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俗世一念滅,江湖各別了人間。 一念塵世,一念凡間,一念天地,一念別離。有些時候,紅塵教會我們的,是數(shù)不盡的感慨,也是無可奈何 歸去。
對于那些凋零落下的花,對于那些已然離我們而去的人,我們除了感慨萬千,無可奈何之外,又能有怎樣的感情可言呢? 哪怕是相識的人,他們終究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就像是門前的流水一般,逐漸地流逝,就連痕跡也不再留存。 這種感悟,對于五十歲的人來說,是特別深刻的。 所謂人到五十,紅塵束縛,凡世多難,情仇別離,滄桑無奈,早已品味得一清二楚了。 在這時候,紅塵俗世再好,也都已然黯然失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了。
一眼看去,大山小河都成了無意義的空洞景象,哪怕是春天的落花,都被風(fēng)雨打得失去了靈魂。如此,珍惜眼前人,才是人一生最好的做法。 人到五十,如果這幾個人離開了我們,那“紅塵俗世”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要是知己離開了我們,那紅塵就沒有意義了
一個有著崇高追求的士人,他肯定會為了知己而去赴死的,就像是高山流水中的俞伯牙和鐘子期一般,誰去了,誰便成為了對方的缺憾。 對于我們大多人而言,這一生遇到的朋友有很多,可他們大部分人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只有小部分人,他們是你的知己。 人活一世,不必說要朋友千千萬,但至少要有一個能懂自己心意的知己。 有一位知己,就等于有一面和你共通的鏡子,你能在鏡子中看到你自己,也能讓鏡子中的你與你一同前行。 人到五十,我們要清楚地明白,人可以獨(dú)處,但卻不能活成一座孤島,該跟知己交流的時候,就多跟他們交流。 要知道,知己離開了我們,就等于我們的人生失去了一面鏡子,紅塵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要是父母離開了我們,我們也就無家可歸了
父母,是我們這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恩人。有些時候,你對父母怎樣,那你就能體會在怎樣的幸福。 我們大多人都存在著一個糊涂的行為,那就是當(dāng)父母在我們身邊之時,我們總是不在乎他們,認(rèn)為來日方長,時光悠久。 可是,當(dāng)他們離去之后,我們大多人才痛徹心扉,認(rèn)為父母才是我們這一生最重要的人。但是,那時候的懺悔,已然沒有任何的作用了。
你想讓樹木安靜下來,可樹木就是隨風(fēng)而擺動。你想贍養(yǎng)父母,可父母卻已然離開了你。這,就是人這一生最難彌補(bǔ)的遺憾。 人到五十,要是父母離開了我們,我們就無家可歸了。 要是伴侶和我們別離,我們的余生也就缺少了靈魂當(dāng)人到了五十歲之后,你認(rèn)為是孩子和我們的關(guān)系較近呢,還是自己的伴侶和我們的關(guān)系較近呢? 肯定是伴侶和我們的關(guān)系較近。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那么陪伴我們到老的,終究是我們的伴侶。 伴侶,不僅僅是愛意中的相伴者那么簡單,她還是我們后半生的守望相助者,是我們的戰(zhàn)友和守護(hù)神。 你有兒子,可他終究要建立自己的家庭。這個時候,哪怕你跟他關(guān)系再好,他也會離你而去,這是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 你有女兒,可她終究是要成為別人的妻子,幫別人生兒育女,有著屬于自己的家庭。 所以說,到了一定的年紀(jì),你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你的伴侶,你的愛人。 別認(rèn)為愛人就是夫妻之間的角色那么簡單,其實他還是你人生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是我們自己失去了希望,那紅塵俗世就沒有意義了對于我們?nèi)硕裕t塵俗世的意義是什么?就是你終其一生去追尋你的希望和心之彼岸。 要是你失去了希望,那么你就沒有了方向,容易在奔流不息的歲月長河中迷茫不定,還有可能墮入河中,失去了生命的靈魂。 人,終究要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什么人而活。 你可能會說,孩子還沒有成家,我要為了他而活著;你可能會說,孩子終究不懂事,我要為了他而生活。 可我要告訴你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發(fā)展的天地和必經(jīng)的道路,有些彎路,是你所無法改變的。 如此,學(xué)會放手,學(xué)會讓自己活得輕松自在些,學(xué)會讓自己去追求人生真實的意義,這才是你紅塵一生的價值所在。 人活一世,草長一秋。紅塵似海,我愿為舟。人隨心動,物隨念生。源源不斷,一世平安。 如此,最好。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