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小滿,曲苑風荷,
天藍映碧水,蒔雨襯天青……
淺夏的一幅幅美景,
仿佛把歲月的纏綿堆煙成畫卷,
繾綣成詩魂,把那些絢麗的色彩,
溫婉成沁人的馨香,注釋成詩意的韻腳。
01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張先《畫堂春》
春末夏初,最喜乘船游湖。
立于船首,俯仰上下,天光干凈,遠山如黛。
綠水漾入云天之上,藍空漾于碧波之中,
天際廣袤,蔚為奇觀。
波平如鏡,船上人影映水中,
宛若人在明鏡中穿行,另是一番煙雨之境。
在別處讀過一個句子:
“能夠入畫的人或風景,
必然有讓人神往和散發(fā)光亮的所在,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擁有和長成,
大多都是從修行和修整中得來,
所以日子雖然俗常,卻也不要輕慢?!?/font>
深以為然。
別走太快,風景要慢慢賞,日子要慢慢過。
02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歐陽修《臨江仙》
柳林外雷鳴輕且小,池上細雨朦朧,
淅淅瀝瀝如針線,落在荷葉上,蕩起碎碎的清脆。
這樣的天氣,最適合倚窗聽雨,
案頭泡一壺清茗,二三人,聊三兩事。
興致起時,便跑入雨下,
待到飛雨濕裙袂,美人觚里藏滿心事,
簇簇叢叢的芭蕉綠了窗紗,方作罷。
然后再素面朝天,讓輕細的雨絲落在臉上,
微微覺著癢,才覺歡喜。
03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蘇軾《阮郎歸-初夏》
東坡晝眠愜意,被落棋之聲驚醒,本有些惱,
揉揉眼睛,卻見碧紗窗下槐柳綠影,
又聞新蟬如弦,不禁喜從心生。
“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font>
清晨早早出門采槐花,枝椏相連,
細白如星,一鉤一捧,手捻即碎。
回家后洗凈、控干,拌上面粉,攪拌均勻,
置于竹篦之上,開中火蒸上半個鐘頭,再潑油、放醬。
這一幕一景嵌在年少時光里,
如天角一星,閃閃發(fā)亮,
所以至今仍能說出個一二。
04
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南窗倦臥,晚讀閑書,耽情歌舞,玩月晚涼。
舊日素箋淺淺愁,易水硯邊紙成行,
仿佛用一曲笛音便可把鷓鴣喚醒,
用一把琴書便可吟出愛恨情仇。
窗外有婆娑花雨,也有軟糯雀鳴。
芳心初歇,那一弦一柱的顫音變得幽長,且深切。
仲夏午間,臥房或清、或靜、或雅、或淡,
一人讀書、作畫、吟曲、抑或只是大夢睡去,
都覺得小小的滿足。
05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
——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讀宋詞,忽而想起一句唐詩: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font>
塘水清淺,蓮花亭亭,修養(yǎng)一顆禪心,
虛空則高爽,纖塵而不染。
想在院子里辟出一個小池,種些草,植些蓮,
等風吹來,水草獵獵有聲;
等雨降落,荷花散出沁人芬芳,使得滿院是荷香。
于是,蓮霧氤氳,目之所及,俱是柔婉貞靜。
06
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蘇軾《賀新郎-夏景》
一日,在街角撞見了一株石榴樹,
半開的榴花宛如紅巾折皺,偷偷采一枝,
置于手心細細看,
千重花瓣正像美人芳心,情深自束。
想起故鄉(xiāng)的一位阿婆,遲暮里的用心人。
每年,她都要釀幾甕果酒,然后送與鄰人、至親。
我有幸嘗得,小啜一口,
酸、甜、澀、鮮,風味天然而純正。
她常說:“石榴清酒,煩渴引飲,收斂固澀?!?/font>
想來也是如人在世,要味甘性溫,也要留其本色。
07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一人獨行山徑,一步一景皆可愛。
月白,枝斜,風清,
蟬聲如針,驚鵲低飛,云深不知處。
慵懶懶地邁著步子,
把山影放在肩上,把溪水放在手上,
然后穿越一畔風塵,生出一行行平仄相生的句子。
林木蔥蘢,思緒斑駁,光和影都恰好柔和;
夏天,變得如此動人。
08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院落無風,柳絲垂,
晝寢于室,方才入眠,
風驟起,庭院綠柳輕搖曳。
夏日白晝長,幼時嗜睡,
常臥于竹席,一睡便是一下午。
醒來時,已臨近黃昏,穿鞋出屋門,
見外公倚在藤椅上看書,暮色微醺,光線暈暖,
他一句一頓,總要思索幾番。
舊巷子里時時會穿過一個身影,
落在青石板上的足音緩慢交疊。
當時記憶,如今追憶不得,
想來也是早晚復相逢。
來源:小鎮(zhèn)的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