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接近谷雨時節(jié),花間仙子們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迎春、桃花、櫻花、油菜花、二月蘭、鳶尾、牡丹、芍藥、月季……四月芳菲不盡,氣溫在逐漸升高的同時,也搖擺不穩(wěn),在北方,還沒晴幾天便又大風黃沙一同襲來,而南方,時不時會有春雨光顧。春天,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生長繁殖較快,人們既要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疾病能力,也要注意飲食調養(yǎng)、投其臟腑所好,多吃一些溫補滋養(yǎng)的食物,如:大棗、紅糖、蓮子、小米、山藥、茯苓等。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山藥: 一般來說,山藥主要有二種:
雖然山藥品種不同,吃起來的口感不一樣,但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區(qū)別不是太大,食用后都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山藥營養(yǎng)非常豐富,含有淀粉酶、植物蛋白、黏液蛋白、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碘、鈣、磷等等。山藥不僅吃起來口感好,而且熱量低,藥用價值非常高。有不少人認為吃山藥正應了養(yǎng)生的那句話:“藥補不如食補”。
現(xiàn)在,咱們家里常見的用山藥制作的美食有“拔絲山藥”、“腰果萵筍炒山藥”、“蝦球炒山藥”、“滑炒山藥木耳”、“芹菜炒山藥”等等,除了和各種蔬菜進行搭配,山藥還可以搭配肉類、雜糧等做成美味不同的湯、粥等,成為滋補的良品。 今天,我就來推薦用山藥制作的“一粥一湯”,讓美味與營養(yǎng)融為一體,在春末的時候吃了既滋潤又溫補。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 一、小米山藥粥的制作方法:原料:小米半碗,山藥1根,干枸杞適量。 制作方法: 步驟1:將小米洗凈后,在碗中浸泡半小時;山藥洗凈去皮,放在案板上,先用刀背拍打幾下(像拍黃瓜似的),將山藥拍散,然后再用刀將山藥切成碎;干枸杞清洗好備用。 步驟2:將山藥碎與小米一同倒進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用筷子攪拌均勻,按下“煮粥”鍵即可。 步驟3:粥快煮好之前加入枸杞,繼續(xù)煮至成熟,再燜10分鐘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于習慣于將山藥切成片或者小塊,在這里將山藥切成碎丁狀,在煮粥的時候不僅易熟、易爛,而且吃起來口感較好。我家里人很喜歡這樣做法,特別是老人,覺得這樣做出來的粥更濃,而且吃起來每口都帶有滿滿的小米和山藥,好吸收也好消化。 小米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脂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山藥中所含的淀粉酶,被稱之為“消化素”,能分解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身體的滋補,中老年人在春季里經常食用山藥粥,對身體健康補益頗多。 二、山藥排骨湯的制作方法:原料:排骨300克,山藥2根,姜片、蔥段、香蔥碎少許,料酒、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 步驟1:將排骨洗凈后切成適當的小塊,涼水入鍋,加入姜片、料酒,水開后焯1-2分鐘后撈出洗凈,山藥洗凈后去皮切成滾刀塊。 步驟2:火上坐砂鍋,加入清水,水燒熱后下入排骨,再加入姜片、蔥段,燒開后將浮沫撈出,然后蓋上蓋子小火慢燉40分鐘。 步驟4:下入山藥塊,再燉半小時,然后加入適量的鹽、出鍋裝入大碗中,再撒上香蔥即可食用。 這道湯清燉就好,不用加太多調味料,是一道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養(yǎng)生湯,它不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骨膠原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排骨脫骨即爛,山藥吃起來口感綿軟,湯汁味道鮮美,一點不油膩,還帶有山藥的一絲清甜,老少皆宜,尤其適合春天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食用。 以上用山藥制作的一粥一湯在春末做給家人吃,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老幼皆宜,喝了之后很滋補,對身體非常有益,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
|
來自: 趴窗看雨的小龜 > 《節(jié)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