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設圈、娃圈、煙圈,13歲女孩花70萬買畫背后,3個你一無所知的兒童社交圈

 隨安觀照 2021-04-15

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xian)

作者:王耳朵


前兩天,微博上的一條熱搜讓人大開眼界。

一個網(wǎng)名為芙芙的13歲女孩,在六個月內(nèi),花了70萬,在網(wǎng)絡上買了幾張“不能商用不能傳播,只能自己欣賞”的二次元畫作。


最貴的一幅,交易價格達7萬,畫手名叫“白琴”。

價值7萬的圖

白琴在米畫師平臺上的主頁

女孩媽媽知曉事情原委后震怒,找到白琴要求退錢,并放下狠話:“我女兒既然敢7萬買你一張畫,我就能花700萬把你們這個圈子掀了!”


一時間, 白琴和其身后的“設圈”成了輿論焦點。“交易合法性”“是否屬于誘導未成年人消費”“所得是否依法納稅”等質(zhì)疑的聲音逐漸增多。

社交就是圈子,不分大人還是孩子。

在你看不見的角落,當今孩子的生活,其實早已被各種圈子滲透。

而其中,多的是“妖魔鬼怪”。
01
一套圖賣32萬
出事就說不知對方未成年

芙芙70萬買畫的“設圈”,也叫“繪圈”,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根據(jù)設定畫人物圖像”,也就是“紙片人”。

你可以自己虛擬出一個人物,隨意構想、混搭,予以性格、外貌、身世背景、生活環(huán)境等等素材,畫師在收取一定費用后將其呈現(xiàn)。

這種“付費代筆”的行為,讓畫師在圈內(nèi)擔當了“造夢人”的角色。

可這夢,做得越美,價格越貴。

@澎湃新聞 的記者聯(lián)系到在設圈浸泡了兩年、花費近十萬的姑娘長安和小莓(化名),她們說,7萬并非設圈拍賣的頂點。

在B站,一張三個人的插畫,曾被拍出32萬的天價。

雙人拼車=兩個人合買

32萬,是一個普通家庭努力好幾年,才能攢下的血汗錢,在這個圈子里,只能買這樣一張紙。

誰也沒有想到成交金額會定在六位數(shù),迫于輿論壓力,畫師和兩個買家都出面做出解釋。

一個聲稱32萬成交價買的是為期三年的長期約稿,另兩個說自己是家庭條件很好的高三海外留學生,意圖用“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來平息風波,但這些嘴皮功夫并沒有消除網(wǎng)友們的疑慮。

最終的結果,買家害怕被人肉,注銷了微博,畫師也不得已退圈。


還有一張拍賣價為17萬的畫,人設名叫“熊熊公主”。

被吐槽成“靠配色和花里胡哨的元素堆積也能賣出大價錢”,且亂用杜比認證水印已經(jīng)構成侵權,但這絲毫不妨礙這幅畫最后以8.5萬的價格賣給了出價第一名的金主。


設圈還有很多不成文的規(guī)定。

一個圈內(nèi)人士形容道,“這是一個充斥著非法行為和撕逼互黑的灰色地帶”。

“定價極其混亂,交易非常頻繁而且沒有合同。

它既不能說是商品,因為禁止商用。也不能說是虛擬物品,雖然只是電腦和手機上的一幅畫,但確實是通過畫手的設計和制作。它更不能說是藝術品,因為畫手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多更快地,搜刮金主的錢。

很多畫手接稿的時候,只是象征性地問一下約稿者的年齡,重點在于談錢交易。

一張頭像500塊,一張手機壁紙1000-5000,上不封頂。

小學生花20-40萬上大學的錢買設子

如果一張圖太貴,畫師還可以選擇搞“巨人車”,意思是幾十個人一起分攤費用購買同一幅作品。

比如白琴,雖然歸還了芙芙6萬塊錢,但她繼續(xù)用這幅退款的畫作開了“巨人車”。

一個人收費600,50個人乘車,前前后后一幅畫閉眼含淚血賺了4萬。


等到小孩抵擋不住誘惑,花光零用錢后偷錢、騙錢搞出事,家長找過來了,就裝出一副不知情的樣子裝無辜扮可憐:

“我不知道他/她是未成年人。


設圈,沒有合同,沒有平臺監(jiān)管,沒有門檻,無視法律法規(guī)和市場規(guī)律,有時候甲方為了約一幅畫稿可以卑微成畫手的癩皮狗。

可實際上,對外價值幾千上萬的設子,基本上都是同類型的元素堆砌和拼接,相似到像是同一個工廠里的流水線產(chǎn)品。

同一個人設約了不同畫師來畫圖
呈現(xiàn)效果極其相似@澎湃新聞

如果你“幸運”地用一兩百的賤賣價格約到了畫師,對方也會拖著低價的買家,接著高價的訂單,你一催,對方就用身體不好做托詞,無限期拉長你的排單。

如果你不遵守這些“潛規(guī)則”,那畫師就會明里暗里地使用“網(wǎng)絡暴力”,將甲方掛在社交平臺進行曝光和攻擊。

再如芙芙和白琴事件曝光后,很多人為白琴洗白說“畫畫那么辛苦,憑什么一張畫不能賣7萬?”妄圖扭曲“割未成年韭菜的事實”。

以時政畫作聞名的漫畫家烏合麒麟直言不諱:

