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痛苦皆來自人際關系。 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又明確表示,人有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這又只能從人際關系中獲得。 所以我們進一步分析這種痛苦,其實是因為我們未獲得: 未獲得維持良性關系的能力以及未獲得處理沖突關系的能力。 當我們無法平衡人際關系,就會被人際關系所左右: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與人、與社會的關系里學習和成長,這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那些成功人士,好像在這方面天賦異稟。 前段時間熱播的綜藝《同一屋檐下》邀請6位素人嘉賓在一起生活105天,通過觀察不同圈層的人在一起生活引發(fā)的化學反應,來呈現(xiàn)一份現(xiàn)代人的生活樣本。 其中一位嘉賓李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成熟得體、禮貌妥帖。 他的個人履歷很不簡單,概括來說就是“霸道總裁”的身份人設。但他身上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感,待人處事永遠謙遜溫和。尤其在進入新團體時,如何快速又自然的融入集體,他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他會發(fā)自內心的尊重所有人的職業(yè);在說自己想法之前先肯定別人;當他看到別人在為工作或人際苦惱時,會禮貌地先問:你想不想聽聽我的想法;會認真保存別人贈送的禮物,并且讓對方感受到這份心意。 因為他的妥帖分寸,他的室友給出了120分的評價。 回到人際關系本身,我們與人溝通的形式無非三種:語言、神情、行動。 李行之所以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就在于他在這三方面下的功夫,既要拿捏好分寸和溫度,又要知行合一,尊重內心訴求。 這其實是一種能力,整合自己內心與適應外界規(guī)則的能力,既是能力,就可以后天習得。 事實上,很多大企業(yè)家、領導人,都在學習這樣的能力,只不過他們有更系統(tǒng)、更完善的學習路徑。 這個被廣泛認可并應用的學習方法就是NLP——神經(jīng)語言程序學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 它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叫“模仿卓越”。 NLP發(fā)展之初,就是兩位創(chuàng)始人通過研究心理治療領域三位卓越的大師而來。將三位大師的語言、行為、思想模式進行分析解碼,總結出其背后的規(guī)律和邏輯。 事后他們將這套理論進行試驗應用,當模仿者根據(jù)這套方法應對自己的人際關系時,發(fā)現(xiàn)確實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變得更加舒適,工作、生活都獲得了一定的提升。至此NLP開始被大量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很多人誤認為NLP等同于成功學,但其實他們有本質的區(qū)別。 成功學更像是一張地圖,告訴你目的在哪里,你需要什么樣的品質;而NLP是實現(xiàn)的路徑,它教你實戰(zhàn)的技能和具體的操作方案。 回想我們的學習生涯會發(fā)現(xiàn),其實所有的技能都從模仿開始,臨摹字帖書畫、練習世界名曲,但我們并不會因為模仿就失去自己的個性。而是在模仿中漸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NLP是技能但并不只是技能。 技能流于表面,也相對容易學習。NLP可貴之處在于,它同時深入背后的運作原理,讓我們了解到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同時在你的心里種下一個心錨。 當你再遇到瓶頸、困難時,你就不會再被大腦所騙。 當內心出現(xiàn)“太難了、我不行的、你應該放棄”這樣的話時,你心里的心錨會糾正你偏激的情緒,它會提醒你,這只是情緒的詭計,別被它騙了,你還有很多辦法可以解決問題。 NLP同樣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可以拆解你生活中大部分的現(xiàn)象和難題。 原淘寶大學副校長、NLP授證導師陳瑜就曾做過一場用NLP心理學解讀馬云的講座,從NLP角度拆解馬云創(chuàng)建阿里巴巴商業(yè)帝國的每一步。 陳瑜說:“也許你成不了第二個馬云,但洞悉了馬云成功的規(guī)律,結合自身條件去模仿他,從而看清自己前方的道路,你就會成為第一個你自己。” 現(xiàn)在張德芬空間邀請你參加《2021喚醒心智成長盛會 | 讓轉變更快發(fā)生》。 從4月到8月,邀請20位國際大師與資深導師們,每個月為大家進行不同主題的分享。涵蓋個人家庭到工作事業(yè)等方面,讓你學會運用不用的知識和技術,突破生命卡點,拿回自己人生的主控權。 |
|
來自: ympympympympyy > 《張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