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李莊杯“十月文學獎”頒獎儀式在四川宜賓李莊古鎮(zhèn)舉行。因為疫情原因,本次頒獎典禮將第16屆、17屆(2019-2020年)“十月文學獎”合并舉行。 寧夏作家石舒清憑借短篇小說《九案》獲得第16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石舒清曾多次獲得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清潔的日子》獲第七屆《十月》文學獎,短篇小說《黃昏》獲第八屆《十月》文學獎,這是他第三次獲得十月文學獎。 寧夏亦有作家獲得十月文學獎,2019年,作家陳繼明長篇小說《七步鎮(zhèn)》獲得第十五屆十月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十月》雜志創(chuàng)刊于1978年,是新時期以來國內非常重要的大型文學期刊。設立于1981年的十月文學獎見證了新時期中國文學的成長,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座里程碑,近40年來推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作家、作品,其中包括王蒙、鐵凝、張承志、張賢亮、賈平凹、劉心武、莫言、海子等眾多中國人民耳熟能詳?shù)淖骷液驮娙恕W鳛橹袊膶W界的一個重要獎項,十月文學獎是新時期以來持續(xù)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文學獎項之一,同時也是海內外了解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窗口。2015年12月,《十月》雜志社與宜賓市翠屏區(qū)人民政府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李莊古鎮(zhèn)成為十月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 《九案》刊登于2019年第1期《十月》雜志,居短篇小說打頭位置。作家韓銀梅這樣評價《九案》: 《九案》的出處是史料,是石舒清從已經(jīng)泛黃發(fā)脆的“故紙堆”里扒出來的故事。我似乎看見,他像一個考古學家,拿著放大鏡,小心翼翼拎起一串積垢蒙塵的“物件”,反復觀摩,審度不定,斟酌三四,棄之難舍,待將選出來的東西輕輕拍打掉塵垢,里面果然發(fā)出光來,光也是幽微之光,微光中細小的塵土飛揚,與人世間的塵土飛揚并無二致。我相信石舒清一定意識到他找到了“寶”。當然,這還不算完,玉是璞玉,尚需雕琢,且需精雕細琢方為好物。于是,石舒清以他自己一貫“吝嗇”的語言,節(jié)制的筆墨,一個個寫就了它們,使得《九案》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栩栩如生,死而復活。沒錯,除了故事里的時間處在過去,各類人等的衣著、發(fā)型、語言不同外,他們身上所發(fā)生的驚心動魄的悲喜劇,不是一代又一代地重演著嗎?即便在今天這個智能化時代,依然不鮮見。因此,我以為石舒清賦予史料新的意義,使那些早都被人們遺忘的“舊歌”以新唱的方式重新被呈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