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院結構安全顧問 該項目位于廣州市?;撅L速為0.5kN/m2,地面粗糙度取C類;設防烈度為7度(0.1g),場地類別為Ⅲ類,特征周期0.45。 圖1 4軸剖面圖 在抗傾覆問題上,本結構的特殊情況為,若不考慮基礎及覆土的貢獻,上部結構無法滿足抗傾覆要求。為了確保結構整體的抗傾覆滿足要求,采用了筏板基礎,并適當控制筏板上的覆土厚度,由筏板自重以及回填土重量平衡整體結構在Y向風荷載或Y向地震作用下傾覆彎矩。因而抗傾覆驗算需考慮基礎及覆土的貢獻。 經盈建科軟件基礎模塊分析,考慮覆土作用時,在最不利的Y向風荷載作用下,基礎底沒有出現(xiàn)零應力區(qū),見圖3。 圖3 考慮“恒載(計入覆土荷載) Y向風”時的基底壓力 圖4 筏板基礎大樣 如圖4,若不考慮覆土作用時,上部結構重量向筏板的形心點取矩,上部結構恒載作用下,筏板所承受上部結構傳來的彎矩為1531kN-m;風荷載作用下筏板所承受的彎矩為4656kN-m;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2條,基礎底面邊緣的最小壓力值: ![]() ![]() ![]() 如圖4,傾覆點取點A,上部結構重量為905kN,上部結構重量所提供的抗傾覆力矩為1012kN-m;筏板的重量為2388.5kN,筏板自重所提供的抗傾覆力矩為6712kN-m;覆土的重量為4180kN,覆土所提供的抗傾覆力矩為11745kN-m;風荷載作用下,基礎底面產生的力矩值為4656kN-m。 ![]() ![]() 本項目由于其功能需要,懸挑長度較大,并且呈現(xiàn)“下小上大”、“頭重腳輕”的狀態(tài),在設計過程中,需特別關注由于懸挑長度較大造成結構嚴重偏心,因而需要關注基底零應力區(qū)及抗傾覆驗算。由于本結構風荷載起控制作用,本文以風荷載為例,展示了驗算過程。 綜上,在考慮覆土作用后,本結構基底不出現(xiàn)零應力區(qū),且抗傾覆安全系數為4.18,滿足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