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八閩探勝之三 | 土樓春秋

 雷聲 2021-04-16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撰文/攝影/朗誦/制作:雷聲


食指撥鐘,讓歷史倒轉(zhuǎn)——

       永嘉之亂,唐末兵燹,金兵侵宋,北方戰(zhàn)亂無窮。

       風(fēng)塵滾滾,山路崎嶇,荊棘遍野,一支支南遷家族惶惶出走中原,渡過黃河,越過長江,目標始終向南。

       終于,在閩西南崇山峻嶺之中,山坳里一塊開闊盆地映入眼簾:一條小河,一片平川,十里林濤,百頃荒原……

       南遷家族駐足了。清除雜草,砍伐灌木,平整土地,夯土壘屋,大山深處升起了屢屢炊煙。從此,閩西南崇山峻嶺之中有了一支新的民系——客家人。

       食指撥鐘,讓歷史再現(xiàn)——

       1985年的一天。美國中央情報局一份秘密報告送到總統(tǒng)里根的辦公桌上——

       衛(wèi)星照片顯示,中國福建省西南部有數(shù)千座不明性質(zhì)建筑物,呈巨型蘑菇,與核裝置極為相似,這很可能是一個大的無法想象的核基地。

同年12月,美中央情報局諜報人貝克與他有中國血統(tǒng)的夫人,以攝影師的身份來到中國閩西南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的“核基地”只不過是客家土樓。

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讓福建土樓陰差陽錯地日漸引起全世界的關(guān)注,也讓我不遠千里來到閩西南,到土樓世界里追尋客家先民的身影,感受客家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從廣州到福建永定坐火車要7個小時。

凌晨兩點五十,走出永定火車站。

“去洪坑嗎?130?!焙谲囁緳C攔住我。

 “不去。”

“100,最低100?!焙谲囁緳C纏著我:“不貴,來回80多公里那?!?/p>

        “我去班車站?!?/p>

       一群摩的司機圍上來。

      “十塊。”

      “八塊?!?/p>

      “四塊,最低價!”

       拉著行李箱,沖出包圍圈,走在寂靜的街道上。一公里路程,10分鐘到了。

       班車站對面的飯鋪正要收攤,見我進來,伙計又捅開火,煮了一碗餛飩給我。

       老板告訴我,6點半有去洪坑的班車。

        一碗餛飩下肚,身子暖和起來,在班車站前踱步,等待天亮。

        又是一輛黑車過來。

       “洪坑,三十?!?/p>

       我不信。

       “這會兒你得跟我去趟火車站再拉三個人”司機顯得很誠懇,“拉不來人,我也三十塊錢送你去洪坑?!?/p>

       車到火車站,三個人很快拉到了,都是剛下火車的當(dāng)?shù)厝恕?/p>

       天漆黑一片,汽車上路了。

       對面駛過幾輛婚車。

      “這么早?”我不解。

      “當(dāng)?shù)氐牧?xí)慣。”司機說:“不瞞你說,我家就是洪坑的,今天回去拉上我媽、姨媽去喝喜酒,順路拉上你們四個掙個油錢。要在平日,三十塊錢拉你,沒門。”

       一腳剎車。

       “到了。”司機一指前方:“那就是振成樓,土樓王子。”

        振成樓,土樓王子?

        眼前黑洞洞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抬腕看表,4點30分。

黎明前的黑暗很冷,尤其在山里。實在忍不住了,打開行李箱,套上長衣長褲。

        天泛起魚肚白。振成樓逐漸清晰起來。7點多鐘,緊閉的樓門吱扭一聲開了。

         振成樓令我驚嘆不已:渾圓闊大,氣勢磅礴。資料記載,振成樓占地5000平方米,建于民國初年,為洪坑村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興建,歷時5年,耗資8萬大洋。

        遠遠望去,振成樓是一座圓樓,其實它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圓心內(nèi)外兩環(huán)的土樓,樓中有樓,樓外有樓,中華傳統(tǒng)文化鉻印深深地銘刻其中。前門是“巽卦”,后門為“乾卦”。外環(huán)四層,高16米,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shè)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樓內(nèi)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三門(即正大門和兩頭邊門,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個單元。卦與卦之間市隔火墻,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shè)卦門,關(guān)閉,自成一方,開啟,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guān),即可甕中捉鱉。

       走過樓門廳,面前是兩層的內(nèi)環(huán)樓,門楣上刻著北洋政府總統(tǒng)黎元洪手跡:“里堂觀型”,意為“鄉(xiāng)鄰學(xué)習(xí)效仿的楷模?!?913年,樓主林鴻超做了北洋政府參議員,曾與黎元洪共事,振成樓落成時黎元洪特地贈匾褒獎。

