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紅花(學(xué)名:Crocus sativus 英文:saffron),屬鳶尾科番紅花屬,多年生球莖草本植物,又名西紅花、番紅花。藏紅花是名貴藥材、名貴食品香料、是美容化妝品和染料的寶貴原料,同時還是名貴觀賞花卉。
藏紅花享有三個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最貴的藥用植物;二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三是世界上最高檔的香料。 
西藏并不出產(chǎn)藏紅花。清朝時,藏紅花主要從克什米爾經(jīng)過西藏販運進內(nèi)陸,內(nèi)陸人把這種從西藏來的“紅花”稱為“藏紅花”。當(dāng)時,藏紅花是西藏進貢中原朝廷最貴重的藥材,藏香次之。 藏紅花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 伊朗是藏紅花的最大產(chǎn)地,世界80%的藏紅花都產(chǎn)自伊朗。雖然在國際市場上藏紅花是名貴的藥材,但伊朗人卻并不看重它的藥效,而是把它當(dāng)成普通的調(diào)料,藏紅花那誘人的黃色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伊朗普通人家的米飯、糕點上。 
植物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球莖扁圓球形,直徑約3厘米,外有黃褐色的膜質(zhì)包被。葉基生,9-15枚,條形,灰綠色,長15-20 厘米,寬2-3毫米,邊緣反卷;葉叢基部包有4-5片膜質(zhì)的鞘狀葉?;ㄇo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藍色、紅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徑2.5-3厘米;花被裂片6,2輪排列,內(nèi)、外輪花被裂片皆為倒卵形,頂端鈍,長4-5厘米;雄蕊直立,長2.5厘米,花藥黃色,頂端尖,略彎曲;花柱橙紅色,長約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彎曲而下垂,柱頭略扁,頂端楔形,有淺齒,較雄蕊長,子房狹紡錘形。蒴果橢圓形,長約3厘米。花柱及柱頭供藥用,即藏紅花。 種植與收獲:
多數(shù)藏紅花四月種植,十月下旬開花,顏色從淡紫色到深紫帶有條紋的苯胺紫。因為藏紅花的花期只有15到20天,日照會使摘下的花蕊發(fā)蔫,顏色變淺,質(zhì)量下降,所以要在日出前集體搶收。嬌貴的藏紅花從采收、烘干到篩選等步驟全部以手工完成。藏紅花實際上是指每朵藏紅花中3根雌蕊頂端的深紅色柱頭。雌蕊完全靠人工剝離,細軟的花蕊有些濕滑,從花中剝出時不能剝斷,長短還要對齊,斷了或不齊就沒法打捆,也會影響下面的工序。 雌蕊剝好后就要扎捆進行干燥處理,干燥過程要完全避光,放在干燥的房內(nèi)晾干,或低溫烘干,烘干時要不停的翻動。藏紅花蕊頂端顏色最紅的那一段最好,越靠下顏色越淺,次品的便是花蕊底部部分了,顏色多是黃色。每公斤藏紅花朵僅能出10克上等藏紅花。所以在中世紀的歐洲,干藏紅花粉末與黃金等值。 
藏紅花的功效: 伊朗醫(yī)藥古籍記載,藏紅花可治療頭疼、牙痛,有利尿、養(yǎng)神、美容、壯陽、解毒、降壓、活血等功能。印度人用藏紅花治療發(fā)燒、抑郁癥、關(guān)節(jié)炎、虛弱和不育癥等。 在我國藏紅花是極為珍貴的藥材,明朝《本草品匯精要》記載:藏紅花蕊“主心憂郁積,氣悶不散,開胃進食,久服滋下元,悅顏色”?,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藏紅花可促進脂肪代謝,抗皮膚氧化,延緩衰老,調(diào)三高,緩解更年期障礙,治療和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及抗腫瘤等。常飲藏紅花茶可起到 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美容養(yǎng)顏、增強體質(zhì)等功效。 
藏紅花的真?zhèn)伪鎰e 1、水試法:取樣品花絲2~3根,放入少量水中,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如果顯金黃色,則為真品,如果顯紅色則為偽品。 2、擦拭法:取樣品花絲一根,適量蘸水,然后用力在白紙上摩擦,如果白紙上顯示金黃色痕跡,則為真品,如果白紙上顯示紅色痕跡,則為偽品。
藏紅花茶的顏色——被伊朗人稱為“帝王之色”;藏紅花茶的味道——被阿拉伯人稱為“來自天堂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