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共享單車浮沉:剩者和勝者,寵兒、棄兒和幸運兒

 藍媒匯 2021-04-15

一轉(zhuǎn)身,昔日的小兄弟變成了大哥。

來源|AI藍媒匯

ID:lanmeih001

作者|關關

編輯|魏曉

4月初的一天,在北京燕莎商圈四季酒店,雷軍做東,請了一眾大佬參加“華夏同學會”,流傳出的照片中,角落里有個名片:楊磊。

他是哈啰出行的創(chuàng)始人。相較于其他人,33歲的楊磊稱得上年輕:

現(xiàn)場的雷軍52歲了,退出摩拜的李斌47歲了,收購了摩拜的王興42歲了、80后的程維也38歲了。

曾經(jīng)被吹為風口、接著又被視為墳口的共享單車領域,終是誕生了一名年輕“新貴”。

此時,距離哈啰出行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才過去不久。5月份,我們或?qū)⒖吹綏罾谠诩{斯達克敲鐘,據(jù)界面新聞透露,其募資額在20億美元左右。

顯然時下,正是楊磊的高光時刻。

要知道在過去四五年時間內(nèi),代表共享單車這條街上最靚的仔,分別是戴威與胡瑋煒,而彼時的楊磊則還名不見經(jīng)傳,不像戴威跟庫克握過手,胡瑋煒上過央視。

命運總是這么不可捉摸。

在共享單車賽道沉浮這幾年,胡瑋煒消失在主流視野,戴威變成老賴,楊磊笑到了最后。

這是《英雄本色》里最令人唏噓的橋段:

一轉(zhuǎn)身,昔日的小兄弟變成了大哥。

上千萬的小黃車不見了去處,摩拜的小橙車刷上了美團的黃漆。

共享單車領域曾經(jīng)的“三足鼎立”換了兩個主角,馬上上市的哈啰、收購了摩拜的美團,以及滴滴的青桔。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種商業(yè)變遷,影響更大的還是:

當年的免費騎行和五毛的起步價,徹底告別了過去。

這一轉(zhuǎn)身,王謝堂前燕也飛了。

戴威:一不小心活在偉大的時代

小黃車在2018年冬天告別了中關村傳奇的地標——理想大廈,ofo最終沒能如戴威的理想一般會和Google一樣影響世界。

但它確實深刻地影響了一些人。2015年6月,ofo在微信發(fā)布了一篇《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文章的末尾寫到:

100多年來,有很多北大人改變北大,也改變了世界,這次輪到你了。

同時,在這篇文章,戴威還呼吁北大的師生們貢獻出自己的單車。戴威是有這種資歷以及魄力的——他曾在北大擔任學生會主席。

ofo的這篇文章獲得了10萬+的閱讀量,9月份,ofo收到了1000多輛車。

一幫年輕人給這些車上了夢想的車牌、刷了漆,也裝了機械鎖。

到了年底,ofo的數(shù)據(jù)曾給了戴威很大的信心去做好這件事。彼時,ofo有40多萬注冊用戶,累計訂單突破了150萬。

投資人也看數(shù)據(jù)。

這一年,戴威24歲,ofo分別獲得了唯獵資本的數(shù)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以及東方弘道和唯獵資本的9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坦白說,共享經(jīng)濟變成“風口”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還是資本的力量。就像有人形容共享單車的商業(yè)模式,說中國的商業(yè)模式有to B的,有to C的,只有共享單車,是to VC。

資本也是底氣。

2016年底,ofo一口氣發(fā)布了三支《出門就騎ofo》之《怕擠》、《趕時間》和《堵車》的視頻廣告,不久后,又拍了第一個品牌形象片。

從ofo的融資歷程看,2016年9月,ofo完成了B輪融資。緊接著,10月份,ofo又完成了C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3億美元。

此前,ofo最大的融資金額也不過是金沙江創(chuàng)投與東方弘道投的1500萬人民幣。

到了2017年3月和4月,ofo又分別完成了D輪4.5億美元的融資以及D+輪螞蟻金服投的億元以上的融資。

這一年,ofo不僅和周冬雨、蔣勁夫、鄧倫等明星合作發(fā)布了“每公里都算樹”的海報,還花了1000萬簽下了鹿晗做代言人,之后甚至傳出豪擲2000萬給衛(wèi)星冠名、給一家媒體做了一年3000萬的廣告投放。

