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視角 坐上西去的列車,追尋企盼的夢想,拜謁生命的頑強,膜拜不屈的力量。十月金秋,穿越亙古的洪荒,穿越混凝土筑就的屏障,奔赴戈壁荒漠,跪拜血性胡楊,聆聽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絕唱! 胡楊,西域大漠的驕子。 曾幾何時,三十六國的繁華,狂嘶的烈馬,騰燃的狼煙,飛旋的胡舞,激奮的羯鼓,肅穆的佛子,緩行的商隊,以及那連綿萬里直達長安的座座烽火臺……都已被浩瀚的大漠戈壁洗禮得蒼涼斑駁。僅僅千年,歲月淘盡所有的英雄,將他們以及他們的偉績洗滌得一干二凈,西域只剩下殘破的驛道、荒涼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駱駝、三五杯血紅的酒、兩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飄忽在天邊如泣如訴的羌笛。 然而,在塔里木,在額濟納,胡楊依舊傲然挺立在荒漠戈壁,在黃沙與藍天間,筑成一道永恒的風景、一座永恒的雕像。 戈壁荒漠,風沙呼嘯,肆虐持強。6500萬年以來,胡楊孤獨地承接荒漠的風劍刀霜,用無悔的守望,執(zhí)著地生長生命的渴望;用枯竭而扭曲的肢體仰天高歌,與生死較量;用感天動地的血性,昭示生命的律動、生命的堅強和生命的歌唱;用深扎的根系,奮力繁衍綠色的夢想! 在弱水河畔,在黑水城邊,在額濟納輕柔的荒漠上,在金秋的陽光里,大片大片的胡楊林晾曬出一片金黃。胡楊樹的每一片葉子,都以不同的姿態(tài)在陽光的縫隙間舞蹈,無論是清晨還是晌午,或是夕陽西垂,樹葉剪裁過的陽光又在金黃里飽滿反射。你的目光所及,那片黃是亮麗鮮活有生命的,正是這生命能在這干渴的沙漠訴說它千年不朽的傳奇,也正是這生命能以它獨有的光亮和靜美吸引人們渴望的目光…… 其實,胡楊就是散落在沙漠中的一些樹,一些無人修剪、無人管理、無需照料的樹,但它以最為自然最為真實最為質樸的風骨,在霜降之時將綠葉染成金黃。胡楊沒有鮮花的嬌艷,卻有迎戰(zhàn)風沙的傲骨;胡楊沒有宜人的清香,卻能綻放一季精彩;胡楊不在春日里妖嬈,卻在秋韻里華貴。 胡楊,最美的樹。在自然與歲月的磨礪中,胡楊把生命演繹得絢爛輝煌。夏去秋來,漠北的寒霜不期而至,漫天飛舞的霜花,在某個夜晚或凌晨,悄然落上胡楊枝頭,一次不經意地輕輕皴染,胡楊的葉子就變了顏色,由青翠轉向淡紅,由淡紅演變成金黃。嬌黃的葉子好似燦爛的金子,火紅的葉子宛如沸騰的血液,與滿天彩霞渾然一體,與滿地黃沙連成一片,分不出哪是大地,哪是天空,哪是無邊的胡楊林!滿天彩霞,的確美麗,但她沒有明天;滿目黃沙,實在多彩,但她沒有生命。只有胡楊,美麗可以復制,美麗可以再來,哪怕風沙卷走所有枝葉,它軀干依然挺立,待到來年春風至,抽枝發(fā)芽,綻放新綠,度過酷夏,迎接金秋……與低山丘陵爭高,與戈壁沙漠比強,與一切生命之花競相綻放。胡楊是大自然的貝多芬,是植物界的柯察金,在茫?;哪校鷹钋О偃f年來耗盡自己的心血與生命,用苦難與淚水演奏出最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 胡楊,最堅韌的樹。在40攝氏度的烈日中嬌艷,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鹽堿,不怕鋪天蓋地的層層風沙,遇強則強,逆境奮起,一息尚存,絕不放棄。霜風擊倒,掙扎爬起,沙塵掩蓋,奮力撐出。為精神從容赴義,為理念慷慨就死,雖斷臂折腰,仍傲然挺立一副錚錚鐵骨;雖傷痕累累,仍顯現一股不屈血性。 胡楊,最無私的樹。胡楊是擋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莊,是青山綠水,是喧鬧的紅塵世界,是并不了解它們的蕓蕓眾生。胡楊并不在乎這一切,并不期望蕓蕓眾生知道它們,它們將一切浮華虛名讓給了牡丹,讓給了桃花,讓給了梅蘭竹菊,讓給了所有稍縱即逝的奇花異草,而將這摧肝裂膽的風沙留給了自己,無怨無悔千萬年。 胡楊,最悲壯的樹。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這不是神話!胡楊生前為所摯愛的熱土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然挺立在戰(zhàn)友與敵人之間,它們讓戰(zhàn)友落淚,它們讓敵人敬畏,那寧死不屈、雙拳緊握的枯楊,似一幅悲天憫人的冬天童話。一看到它們,就會想起岳飛,想起袁崇煥,想起譚嗣同,想起無數中國古人的氣節(jié),一種凜凜然、士為知己者而死的氣節(jié)! 此時,怪樹林中飄過陣陣凄風,凄風中指天畫地的條條枝干,以及與這些枝干緊緊相連的凌凌風骨,正如一只只怒目圓睜的眼睛。眼里,是圣潔的心,是嘆息的淚。 我崇拜胡楊,如同崇拜英雄。 胡楊是奇跡,胡楊是氣節(jié),胡楊是忠誠,胡楊是希望! 面對胡楊,面對紅塵,瞬間悟出:生命不在于日短夜長,而在于每個章節(jié)都要盡顯英雄氣概,盡顯精彩和輝煌,都要活得筋骨錚硬,都要活得凜然豪放。 也許有一天,胡楊也會倒成一彎古道,變成一掬沙土,但胡楊不倒的精神,永遠會激勵我們英勇頑強,永遠會激發(fā)我們挑戰(zhàn)苦難、戰(zhàn)勝命運的勇氣和力量。 朋友,也許你在為患得患失黯然神傷,也許在奔波的路上迷失了心海的方向,也許在物欲橫流中浮躁了深邃的思想,也許在世俗的紛擾中無法抑制膨脹的欲望,那你就來大漠吧,來看一看寸草不生的戈壁灘,看一看生長在戈壁大漠上的血性胡楊。 生生死死三千年,胡楊的美麗讓人驚奇,胡楊的堅強讓人嘆服,胡楊的精神讓人崇敬! 不朽與永恒,絕不是胡楊本身,而是一種精神。在血性胡楊面前,我們會懂得什么叫精神的不朽,會知道什么叫生命的永恒! 讓我們用胡楊精神撐起不屈的脊梁,對抗坎坷,對抗惆悵,對抗生的迷茫,對抗死的恐慌—— 生,如胡楊千年不死; 死, 如胡楊千年不倒; 倒,如胡楊千年不朽! 作者簡介: 雷聲,年逾花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和從事新聞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89年出版新聞學專著《新新聞體寫作》一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周谷城為該書題寫書名;1990年北京亞運會撰寫的通訊《如煙的夢后,是黎明》,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并被收入亞運文獻集《亞運在北京》一書;1994年,撰寫9集電視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榮譽證書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攝影散文集《追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