“這里充滿了各種超出我認知的神秘規(guī)矩,每次這些別出心裁的規(guī)則都讓我感到大吃一驚,也不知道這些條條框框一開始是如何構建的。

不過在我看來這些規(guī)矩本就是針對沒接觸過正規(guī)商業(yè)市場的未成年群體的,我一直感覺這主要是騙小孩錢的,因為我想不到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為何會遵守這些完全無視法律和市場規(guī)律的奇怪規(guī)矩,并會為之買單。

02
22萬買個娃娃,
別人說他/她們在養(yǎng)小鬼

除了設圈,還有“娃圈”。

浸淫娃圈的人,可能自己心智還未健全,卻自稱“娃爹”“娃媽”。

娃圈里的娃娃一般有三種:

BJD(Ball-jointed Doll),中文翻譯過來是“球型關節(jié)人偶”,泛指各種擁有球型關節(jié)的精致可動人形人偶。


日本Obitsu公司生產(chǎn)的11cm娃身,沒有頭部,需要購買娃頭進行搭配的OB11娃娃素體。


大眼睛、大頭,比例失調(diào)看多了有點恐怖的小身子娃娃Blythe(小布),起源于美國。


雖然種類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錢燒得越多,娃才能出眾。

在娃圈市場,光是一個裸娃起步就要2-3k,大全套或是外社4-6k,熱門款被炒到1w 的比比皆是。


接到娃再聯(lián)系壯士(妝師)給娃做服化,還有少則0.5k多則60k的妝面成本,還有后續(xù)的娃毛、娃衣、配件、攝影、場景和家具、聚會、旅拍等,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燒錢的地方。

這套娃衣售價近3000

“新人入娃圈3個月花銷就能超過1萬,高端玩家氪金幾十萬都是常事,還有00后前后投入了上百萬……”

圖文引用:@運營研究社

浙江95后姑娘小朱,入圈4個月就在娃娃身上花了5000塊錢。她認識的一個圈內(nèi)玩家,5年時間豪撒二三十萬。

@燃財經(jīng) 的記者采訪娃圈“發(fā)燒友”蔡蔡時,她自曝入圈10年,至今已經(jīng)在娃娃上花費了六七十萬元。

圈內(nèi)一個“改娃”大神的作品,一度被拍出了22萬元的天價。

被拍到22萬的小布娃娃

李晨向范冰冰求婚時送的BJD娃娃 200多萬

娃圈的講究,比設圈還多,并且處處透露著詭異的色彩。

首先,娃娃絕對不能用買賣來形容,而是要用“出生”。

把娃從賣家那里拿過來叫做“從娘家接娃”,把娃娃拿出來穿衣服的這個過程叫做“出生”。制作娃娃的店鋪叫做“娃社”“娘家”,從下訂單到接到娃娃的過程叫做“孕期”。

其次,娃娃還有自己的“身份證”,包含了出售證明、姓名、年齡、職業(yè)、社會關系等信息。

接娃回家的時候,隨身的配飾、贈品等稱之為“嫁妝”。


但在娃圈玩家眼里,這些都不算什么。甚至,還要大手筆燒錢來“雞娃”。

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雞娃:1歲開始中英雙語教學,3歲能背百首古詩,7歲時鋼琴8級……

娃圈里的雞娃:1歲時必須排個大手妝,最好蹲韓國太太的單,買幾身合適的衣服;2歲根據(jù)保養(yǎng)情況調(diào)整妝容,嘗試點不同風格的眼球、發(fā)色,至少搭出一套完整的室內(nèi)景;3歲多多拍美照、寫故事,盡量做出豐富的人設……

他/她們認為,娃是擁有靈魂的,是一種情感寄托。

在半次元app里,未成年人養(yǎng)娃不在少數(shù)。

她/他們興致勃勃地交流著養(yǎng)娃心得,有頂著父母的反對依舊把娃接回家,或是強行要錢談接娃的條件,或是謊報輔導材料的價格,慢慢攢下接娃的錢……


半年在設圈里花了70萬的芙芙,后來被曝也混跡娃圈(棉花娃娃圈),做代理商。

在這個圈子里,300多人向芙芙支付了娃的定金。如今芙芙因為是未成年,那些支付定金的人最后到底能不能接到娃娃,也成了未知數(shù)。


03
文具店里藏“老煙槍”
店家說這都是小孩子抽著玩

如果說設圈和娃圈只是在割未成年韭菜,那接下來的“煙圈”,就是直接把刀,對準了孩子們的身體。

2020年11月末,河南衛(wèi)輝多名家長爆料,衛(wèi)輝市第六完全小學附近兩家文具店賣電子煙給小學生。

其中一個班級,有10余名孩子購買。

@澎湃新聞 聯(lián)系到了衛(wèi)輝市市場監(jiān)管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證實確有此事,涉事店鋪已被查封。