離錢近,離聲望也就近。2017年《福布斯》評選“30歲以下亞洲杰出人物榜單”,26歲的戴威是最引人矚目的上榜者之一。

坊間曾經(jīng)流傳過一個說法,說有人問過戴威,如果未來有兩條路,一個是從政,一個是當“BAT”的創(chuàng)始人,會怎么選?戴威選擇后者。

一不小心活在了偉大的時代。

如今,很多人再評價戴威和ofo,都會用一種同情的目光去審視這個年輕人,并將其的失敗歸咎于不善于與資本博弈。

偶爾,大家也會也會談及到夢想這個詞,說和其他人不同,科班出身的戴威創(chuàng)辦ofo是奔著“偉大”去的。

只是這種偉大的底色,十有九悲,多半會淪為時代的棄兒。

胡瑋煒:拋頭露面的理想主義

與戴威的科班履歷不同,胡瑋煒是記者出身。相比較戴威用夢想包裝事業(yè),從事近十年新聞工作的胡瑋煒更善于講情懷。

胡瑋煒曾經(jīng)有句名言:

如果有一天共享單車失敗了,就去做公益。

對比不辭辛苦、事事都要車前馬后的戴威,胡瑋煒的角色更簡單。摩拜有幕后的李斌、張羅一切的王曉峰,胡瑋煒只需要負責拋頭露面。

“失敗了就去做公益”,這句話在2017年被廣泛討論,有人覺得這句話是對投資人不負責任,也有人覺得這才叫初心、才叫理想主義。

這句話最早出現(xiàn)在2016年底胡瑋煒接受廣州日報的采訪《獨家專訪摩拜單車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失敗了就當做公益》中,后來,這段采訪實錄還被當作模板放進了高中語文試題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

在摩拜之前,沒有公司敢說我不怕失敗,就想搞公益。這樣做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用戶會喜歡,但資本不會喜歡。

緊接著,2017年3月,胡瑋煒在一場演講中說:

大家都說公益是在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而商業(yè)是賺錢的事情,但在我看來,其實我們完全能夠在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商業(yè)價值。

換言之:公益和商業(yè)可以兼得。

你可以把這句話看作是說給投資人看的。

從時間軸看,說出這兩句話時,也是共享單車的戰(zhàn)火是燒得最旺的時候。不僅是ofo數(shù)億美元數(shù)億美元的燒,摩拜2017年1月和2月也完成了D輪和D+輪的2.15億美元以及超過3億美元的融資,到了2017年的夏天,ofo的E1輪融資融了6億美元,摩拜的E輪融資也融了6個億。

但融資速度還是慢了,2017年初,在融資完成D輪之后,摩拜負責張羅一切的王曉峰對過去的一年做總結(jié):

2016年一年才融五輪,我希望融六輪。

作為當時資本的寵兒,ofo和摩拜像在較勁一樣地融資,巧合的是,從2015年到2017年間,兩家都融了9輪。

有區(qū)別的是關于這兩個創(chuàng)始人。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分別搜索“戴威”和“胡瑋煒”,就能發(fā)現(xiàn),胡瑋煒詞條下的內(nèi)容,和戴威的嚴肅畫風完全不一樣。

對于戴威,ofo仿佛就是全部,對于胡瑋煒,她仿佛就像摩拜的“形象代言人”,同時,她還是一位善于面對鏡頭的被采訪者——過去幾年,她以一個“80后美女總裁”的身份,接受過不少媒體的專訪。

這些專訪,除了塑造形象之外,也在被動地為摩拜塑造形象。

但就和戴威的夢想談得再好一樣,摩拜的故事講得再好,顯然不能改變什么。

2018年4月3日,一個雨夜,在摩拜的股東大會上,王曉峰發(fā)表感言:

規(guī)則就是規(guī)則,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這個決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最終,摩拜以27億美元的價格“賣身”給了美團。此前,在E輪融資中,摩拜投后估值是26億美元。怎么說呢?應該還是賺到了。

2018年4月4日凌晨,胡瑋煒發(fā)了一個朋友圈,說:

大家都更喜歡戲劇性,然而我更愿意積極看待一切。

和戴威一樣,胡瑋煒最終也沒能改變什么。不過,她改變了自己——套現(xiàn)后,這位80后美女總裁從以前月收入不過破萬的媒體人,實現(xiàn)了一定的財務自由。

這應該是一位命運的寵兒。

楊磊:窮得叮當響的“大牛”

摩拜被美團收購后,2018年4月11日,王興在摩拜的內(nèi)部溝通會上談到對手,說哈羅(彼時哈啰還未改名)才是摩拜后期的主要競爭對手。

哈羅單車CEO楊磊則在朋友圈隔空喊話:

