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得冠心病、心梗,只能忍痛拒絕“膽固醇高”的紅肉、蛋黃?你可能錯了,紅肉、蛋黃之所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元兇其實另有他人!Emma整理了一套最實用的蛋黃紅肉健康食譜,并告訴你真正需要慎吃二者的究竟是哪一類人! 揪出紅肉、蛋黃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多少年來,膽固醇,紅肉、蛋黃跟心血管疾病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在很多人的飲食理念里,高膽固醇與不健康幾乎是劃等號的。確實,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我們一頓酒足飯飽,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餐后約4小時內(nèi),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內(nèi)皮功能障礙和動脈炎癥增加都來了,這種飲食導致的“餐后效應”就像一個警鐘,提醒我們必須“管住嘴”。 然而,最新研究認為,腸道菌群毒性代謝物可能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幫兇”,膽固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甩鍋”了。 Emma簡單梳理了下,根據(jù)研究,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大概是這樣的:人吃了蛋黃、肉類后,會促進腸道菌群產(chǎn)生一種叫“氧化三甲胺(TMAO)”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是腸道菌群代謝物之一,它有點壞壞的。已有研究表明,TMAO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TMAO水平高的人,中風、心梗和血管性疾病死亡風險顯著增加。而肉堿、磷脂酰膽堿被認為是負責生產(chǎn)TMAO的兩大底物,前者主要來源于紅肉,后者在蛋黃中含量豐富。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除了TMAO,腸道菌群的其他有毒性代謝物,如對甲酚硫酸鹽、馬尿酸等也可能會一起“搗亂”。因此,健康人群沒必要過多恐懼食物中的膽固醇。 但要強調(diào)的是,有一群人需要謹慎吃紅肉和蛋黃,那就是腎功能受損的人,尤其是其中的高齡人群!這是因為TMAO主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泄,腎功能一旦受損,排泄情況也不容樂觀,會加重對健康的影響。腎功能受損人群,建議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攝入肉類和蛋類。 吃的健康,試一試“十個拳頭原則” 雖然蛋黃、紅肉背鍋“膽固醇”可以平反了。但蛋黃、紅肉仍然還是要健康吃: 01 健康人群吃雞蛋,千萬別丟掉蛋黃! 蛋黃中含有大量的鈣、磷、維生素 D 等人體必需營養(yǎng)素,每天吃一個雞蛋,不用擔心膽固醇攝入量超標,不用擔心會因此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 Emma: 一項通過我國15個省份10萬余人長期隨訪研究發(fā)現(xiàn),適量吃雞蛋者的總死亡人數(shù)和患心血管風險最低。 02 溏心蛋并不比全熟蛋營養(yǎng)多少 確實,溏心蛋保留了更多維生素,但全熟蛋更有利于蛋白質(zhì)的消化吸收,所以這兩種吃法在營養(yǎng)上各有所長,差別不大。全熟蛋在安全上更勝一籌,溏心蛋的蛋黃是半液體狀態(tài),說明沒有完全達到殺菌溫度(71℃)。因此,愛吃溏心蛋的朋友,建議最好在大型超市購買質(zhì)量合格、保存妥當?shù)碾u蛋,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 03 肉吃多了傷身,一點不吃老得快! 與營養(yǎng)過剩共存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很多中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貧血。不吃肉,營養(yǎng)跟不上,會加快身體的老化速度。肉類是優(yōu)質(zhì)蛋白的良好來源,紅肉類還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由一定的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04 吃紅肉,建議選擇瘦肉,盡量少吃內(nèi)臟 科普下,紅肉包括包括豬、牛、羊、驢等家畜的肌肉、內(nèi)臟及其制品。 05 每天紅肉總量控制在50克左右 50克左右紅肉大約是成人掌心大小、食指那么厚的一塊。動物內(nèi)臟饞的話,每周可以吃1~2次,每次少于50克。 如何吃的健康,是個永恒的話題,但在營養(yǎng)學界,“均衡”是個不變的終極法則。想做到均衡,建議大家做到“十個拳頭原則”。通過自己的拳頭大?。ㄅ胝{(diào)前),就可以粗略估算,分別為: 十個拳頭原則 肉類不超過1個拳頭大?。ò~、禽、蛋、肉); 主食2個拳頭大?。òù旨Z、雜豆和薯類); 奶和豆制品2個拳頭大??; 蔬果不少于5個拳頭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