        穿過兩環(huán)兩重大門,便是全樓的核心:祖堂。

        祖堂,寬敞明亮,像個現(xiàn)代化的多功能大廳,可供全樓人婚喪喜慶、聚會議事、接待賓客等。正門兩邊聳立四根圓形石柱,象征靈魂接天,屋頂呈三角形,酷似古希臘雅典神廟。每根石柱高7米,周長1.5米,重達1萬余斤。80多年前,沒有機械作業(yè),全靠人工構(gòu)架,實在令人嘆服。

        振成樓以其富麗堂皇結(jié)構(gòu)精巧聞名于世,還很注意“興詩立禮”,是永定土樓中最富有文化品味的一幢,是客家文化的一個縮影。樓內(nèi)隨處可見的對聯(lián)和題詞,無時不在激勵后輩學(xué)子求上進知書識禮成大器——

        站在樓門前,大門楹聯(lián)落地有聲:“振綱立紀,成德達材”;

        走進二道門,海瑞名句振聾發(fā)聵:“干國家事,讀圣賢書”;

        內(nèi)廳堂四大石柱聯(lián):“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成些業(yè)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能不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正廳正面是“言法行則,福果善根”;

        后廳是一幅膾炙人口的長聯(lián):“振作那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guān)心”。

        這些自勉或勉后人的家訓(xùn),是土樓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客家土樓文化內(nèi)涵豐蘊的極好寫照。

        上午10點,離開洪坑。去高北村的班車要12點才到。等不及了,拉著行李箱,沿著山間公路徒步直奔高北村,去欣賞土樓之王——承啟樓。

        12里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當(dāng)承啟樓出現(xiàn)在眼前時,疲勞一掃而光。

        承啟樓依山傍水,前面是一塊開闊的田野。樓名是今人江靜波教授補題,樓門聯(lián)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

       據(jù)傳,承啟樓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終于建成了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

       承啟樓到底有多大?

       一組數(shù)字定會沖擊你的想象力:占地5376平方米,直徑73米,外墻周長229米。

       走進承啟樓,你定會更加驚嘆:三環(huán)主樓層層疊套,中心聳立著一座祖堂,就像一支氣勢恢弘的四重奏樂章在你耳邊奏響。承啟樓外環(huán)樓四層,每層72個房間;第二環(huán)樓兩層,每層40個房間;第三環(huán)樓為單層,32個房間,中心是祖堂。三環(huán)樓就像三員大將緊緊守護著祖堂。這就是土樓大王的威儀,莊重而又壯觀。

        承啟樓到底有多大?

        “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jīng)滄桑三百年”,這句順口溜就是對土樓大王的生動寫照。四部樓梯,400個房間,假如你每個房間住上一天,一年也住不完。承啟樓興旺時期住80戶人家,600多人。傍晚時分,田地勞作的人回到樓里,學(xué)堂讀書的孩子回到樓里,大人們在廊道上說著話,孩子們在三環(huán)樓之間捉迷藏,家家戶戶燒火做飯,灶間亮起燈火,那是多么熱鬧的生活畫面。

安定、祥和、溫飽、快樂,這正是土樓人所期待的生活夢想。承啟樓里有一幅堂聯(lián):“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宜注重人倫?!睆倪@里你就可以看到一樓人和睦相處的情景。

        站在永定一座座客家土樓前,遐想在土樓遼闊尺度里翱翔。一座座土樓,傳遞出客家人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愫、和諧生存的理念和完美主義的追求,構(gòu)筑起一座座人生和靈魂的田園。

       南靖與永定接壤。從永定高頭進入南靖書洋,只要5分鐘車程。一路上,峰回路轉(zhuǎn),青山碧水,土樓就散落在村村寨寨,猶如天上掉下的飛碟,神秘奇特;又如地上冒出的蘑菇,數(shù)不勝數(shù)。

       南靖現(xiàn)存土樓15000多座,其中大型土樓1300多座,500年歷史以上的有20座。這些土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千姿百態(tài),而最為壯觀的當(dāng)屬福建土樓名片——田螺坑土樓群,即“四菜一湯”。

       在電視上看過,在畫冊里見過,一旦站在山間公路俯瞰田螺坑土樓群時,依舊會怦然心動。山坳里,梯田間,三座圓型土樓和一座橢圓型土樓簇擁著一座方型土樓,如青山綠野中盛開的花朵,又似農(nóng)家餐桌上的“四菜一湯”。五座土樓依山勢起伏,像一朵怒放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美輪美奐,璀璨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礴的五重交響曲,在青山秀水之間激越地奏響。倘若站在坡底的山路上仰望土樓,土樓群依山偎翠,高低錯落,層層疊疊,融大自然為一體,猶如西藏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中國古建筑保護專家羅哲文賦詩“四菜一湯”:“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云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蛟铺焱怙w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huán)球建苑一奇葩?!?br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四菜一湯”都是三層土樓?!皽?,是最早落成的方形樓,名曰步云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位于步云樓右上方的和昌樓、左上方的振昌樓和右下方的瑞云樓都是圓型樓,左下方的文昌樓則為橢圓形樓。文昌樓最大,每層有32個房間;和昌樓最小,每層22個房間;振昌樓”、瑞云樓每層都為26個房間。        