與有榮焉,但哈羅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不是摩拜。

摩拜被收購之前的3月份,ofo融了最后一輪資——阿里參投的8.66億美元。自此,共享單車的融資大戰(zhàn)告了一個大段落。

和戴威與胡瑋煒相比,楊磊才是共享單車領域的幸運兒。

對當時的哈羅單車來說,2018年是很重要的年份,摩拜在2018年賣身、ofo也沒能挺過2018年的冬天。

后來,很多媒體同事們喜歡把楊磊的故事看作“逆襲”,把哈啰的故事看作“違背互聯(lián)網(wǎng)寡頭效應規(guī)律”的成功。

人們也試著去解讀楊磊、解讀哈啰。說哈啰的成功源于其商業(yè)策略,比如,“農(nóng)村包圍城市”、不燒錢、不靠“車海戰(zhàn)術(shù)”靠技術(shù)驅(qū)動。

楊磊本人對此曾回應過三個詞:效率、團隊、中小城市。

哈啰的融資密集地發(fā)生在2017年下半年,包括與永安行合并、螞蟻金服投資也發(fā)生在這一年。但2017年上半年,哈啰過得并不輕松。市面上,ofo和摩拜兩家獨大,其每一次融資都是幾億美元,估值也不斷攀升,而哈啰呢?

在一次演講中,楊磊說過這樣一句話:

從剛開始我們出去融資,絕大部分投資人都不看好我們,甚至我們見了中國所有能見的投資人,幾乎沒有人愿意把錢投給我們,大家都會說,你們的同行剛來過。

楊磊說哈羅要融1500萬美元,但別人剛跟投資人聊過說要3億美元,所以,根本不知道這1500萬美元能干什么。

彼時,無論是規(guī)模、資金實力還是影響力,哈啰沒有任何優(yōu)勢,也不受資本的青睞,楊磊稱這種情況為“打差牌”。

所以,不要談什么二三線城市的人口紅利,哈啰之所以在二三線城市布局的根本原因,不排除窮這個字、不排除沒有好牌的原因。對于起步就晚了幾個拍子的哈啰而言,一線城市根本沒多少立足之地。

這是楊磊和戴威及胡瑋煒最大的區(qū)別,窮和富。

對比用夢想包裝事業(yè)的戴威和理想主義者胡瑋煒,哈啰的楊磊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其創(chuàng)業(yè)之前的故事基本上是個謎。

可查的資料中,僅有楊磊本人回應過的:

有過數(shù)次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公司以美金出售了;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他作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后,他還創(chuàng)辦了愛代駕和車鑰匙。

在這些經(jīng)歷中,楊磊儼然是三者之間最富有經(jīng)驗的“玩家”,盡管2006年他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時才18歲。

經(jīng)驗足,也常被楊磊拿來說道。比如楊磊非常強調(diào)自己的管理經(jīng)驗,也強調(diào)過自己的“領導能力”:

大部分人跟我創(chuàng)業(yè)會非常爽。

這些跟楊磊一同創(chuàng)業(yè)的人,會稱呼楊磊一個外號:大牛。楊磊說,他覺得這個名字比稱呼老板好。

2018年9月17日,楊磊發(fā)布了一篇《大牛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談到:

今天開始,哈羅就要升級變身成哈啰了,從單車到大出行,而我們也將迎來更艱巨的任務、更宏大的使命和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 

從單車到出行,多了一張“口”,也多了更大的野心。

談判桌上的籌碼和談判桌下的變量

關于戴威、胡瑋煒和楊磊,這是一個關于寵兒、棄兒和幸運兒的故事。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個關于資本的故事。

如果ofo和摩拜合并,應該也就不會有幸運兒什么事了,退一步講,如果戴威愿意賤賣ofo,也就不會有青桔什么事了。

前不久,朱嘯虎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復盤“ofo敗局”,提出一個反思:

創(chuàng)始團隊開車加速往懸崖下沖的時候,作為有經(jīng)驗的投資人應該繼續(xù)在邊上鼓掌,還是幫助踩一下剎車?

在ofo的發(fā)展歷程中,朱嘯虎不僅是一個投資人的角色,他還撮合過騰訊投資ofo的B輪融資,只不過被戴威婉拒了。

2016年10月份,沒有投成ofo的騰訊就投了摩拜的C+輪,投了摩拜的騰訊再也沒有回頭看ofo一眼。

再到2017年9月,再強大的投資方也耗不起的共享單車燒錢大戰(zhàn)時,ofo與摩拜的合并,被提到了談判桌。彼時的朱嘯虎有一句話,很打擊“創(chuàng)業(yè)者”,在被問及“誰合并誰”的問題時,他說:

