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詩人檔案
周慶榮卷 魂的標本(組章) 約 定 那時,我以春風的方式和你相遇。拳頭在凍土上敲擊,如紅鐵在鐵砧上被擊打后的火星四濺。時代的干燥不會龜裂我們心中的湖水,童話的海綿里一切應有盡有。握緊它,花斑蛇會游進草叢。而我們是鷹,是龍,可以飛可以騰躍。我也可以用更加現(xiàn)實的方式和你相遇,我是一棵草,你也是一棵草。春雨一下,我們就會變綠,滿山遍野的都是我們。山峰的基礎部分屬于山谷的外延,清亮的泉水自由流淌,它是山谷中任性的內涵。清亮的泉水自由地流淌,我尋著水聲前行,這一次,山谷的內涵事關人間的生命。茂盛的枝葉是多余的,可愛的松鼠和傳說中的鳳凰是多余的。生命的豐富已告別青春期的生動,比天空還曠遠的歲月,像被汗水浸透的毛巾,生活中的各種力量把它擰緊后,便是我眼前這株古柏的腰身。被擰干擠壓的身軀,它的右側頑強地綠著活下去的希望。它左側的枯槁是朽爛的慣性,它終于沒能籠統(tǒng)地總結生命。“生命經常會遭遇這些,歷史的和現(xiàn)在的。”“我就是這樣和光同塵?!薄八搜劾锏臏嫔#俏仪甑闹腔??!?/span>當我讀出古柏想說的話,畫家戴衛(wèi)已經用水墨把它的魂制作成標本。提醒也罷,激勵也罷,人過中年,一株古柏是我的宿命,更是我的榜樣。最可信的忠誠,它應該遠離銅號式的發(fā)布,它警惕著邏輯縝密的論文。所有被熱愛與被忠誠的,孝,是最初的預言,更是最后的證明。認真地看這一幅畫:母親老了,心事和慈祥省略了全部的語言;認真地再看:兒子的肩與背必須可以承載土地的逶迤和隆起。《李逵探母》,戴衛(wèi)只畫母親的臉和兒子的背影。后來的情節(jié)像生活一樣為眾人所知,他有權讓畫面靜止,任歲月繼續(xù)向前。我愿意相信被母愛喚醒的善良將會在人間生生不息,那種路見不平的果敢只是勞動者平凡的日常精神。樹的內部表現(xiàn)仿佛不知不覺中年輕人已經長大,一些老樹皮因為忘我地慈祥而被人們尊重。一些老樹皮認為自己就是樹。抱殘守缺和老氣橫秋結盟,樹皮的自覺一定要交給刀斧的砍伐?過于滄桑與過于經驗,這是老樹皮的兩面性。而晨曦終將刺破夜幕,太陽會從容升起。我佛,半個世紀為你勞動,不為別的,我只想借你的鐘每日三叩。按照材料學的日常應用,它可以是另一把古時的劍,或者是裝飾性的器皿和實現(xiàn)寄托的禮器。但你是我眼前的一口大鐘,是古剎每天必須發(fā)出的聲音。叩呈人間五味的真實,讓佛永遠是正確的知情著;叩述人與人的差異,除了高尚和卑鄙之外,更多的人只想尋常地活著;第三叩,我想聽聽你的聲音。是不痛不癢的普遍的道理,還是對勞動者必將實現(xiàn)的回報的承諾。它隔著玻璃看我在深夜依舊醒著的生活,我說:你是蜈蚣?我還沒來得及說出真相,那些長足護著一個臃腫的身段,游進黑暗中。詩家檔案:周慶榮,筆名老風。1963年出生于蘇北響水,在北京工作至今。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主要發(fā)起人,湖州師范學院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獲2016年《星星》第二屆散文詩大獎等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