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東極界江邊境自駕行 邊城集安:本真的味道 過了遼寧寬甸渾江大橋,便進入了吉林集安市。
集安是個樸素、安靜、與世無爭的邊境小城。
作為一個旅者,最喜歡逛逛當?shù)氐脑缡?、集市?/span>
因為這是當?shù)厣钭钪苯幼钣腥さ难垺?/span>
集安的早市,透出這個小城最本真的味道——
買菜的、賣菜的,都悠閑而滿足,
透出這個邊城不緊不慢而“小確幸”的感覺。
在我們的城市,藍莓價格很高的。
幾十元一斤。買來都是數(shù)著一粒粒吃的
![]() 這里新鮮又便宜(十幾元一斤)。 當然也比我們那里新鮮又便宜!
這可是好東西呀!
對,靈芝!
但它們不是我們平時常見的靈芝,
而是“樹舌靈芝”和“驢蹄靈芝”!
在市場另一片,集中了各種特色美食呢!
東北出大豆!
必須嘗嘗這里的豆腐腦——
嗯,說實話哈,豆腐是好豆腐,
但調(diào)料味道與我的家鄉(xiāng)比稍稍差了點勁兒。
特色皮兒:玉米面的、黑米面~~
特色餡兒:角瓜、茄子、酸菜 ![]() ![]() ![]() 我們買了一些做午飯車餐。
一元一個,不便宜!
一圈市場逛下來,覺得邊城集安物價并不低呢!
當?shù)厝诵稳菁彩莻€“死胡同”,走到這兒就好像到頭了。
其實我們這一路恰恰探訪的都是“死胡同”,都是中國版圖的邊緣。
前面介紹過:在鴨綠江上除了遼寧丹東幾座大橋,
在吉林集安、臨江、長白等還有3座大橋。
從集安開始,我們將繼續(xù)追尋吉林境內(nèi)這幾座橋的蹤跡。
集安鐵路大橋不在市區(qū)內(nèi)。
愈往上游,鴨綠江水面愈窄。 對岸的朝鮮軍營房屋、哨兵等近在咫尺,一目了然。 而“水淺才能沒馬蹄”——淺灘處幾乎可以走過去。
河邊影影綽綽騎行的人們——
瞭望塔——
往大橋的江邊路很窄,也鮮有外地游客來此。
終于顛簸兜轉(zhuǎn)中見到了集安鴨綠江大橋!
當年這座大橋同樣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貢獻!
無數(shù)中華英雄兒女從這里奔赴朝鮮戰(zhàn)場!
不知是天氣陰沉還是郊外空寂無人的緣故,
眼前的大橋給人蒼涼落寞的感覺——
集安與朝鮮慈江道滿浦市隔江相望。
鴨綠江大橋把我國的梅集鐵路與朝鮮鐵路連接貫通,
使這里成為中朝鐵路運輸?shù)娜蟾删€之一。
很想上橋看看。無奈遍尋周遭無人。
不敢貿(mào)然造次,只得仰望我方口岸國門,
努力找到一個角度勉強拍了一張橋頭——
集安
(縣級市)
隸屬通化。
這塊鴨綠江邊的土地特別適應(yīng)釀酒葡萄生長(通化葡萄酒嘛?。?/span>
青山腳下,一望無際的葡萄林!
據(jù)說這里葡萄花青素含量特高!
從這個角度看大橋——
觀完景,還可以免費品嘗自釀葡萄酒。
葡萄酒口感不錯!讓我想起了云南茨中葡萄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