這對資本來說并不重要。

但對戴威來說很重要。合不合并這件事,甚至是ofo最大的外部股東滴滴也沒能左右戴威,最后這件事的結(jié)果就不了了之了。朱嘯虎也抽身而去。

本質(zhì)上,戴威還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和胡瑋煒不同,戴威曾經(jīng)把ofo視為他的“全部”。比如,滴滴入駐的高管都被戴威趕了出去。再比如,戴威曾經(jīng)公開喊話:

資本要尊重創(chuàng)業(yè)者的理想。

資本是理性的,是要看到錢的。ofo和摩拜的合并沒談攏之后, 2017年12月份,阿里給了哈羅D1輪融資——2017年12月,由螞蟻金服、威馬汽車、富士達、成為資本、易車等投了哈羅3.5億美元。

阿里投資哈啰并不是心血來潮,在此之前的10月份,哈羅和永安行進行了合并。在宣布合并的內(nèi)部公開信中,楊磊專門提到了螞蟻金服——它是永安行的第二大股東。

再到摩拜被美團收購后,阿里加大了對哈羅的投資,2018年4月份,螞蟻金服、復星集團參與了哈羅E1輪的7億美元融資,此后,2018年6月,螞蟻金服又投了哈羅18.9億人民幣;2018年7月,螞蟻金服、復星集團投了哈羅10億美元;2018年12月,螞蟻金服參與了哈啰40億人民幣的融資;2019年7月,螞蟻金服、復星集團又投了哈啰近4億美元。

對于哈啰而言,阿里的入局與背書也顯得很關鍵。阿里給第二筆錢之前,2018年3月,哈啰與螞蟻金服開啟戰(zhàn)略合作,以支付寶為入口推出全國信用免押。

在哈啰的發(fā)展史中,這一天被看作至關重要的一天,2018年12月時,哈啰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李開逐曾表示:

從3月13日之后,哈啰的訂單開始快速增長。當時我們統(tǒng)計了截止到5月13日的數(shù)據(jù),短短兩個月時間哈啰的日騎行訂單就翻了一番,注冊用戶新增長70%,最多的一天新增190萬用戶。

此外,李開逐還提到了一組數(shù)據(jù):

目前,哈啰已經(jīng)進入了國內(nèi)300多個城市,占整個行業(yè)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每天擁有超過2000萬的訂單,服務用戶超過2億。 

根據(jù)前瞻產(chǎn)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規(guī)劃分析報告》,2018年6月,ofo、摩拜、哈羅分別以2913萬人、2067萬人和777萬人的規(guī)模占據(jù)中國共享單車APP月活躍用戶規(guī)模的前三名。截止到2018年11月,摩拜、ofo、哈啰的月活保持在1861萬、1760萬、686萬的規(guī)模。

哈啰可能并沒有占據(jù)那么大的市場份額,但不可否認的是,ofo的確是日暮西山了。

對于很多用戶而言,印象更深的應該是,這一年,共享單車的價格戰(zhàn)不打了,以前的月卡沒了,曾經(jīng)瘋狂打廣告的ofo,也開始在APP上打起了別人家的廣告。

整個2017年,是共享單車泡沫破碎的一年。

2月份,創(chuàng)辦僅一個月的卡拉單車沒了;6月份,創(chuàng)辦僅5個月的悟空單車沒了、創(chuàng)辦僅四個月的3Vbike沒了;11月份,創(chuàng)辦一年的酷騎單車沒了、同樣創(chuàng)辦一年的町町單車也沒了……

數(shù)十家我們能念出名字和念不出名字的共享單車,要么倒閉,要么面臨倒閉。

結(jié)局都很戲劇,有創(chuàng)始人進看守所的,也有聲稱倒閉是因為單車被盜太多的,也有實際控制人失聯(lián)的。

ofo熬過了2017年,但沒能熬過2018年。

反觀2017年的共享單車市場,截止到2017年12月,中商產(chǎn)業(yè)研究院統(tǒng)計過一份頭部共享單車市場滲透率,其中ofo的市場滲透率為5.1%,摩拜為4.9%,第三和第四分別是哈羅單車和永安行的0.7%以及0.5%。

2018年后,哈啰從一個“剩者”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勝者”。

被戴威趕下牌桌、退出ofo的滴滴人馬,收購了已經(jīng)停運的小藍,在2018年初,滴滴的青桔也在成都上線。

加上原本美團的摩拜這個算是活下來的元老,共享單車進入了新的“三足鼎立”時代。

當年跑在楊磊前邊讓他吃灰的胡瑋煒套現(xiàn)了傳聞中的15個億,開始了新的生活;戴威欠了20個億后,久未露過面的他在去年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宣布自己已為人父。

乘桴浮于海,也了卻了當年事。



今日話題

哈啰要上市了,你怎么看?

來評論區(qū)我們聊聊~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