我查了一下,關于電子煙潛入小學生群體,在六年前就有媒體報導。

2015年,溫州市區(qū)一小學老師聯(lián)系到@溫州都市報 記者,說班級的許多學生近期迷戀上了一種會噴出霧氣的“糖棒”玩具。

這種“糖棒”,水果味道,但吸一口就能噴出白色霧氣,遠看就像是在吸煙。記者走訪后發(fā)現(xiàn),這種“糖棒”,就是成人吸食的電子煙。

中間空心,撥開塑料套就能吸,吸食時前端還會出現(xiàn)紅色的“火光”,外觀和香煙并無區(qū)別。

一小學生在抽“糖棒”。姚卡/攝

為了調(diào)查電子煙在小學中的覆蓋面,@溫州都市報 的記者在放學時間蹲點了多所小學。

結果發(fā)現(xiàn),所有小學附近的文具店或玩具店,都有銷售這種“糖棒”。

一三年級的男孩小軒(化名)出校門便在文具店買了“糖棒”,吸食并吞云吐霧的動作十分嫻熟,這已經(jīng)是他買的第三根“糖棒”了。

而另一所小學旁的文具店,“糖棒”的生意非?;馃?。老板直接說一個星期前進的貨現(xiàn)在已經(jīng)銷售一空。

“一根15塊錢,簡直供不應求。

鄭州一小學外小賣部出售像雪茄似的電子煙

遠在1200多公里外的鄭州,小學也被這種“糖棒”侵略。

在鄭州市金水區(qū)、管城區(qū)、二七區(qū)、惠濟區(qū)等多所小學門口,這些電子煙被大大方方地掛出來賣,少部分商家選擇放在隱蔽處“看人下菜碟”,也有商家覺得對孩子不好,不賣。

當記者詢問一家店老板有沒有電子煙時,老板拿出的貨品外殼上只印有“一次性電子水煙” “500口電子水煙”的英文字樣,沒有中文標識、沒有生產(chǎn)日期、沒有生產(chǎn)地址。

老板熱情推銷這種“三無”產(chǎn)品:“這東西賣得好,好多小學生吸著玩,我賣15,其他店最低20。”

為了安全售出,有的店還會特意把電子煙放在裝圓珠筆的袋子里,看孩子沒有大人跟著,才拿出來賣給他們。

這種混雜著水蜜桃、巧克力、牛奶、芒果等口味的煙棒,已經(jīng)全面打進孩子的社交圈。

“覺得新潮。

“我們學校里學生基本都知道這種電子煙,身邊好多同學都會買回去抽著玩,跟真煙差不多,也會吐出白煙來,感覺酷酷的。


然而,在商店老板口中那些“吸著玩的東西,不是真煙”、“就是霧化器把液體霧化,沒有毒害,我家孩子也吸著玩”的“糖棒”,等同于“軟性毒品”。

陜西省慢性病鑒定專家馬政權表示,長期吸食不明成分的霧化物,會對青少年肺部功能造成影響,也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過早成為煙民。

在對這些電子煙樣品送檢后,發(fā)現(xiàn)所有電子煙配套煙油中都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香精香料等有毒及化學成分,商家售賣的“糖棒”,已經(jīng)具備了普通香煙的屬性。

你以為孩子的世界純凈如雪,其實多的是你從未了解過的藏污納垢小角落。

藏在普通筆芯盒里的電子煙

04

粉碎三觀的設圈,燒錢的娃圈,把小孩身體當作賺錢載體的電子煙圈……

想起曾經(jīng)有人將消費市場排序為:小孩>女人>狗>男人,如今看來不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可是這錢從孩子身上一層層地扒,良心在哪?

媒體人曾無艷曾說過一句話:并不是每一個孩子最終都會遇見神,但他們隨時隨地都可能遇見這樣的惡。

不管是什么圈子,以正規(guī)的渠道,按勞獲取所得,依法納稅,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我無話可說。

可偏偏有人機關算盡,把自己的好日子建筑在殘害未成年人心智和身體的基礎上,那對不起,我們一定反擊。

再換種說法。

你昧著良心向小學生兜售電子煙,狠賺了一筆。

可能你的孩子也沒經(jīng)受住設圈的誘惑,偷偷拿著你賺來的黑心錢,買下了設圈大佬的紙片人畫。

你氣極向畫手討錢,結果又發(fā)現(xiàn),孩子不僅買了無用的畫,還在娃圈混得風生水起,欺騙了300多人的定金……

所以你看,這場游戲里,沒有人是贏家。

良心一旦壞了,就是個閉環(huán)。萬物皆是能量守恒,那些非法得到的東西,總會以相似的方式失去,沒有人是會是例外。

做人要有底線,賺錢也是。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