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不負時光。每當?shù)酵饷孀咦?,總會有一些新的收獲。封面圖片來自張再漾老師,其他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表示感謝。 春天一到,我就念叨著要去采桑子,連裝桑子的塑料桶都買好了。但直到朋友們都去采桑子回來,制成果汁或者泡酒了,我還沒有成行的動靜。知道此事的朋友笑了,她說:“別去了,我分點果汁給你就好了,難道我的還不夠你吃?” 也許,我的確不能吃多少,而且新鮮的果子或者還不如榨過加冰的果汁好吃,但我堅持要到郊外去。 為的就是眼前的這一片綠色。 為的就是心底里那一泓綠意。 晨霧剛剛散去,我們穿行在鄉(xiāng)間小道上,春林初生,草木芬芳,混著新翻泥土的氣息,偶爾傳來大山雀“第突、第突、第突”的聲音,甚是愜意。終于來到南華農(nóng)場附近的桑園,那一片綠頓時把我的心變得柔軟了。遠遠望去,滿是綠的葉、綠的枝,靜謐的綠意潑灑天地。我們奔向桑園,做一個快樂的采摘者。 有些東西,光是遇見就賺了。我們蹲在桑園里,小心地扶起桑樹枝,尋找桑葚,一顆顆或紅或紫的果子掛在悄悄地躲在巴掌大的葉子下面,總給我們驚喜?!耙蠹t莫問何因染,桑果鋪成滿地詩。”如果說每一顆桑果是一個字,那么掛滿一根樹枝的就是一行行的詩句了,散發(fā)著烏紫的甜蜜。 記不清多久沒有親近大自然了,“桑林紫椹累累熟”在城市人的眼中,早已失去了古典的風(fēng)致,變成了點綴生活的色彩。“黃鸝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fēng)涼”或許在田園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還有一絲渴求;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約只是一種想象了。我們的眼睛,已經(jīng)太習(xí)慣了在手機、電腦屏幕前朦朧,而忽略了郊外的這一片綠意蔥蘢。我脫下眼鏡,揉揉眼睛,眺望遠方。在蒼穹下,這片田園像是一個初學(xué)畫畫的孩子,將五顏六色的顏料涂滿整個田野,久在迷蒙中的眼睛貪婪地吸收著這份斑斕的色彩。 胃和心,總要有一個是滿的,而在此刻,胃被一粒粒酸酸甜甜的桑葚所喂?jié)M,心被幸福和快樂所填滿。桑葚,紫紅紫紅的,紫的幾乎變成了黑色,閃著紫色的光澤,鮮嫩鮮嫩的,桶子被染成了紫色。 古人喜歡桑葚,不管是柳宗元的“閉聲翅回歸務(wù)速,西林紫椹行當熟”,陸游的“槃箸索然君勿笑,桑間紫椹正累累”,還是“郁郁林間桑椹紫”、“桑間椹熟麥齊腰”等都表達了對桑葚的喜愛之情。而我最喜歡的是《詩經(jīng)·氓》中的這些句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span>“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用比興的手法寫了一個正處最好年華女子的美麗,她像一棵陽光中亭亭玉立的桑樹,沐浴著愛情的甘露。雖然后來遭到了拋棄,但在美好的春光里,她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這就足夠了。 行走在桑葚園里,感受著吹面不寒的春風(fēng),陽光暖暖地照在桑樹、橡樹林、香蕉林上,每一種生命都在噴發(fā)著活力,更衍生出一股生意盎然的味道。一方水土一方田,在這里,花靜靜地開,水靜靜地流,果實靜靜地成熟,我們靜靜地徜徉期間,也許這就是“歲月靜好”吧。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边@種情趣,在現(xiàn)代社會里很少有人有心思去體會了。但我認為,人應(yīng)該用心去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多走出去看看,不為什么,就為了讓那一泓綠意把心點亮。 |
|
來自: 徐聞校園文學(xué)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