它也不掙,不拴,騾子也不跑。 但不知道什么時候,騾子就會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慢悠悠的出了門。 絕對不是逃跑。 騾子沒有方向,無跡可尋,人是追不回來的。它溜達夠了,自己會回家。 有一次,二舅說騾子丟了三天了。 第三天夜里,人和豬和狗都睡了,連雞也蓄眼了,卻聽到院子的鐵門嘩啦嘩啦的響。 騾子就像出去參加完酒席的男人,回來后直接回自己的棚,不看人一眼,啥也不解釋,啥也不交代。 人高興壞了,趕緊給抓把黑豆,讓騾子補補身體,怕把他累的不精神,沒力氣。 狗也因為人的高興,直搖尾巴,圍著人和騾子轉(zhuǎn)圈。 豬睡的呼呼,好像和它沒關(guān)系; 雞噪噪一會,估計覺得這騾子事兒真多; 也許只有貓,那天夜里在某個房檐上,兩眼綠光瑩瑩看著騾子,嘆了一口氣,為騾子惋惜。 4 貓有貓道,這足以彰顯它在院子里的地位。 二舅家的土房子,門檻挺高,門闌挺低,我小時候老絆倒,長大后老碰頭。 二舅也沒說為我改個門。 但他就給貓,在灶臺旁邊的窗戶邊,開了個貓道。 貓道上掛著一塊白白凈凈的羊皮,一做好貓就走了兩趟。 我也想用貓道,發(fā)現(xiàn)只能出去一只胳膊,讓二舅給我做個娟道,他根本不理我。 由此我斷定,貓是神仙,所以二舅才把它和灶王爺爺放在一起。 在這家里,貓的待遇最好,有新鮮的肉都給貓割一塊。 人不拴貓,每天聽從貓的命令。 貓想喝水,人給倒水;貓想進倉房,人給開門; 冬天的夜里,貓從外面回來,帶著一身寒氣和雪水,想進被窩,人也給貓撩開被子。 貓想走就走,想來就來。 人不找貓,是覺得自己沒資格。 貓怎么可能讓人找到,除非貓自己愿意出現(xiàn)。 貓來了,人還得觀察它想睡?還是想吃? 貓想睡炕頭的時候,人也得挪挪屁股。 貓根本不把院子里的任何生靈放在眼里。 有時候故意逗逗狗,狗就很認真的和它打架,這時候,人總是呵斥狗,從來不管貓。 打的興頭上,貓總是突然就沒興趣,丟下狗就自己走了,弄得狗對著空氣吼叫半天,順著鐵鏈窩在原地了。 我覺得貓看不起狗,她可能更欣賞豬。 5 這個院子里,每個生靈都有他們自己的事,誰也不鳥誰。 貓像個神仙,縹緲無蹤,自在不羈,它從不鳥人,卻最受人喜愛。 騾子很沉默,他幫人干農(nóng)活總是心不在焉的,好像在惦記著什么事,那三天他在外面到底去拜訪了誰,誰也不知道。 豬絕對有自己的一套哲學。 一年到頭,人起早貪黑,大部分時間都在伺候他,但他并沒有和人溝通的欲望。 每次睡著都流著口水,哼哼唧唧,估計夢里變成了老莊。 只有狗不一樣。 狗的眼里只有人,每天只想著和人交流,而且愿意一直圍著人轉(zhuǎn)。 所以人對狗管的最多,讓狗擔起這個院子最大的責任。 丟東西怪狗,豬瘦了怪狗,和貓打架怪狗,就連夜里睡不好也怪狗。 狗對外人兇狠,所以必須用鐵鏈隨時拴著。 狗不下地,不用吃黑豆;不殺肉,不用照顧飲食;不耍脾氣,可以隨便對待。 所以村里的狗,個個骨瘦如柴,雙眼如昏,刺毛打蛋。 好不容易過年,人吃剩點肉湯,喂了狗,狗還死了。 這是它作為肉食動物,吃的唯一一次該吃的食物,還成了它的送命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