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獸楊志在梁山一百單八將當中出身也不算低,他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的后人。不過這個名門之后沒給他帶來太多的好處,畢竟楊家風光的年代離他所在的時代差了快一百年了,享受不到太多的紅利,反而是這樣的身世讓他背上好大一個包袱?!端疂G傳》原文里他自己說:“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楊志這一輩子就圍這一件事活著,他的所有生活內容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奮斗。您看水滸里其他的好漢,都有自己的一些個業(yè)余愛好,簡單說都有玩的時間。燕青那樣所有的游樂項目無一不精的就不說了??纯戳譀_,當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時候沒事滿大街閑逛,帶著老婆大相國寺一通轉悠,一高興一千貫錢買把刀,這日子過得。還有像神醫(yī)安道全、九紋龍史進喜歡逛逛煙花柳巷,黑旋風李逵、白日鼠白勝喜歡賭錢,雖然不是什么正經愛好,畢竟是有業(yè)余生活。最起碼,這些位好漢還都喜歡吃肉喝酒,這還是個消遣呢。您再看這位楊志,整部《水滸傳》里,他就沒有為了讓自己開心而進過一次酒樓飯館,都是為了填飽肚子,然后干正事。 在楊志的人生字典里就沒有“休閑”這兩個字,就只有“奮斗”。我估計在他的潛意識里,自己有時間就應該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上進。所有不是為了自己事業(yè)成功而進行的活動都屬于不務正業(yè),應該被鄙視。我估計他上了二龍山以后,跟魯智深、武松他們聊天,內心里也會對那二位的做法不以為然:“才當個提轄,營級干部就滿足了,滿大街閑玩,不知道多練練武,提高業(yè)務水平,多干點活攢業(yè)績,就算沒打死鎮(zhèn)關西,他也夠嗆能上團級,更甭提師級了。再看那個姓武的,更無可救藥,縣里當個都頭,武警隊長就滿意了,一點上進心都沒有?!倍鴹钪緞t是太有上進心了,除了上進心沒什么別的了。 看看楊志,您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我們身邊這樣的人真是不少。除了工作和奮斗,他們就認為別的都是閑白,都是毫無意義的。沒事找一幫朋友聚會,浪費多少時間?有這時間加加班又出不少業(yè)績。沒事看球賽、看電影、聽相聲、唱K,我靠!這都有什么用,干這些事你是能升職還是能多掙錢?不但不掙錢,錢都白花了,還搭時間,為何許的?看看我,你們瞎玩時我又提升不少業(yè)績,不但不花錢還掙錢。我又換大房子,又買高檔車了。你呢?玩了半天,不還住那百十來平米,坐公交車嗎?最近網上不也流傳一幅漫畫,說是砍柴的和放羊的聊天,人家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白浪費一天時間。這就是這樣的人心態(tài)最真實的寫照,我愿意用一天時間和放羊的聊天,聊了一天我很高興,收獲了好心情,我不差這點柴火,挺高興的,不行嗎? 人是要奮斗的,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但目標永遠有更高的,沒個盡頭。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本褪钦f我這一輩子就那么長,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在我有限的人生當中沒完沒了地去探究知識,沒有個夠的時候,那就真完蛋了。人只有一輩子,需要有一定的人生樂趣。所以奮斗應該有一個差不多的預期,只要達到了預期,你的人生就算成功。而且人生當中還有很多樂趣,如果沒有個愛好,沒有什么休閑生活,反正我覺得這輩子過得也挺冤的。當然,有的人就覺得不斷奮斗,換大房子,換好車就是人生的全部,樂趣也就在這兒,玩的東西他一碰就惡心,那也是人家自由。 不過就看楊志,他真是活得太累。楊志在三十六天罡星當中被稱為天暗星,恐怕就是說他的生活沒有色彩,是灰暗的。 而且楊志身上反映出這種人的一個普遍的短板,就是情商太低。您想啊,又沒有業(yè)余愛好愉悅身心,又沒有社交生活交流感情。面對的都是冰冷的機器或者報表,他的情商要是高得了那倒真是出奇了。 您看楊志啊,一出場就是失落了花石綱,然后收拾了一擔財物,到東京汴梁打點,想要官復原職。結果他打點了一溜夠,最后總算得到了見高俅的機會。可是見高俅之前,他的所有的錢剛好花完。也就是說他上上下下都花了錢,結果就到高俅面前他是空著手去的,這是什么腦子?你上上下下都知道花錢買路,怎么你就會認為高太尉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呢,合理嗎?要不您精打細算,提前做好預算,少花點錢,人多殷勤點,也不見得辦不成事,最大那一份得留給高太尉??;要不你就干脆見誰都不花錢,就拿政策條文上訪,最多就是門難進臉難看,起碼錢留下了。您倒好,前面把錢都花完了,見了正神不燒香,前面那些錢等于都白花了。這要吃喝玩樂,最少痛痛快快活一年。就算扔河里還聽個響呢,您這個比扔河里還慘,悄無聲息地就沒了,一點用沒有。 然后楊志連飯錢都沒有了,只能把自己家傳寶刀在大街上售賣,要價三千貫。我就不明白了,您當官的心那么迫切,見了高俅沒錢打點,那會兒您要把刀賣了不就有錢了嗎?或者直接把刀送高俅也成啊。那會兒舍不得,現在只能換吃喝了,大腦轉不過來。 當然,楊志也是比較倒霉,運花石綱,十個制使,九個沒事,就他出狀況。然后賣刀也出事,碰上了街上的混混沒毛大蟲牛二,纏著楊志攪和。告訴楊志:“你不說你的刀殺人不見血嗎?你殺了我試試?!睏钪菊f你找條狗來我給你試。牛二說你說的是殺人,不是殺狗,所以你必須殺人,來,你殺我試試。