五座土樓,一方四圓,如四個圓環(huán)圍著一個方圈,又如一個方圈系著四個圓環(huán),錯落有致,疏密得體,給人以極強的方向感。因為,圓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如果五座土樓皆為圓形,環(huán)環(huán)相連,延續(xù)不斷,人們難以分辨南北東西,進入其中,會產(chǎn)生恍惚不安之感。居中有了一座方樓,整個村落的方向性就明確起來。有專家考證,五座土樓之間都是采用黃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

       其實,客家人夯造土樓,連圖紙都沒有,哪里談得上什么黃金分割。他們只不過根據(jù)風(fēng)口水勢,憑借祖輩傳下來的經(jīng)驗就地取材,用最常見的紅土,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反復(fù)舂壓,把土樓夯筑而成。他們完全是在不經(jīng)意間創(chuàng)造出世界奇跡,成為全世界最天才的建筑師。

       從田螺坑下行4公里是下坂村。這里是一片群山削開的平地,12座土樓井然有序地散布在溪流兩岸。其中,名氣最大的是土樓明星裕昌樓,即“東倒西歪樓”。

        裕昌樓背山面水,遠遠望去,層層茶園,棵棵茶樹,猶如律動的樂譜,演奏著天籟之音;垂眸眼前,溪水清澈見底,緩緩東流而過,仿佛講述千百年來的世事滄桑和古老的華夏文明。

       裕昌樓是一座圓形土樓,建于元末明初(1308——1338年),僅比建于1350年的比薩斜塔晚十幾年。

        裕昌樓坐西朝東,高18.2米,共有五層, 每層54間,房室270間,黃墻黑瓦布滿了歲月的滄桑。從三層開始,樓內(nèi)回廊木柱便從左向右傾斜,最大斜度達到15度。第四層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樣斜度反方向從右向左傾斜,兩層樓的木柱看上去東倒西歪。

       裕昌樓的柱子為何是斜的?

       眾說紛紜,年代久遠,難以考證。

       流行的說法是:蓋土樓時,陰冷冬季,蓋到三層,工匠加班至深夜,主人忘記給工匠送夜宵,饑腸轆轆的工匠們有些抱怨,匆匆鋸了幾個榫頭,鑿了幾個榫眼,便嘆息著鉆入冰涼的被窩。不知是工匠們餓得魂不守舍,還是有意惡作劇,加班做出的榫頭都太小,榫眼都太大,湊起來松松垮垮。這一情況主人并未發(fā)現(xiàn),工匠也沒返工。

蓋到第四層時,工匠們開始往回找補。裕昌樓竣工后看上去并無異樣,隨著歲月的推移,三層和四層回廊木柱卻逐漸向兩個不同方向傾斜。盡管歪斜,若把一至五層的木柱回廊看成一個整體,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頂部的木柱卻是保持在同一條軸線上。         

        歷經(jīng)600多年風(fēng)雨洗禮,裕昌樓依舊倔強的不甘心趴下,傲然挺立于青山綠水之間。不容置疑,它用一種傲立群雄的英姿風(fēng)范,一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錚錚鐵骨,一種身雖滄桑百年、心卻青春笑顏如花的鐵漢柔情,俯瞰人間滄桑,靜觀時代驟變,最終演繹了一種最強盛的中華崛起精神!  

        在南靖,一雙眼睛不夠用。山谷盆地,土樓星羅棋布,大大小小,或圓或方。其中有規(guī)模最宏大的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有最精美的雙環(huán)圓土樓——懷遠樓;有最大的土樓——順裕樓;有號稱“福建土樓第一門”的白樓——和勝樓;有最小的土樓——翠林樓;有最高的方土樓——和貴樓;有形似交椅的土樓——長源樓。

        走進土樓,首先感覺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家族之城,然后才看到一個個單獨的家。土樓就是家族的凝聚中心,就是一個血緣村落,它是東方血緣倫理關(guān)系和聚族而居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見證。從某種意義上說,土樓是一個擴大的家,又是一座縮小的城。

       走進土樓,就是走向一個絢麗的客家文化世界。一座土樓,一段傳說,一則軼聞,一間祖堂,一部樓梯,一扇門,一眼水井,一堆石墩,一角屋檐,甚至一片斑駁的土墻,都能觸摸到一種文化生生不息的脈動。

       土樓,是客家人從閩西南高山密林向中原故地深情回望的眼眸;

       土樓,是客家人對客居地激情擁抱的臂膀;

       土樓,是客家人的家園,寄托著客家人所有的光榮與夢想;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以其璀璨、深厚、神奇的風(fēng)采,為全世界人民認識和共享。

作者簡介:

        雷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xué)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文獻集《亞運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榮譽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