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瀘定橋橫跨大渡河兩岸,雖然不再是運輸咽喉要道,但依舊為這座小城吸引來大量游客
清晨,四川瀘定縣盧橋鎮(zhèn)岔道村,賀長進與同村的幾位村民走上小土坡,看著眼前大渡河上的雅康高速瀘定大橋,以肉眼無法感知的速度一點點長高。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雅安至喀什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全長約134公里,建設工期5年。瀘定大渡河特大橋跨徑達1100米,居四川第一。而在距此處幾公里外的瀘定縣城,有一座著名的鐵索橋已在大渡河上橫跨三百多年。 老瀘定橋始建于1705年,是康熙皇帝為加強川藏地區(qū)的文化經(jīng)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并于一年后建成。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huán)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定橋自清以來,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經(jīng)這里,留下了一段傳奇的故事。時至今日,瀘定縣依舊因此吸引著大量為一睹鐵索橋風采而專程來此的游客。
一位負責收票的保安守在瀘定橋橋頭,一人一票,嚴格遵守
如今,每天都有數(shù)百上千的游客前來游覽鋪好木板的瀘定鐵索橋,感受八十一年前紅軍長征的艱辛
坐落在大渡河邊的岔道移民新村整齊漂亮,村民們更盼著這里的設施能健全
移民村停水,老張在鄰村買水回來裝修房子
除了做鞋墊,移民村里的女人們每天也沒什么事可做 天天看著新瀘定橋“成長”的賀長進和村民以前住在大渡河對岸的傘崗坪,五年前大渡河上修水電站,全村移民搬遷,現(xiàn)在終于搬進岔道村移民新村。 對于住在新橋下的移民來說,大家都在等道路大橋建成道路修通,興許到了那時,前來旅游的人會更多,他們也有更多機會掙錢養(yǎng)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