不殺我,就把刀拿來。真把楊志惹火了,一刀把牛二殺了。得虧街上的人,聯合作保,楊志才沒有死罪,充軍發(fā)配大名府。 其實牛二這路人就是一個街上混的無賴,沒事兒訛人家點東西。之所以街上的人都怕他,主要是因為他豁得出去。橫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牛二就是那個不要命的。他打了你,你打了他,都要下大牢。他不怕下大牢,你怕,你就不得不讓著他。他一條爛命不怕死,你怕打人命官司,你就得躲著他;躲不過了,他訛你東西你就得給。他也就這么大能耐,但一般老百姓還就怕他這樣的。 但是楊志這樣的做法就有問題了,其實他面對牛二和王進他爸爸王升面對高俅時一樣。王升的處理方法是把高俅打得三四個月下不了地,前面說了,這就欠考慮。楊志做的更過火,直接殺人,惹禍上身。還是那句話,你武功比他高那么多,玩著就把他打了,打倒他幾次,他知道厲害,也就不纏著你了。而且以牛二的人緣,楊志直接把他打的爬不起來,也沒有人會管這事,你還可以揚長而去。看看魯智深是怎么教育那些潑皮的,楊志跟他比差得太遠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擺脫牛二的糾纏,覺得這個人怎么這么可恨,再加上被高俅轟出來,身無分文,一股怨氣控制不住,直接對著牛二撒出來了,自己因為殺了這么一個人,差點把命搭上,他的處理方法顯示出他的情商低到什么地步。 不過楊志一生當中唯一一次運氣好就是這回充軍發(fā)配,到了大名府,他被梁中書賞識,把押運生辰綱的重要政治任務交給他了。這時候楊志再一次暴露出情商的短板,《水滸傳》原文: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那十一個廂禁軍,擔子又重,無有一個稍輕,天氣熱了,行不得;見著林子便要去歇息。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兩個虞候雖只背些包里行李,也氣喘了行不上。楊志便嗔道:“你兩個好不曉事!這干系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后也慢慢地挨!這路上不是耍處!”那虞候道:“不是我兩個要慢走,其實熱了行不動,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涼走,如今恁地正熱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勻!”楊志道:“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若不日里趕過去,誰敢五更半夜走?”兩個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尋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 按照原文說的,楊志每天早晨七點帶隊出發(fā)。一直走到下午三點,這一天最熱的時候都在路上走,這幫挑擔子的兵擔子沉重,這罪受大了,楊志對這幫人是非打即罵,工作作風簡單粗暴,對梁中書派來配合他工作的那兩個虞侯也沒有好態(tài)度。最后把生辰綱丟了,好像是因為這幫人跟楊志對著干才中計的,其實我覺得主要責任在楊志。 要是楊志現在在我跟前,他肯定要喊冤,是他們不聽我的才中了蒙汗藥,可能還一肚子委屈,就我一個人在認真干工作,這幫人工作態(tài)度沒一個端正的,都惦著偷懶。為什么會這樣,分析一下每個人在這項任務中的位置就明白了。 楊志是帶頭的,安全送到之后他立一大功,封官受賞肯定跑不了,所以他肯定要上心,發(fā)跡的機會就在這一趟了。而那些個挑擔子的兵呢?他們走這一趟,去時什么樣,回來不會有什么大的改變,還是當兵賣苦力,所以他們就是應付差事。那倆虞侯和那個老都管屬于隨行人員,到了東京幫助楊志辦一些個手續(xù)的,看梁中書安排他們去的那個話,他們走這一趟回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獲,所以他們也是跟著混。 這里面您看,生辰綱順利運到,好處最大的是楊志,而他最輕省,肩不擔,手不提,自在走路。而那些當兵的,得的好處最少,還都挑著沉重的擔子,干的活最累,還頂著大太陽,這罪受大了。他們累了想歇歇也是正常的,楊志還來個非打即罵,擱誰誰愿意?所以到了黃泥岡上,楊志再怎么打,這幫人死活不起來了,你把我們打死,你自己挑十一副擔子去東京。 楊志情商低就體現在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從來沒有設身處地地替這些當兵的想過。好的管理方法應該是恩威并施,這幫人受這么大累,你在語言上多少得客氣點兒:“哥幾個都辛苦了,讓大伙受這份兒罪,兄弟實在過意不去。不過誰讓咱們干這份差事了呢,也是各位抬舉兄弟,兄弟心里有數,咱們安全送到,我虧待不了大家。”然后時不時給大伙買點兒吃喝,哄著點兒,把大伙氣先順了,怎么都好說。再遇到那個偷奸?;?,該打打,該罵罵,別人也不會說什么。您不能唯一的激勵機制就是打,誰陪你玩啊。而且對隨行的老都管和兩個虞侯得客氣點,雖然你是領導,但人家資格都比你老,主意你拿,但對人家得有點好態(tài)度,那人家才會幫你給那些當兵的做思想工作。他對那幾位也跟數落三孫子似的數落,人家還能幫你嗎?我感覺楊志似乎就不懂的怎么跟人好好說話,整部《水滸傳》,他除了對官大的人以外,就沒有和藹可親的時候,這不是情商低是什么? 楊志的結局是受了招安,跟著攻打方臘,在丹徒縣病倒,沒有在隨軍前進,最后就在丹徒縣病死。反正楊志在這部書里要論倒霉,他也是數一數二的。好容易快要熬出頭,實現封妻蔭子的心愿,結果病死了。不過以他的情商,真當了官,也夠嗆能當好,病死了還能讓朝廷給他立廟受香火,多少也算得償所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