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中參戰(zhàn)各國都熱烈追捧本國英雄,即使是戰(zhàn)敗的日本也推出山本五十六,德國也有裝甲戰(zhàn)三駕馬車——曼斯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更不要說英美蘇等國的名將。不過在這些名將中,也是有很多爭議,比如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 在很多的新聞或者反映二戰(zhàn)史的書中對其評價還是頗高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可以說是美國陸軍的傳奇將軍,畢業(yè)于美國陸軍殿堂——西點軍校,在學校時就展現出自己的“學霸屬性”以當時西點軍校最高分畢業(yè),而這個分數至今還沒人打破。經歷過一二戰(zhàn)的他可以說是很多的軍迷的偶像。 但如果深入細致地解析這位名將,就能發(fā)現這位名將其實不像一個純粹的軍人,抑或說有點名不副實。 戴墨鏡叼煙斗,成麥克阿瑟的標配 善于作秀的麥克 麥克阿瑟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畢竟西點學霸),這讓他很善于包裝和作秀。放到現在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網紅”。在1932年時候美國陸軍的退伍兵因為經濟危機走上街頭的示威,而時任總統胡佛則認為這些退伍兵是暴徒和所謂的“赤色分子”,于是將燙手的山芋甩給了美國軍方。而當時作為陸軍參謀長的麥克阿瑟為了表忠心(想巴結胡佛),立馬穿上他的四星上將軍服、胸前掛滿了八排勛章,急不可耐的跑到那些退伍老兵的隊伍中,訓斥那些老兵,并揚言“打斷他們的骨頭”。 1932年美國老兵們的游行 而在麥克阿瑟的強力鎮(zhèn)壓下,退伍兵們只能悻悻而歸。麥克阿瑟在這場事件中可謂大出風頭,即獲得胡佛的信任,又讓自己的名望提升可謂一舉兩得,但他不知道他的這些作為是在踐踏那些退伍老兵尊嚴下獲得。以至于他在朝戰(zhàn)時說的那句“老兵不死,只凋零根本就是個笑話”。 1932年鎮(zhèn)壓老兵游行的麥克阿瑟 善于做秀的麥克,還表現在他的高調上,麥克阿瑟與其說是一個軍人,不如說一個不甘寂寞的政客。 實際上如果不是二戰(zhàn),他的軍事生涯早就在的1935年卸任陸軍參謀長就到頭了。在1935年卸任之后,他到了菲律賓給菲律賓總統當軍事顧問,從“軍”轉“政”。這其實也為二戰(zhàn)及以后道路鋪下基調——以軍隊為跳板,劃入政界。而這其實也能解釋他為何如此高調的原因。 麥克阿瑟一生一共三次參選總統。 第一次的是在1944年,當時作為共和黨議員的他,為了在黨內選舉中拉票,他不顧和尼米茲翻臉進攻菲律賓,想通過重返菲律賓的這場“秀”來給自己拉選票,于是就有麥克阿瑟涉水親吻菲律賓的名場面。但這場秀的后面,實際上是麥克阿瑟競選總統的私心。不過即使麥克阿瑟這么作秀,依然在選票上依然落后。畢竟當時的大佬依然是美國隊長羅斯福。而且說實話,1942年的失利讓當時的美國人還在陣痛期,而當時的太平洋可是一等人海軍的天下。 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名場面,這構圖專業(yè) 到了的二戰(zhàn)結束,不甘軍旅寂寞的麥克又開始“搞事”,升任太平洋占領區(qū)司令的麥克阿瑟,積極干擾美國的亞太政策,公然指責美國政府,不僅如此還和日本的戰(zhàn)犯以及天皇打成一片,在日本過上了太上皇的生活,高調的他一直以菲律賓國父和日本太上皇自居,出入排場基本上都是的記者跟隨,就差一句“聚光燈呢……往這打”。 ![]() ![]() 麥克阿瑟的每次出行都少不了聚光燈 本以為在亞洲站穩(wěn)腳的麥克阿瑟又開始參選總統,不得不說麥克阿瑟真會作秀,靠著和媒體的關系,讓媒體大肆報道自己,而這些媒體之所以不余遺力的幫他主要還是看在錢的份上,而麥克阿瑟一個當兵的這么有錢?那就得問問他手下的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了。不過此次競選依然栽跟頭,任你麥克阿瑟包裝再好,私生活混亂、有X?。ń洺蟲ia體)、在西點嗑藥都被爆了出來。甚至于在黨內參選的時候還出現了選票掛蛋的尷尬事件。 ![]() ![]() 麥克阿瑟及其亞洲盟友 到了第三次,麥克阿瑟開始打情懷牌,逢人就說“老兵不死”,剛開始還能引起老兵的共鳴(老兵們似乎忘了30年代,麥克阿瑟為表忠心怎么對待他們的),經常仗著老資格懟杜魯門在抗美援朝上的無用功,但卻忘了美軍朝鮮的三大司令官,敗得最慘就是他。這一次要是靠著金元政策和亞洲小弟的幫扶本以為有希望了,卻沒想到同僚低調的艾克——艾森豪威爾的威望比他還強,就麥克阿瑟在二戰(zhàn)的貢獻以及朝戰(zhàn)的陰霾,拿什么和美國人的英雄“艾森豪威爾”比,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退休了。 ![]() ![]() 那年那兔里,很形象的諷刺了這位將軍 麥克阿瑟的天生有著一種自大、狂傲又愛現的“表演欲”,但他的這種作秀根本就經不起推敲,一心不務正業(yè)想要從政的他。讓他成為“軍轉政”的失敗例子。 乏善可深的戰(zhàn)績 也許有的會說,朱可夫、隆美爾等人也都是的一些“政治矮子”,軍事厲害,人品和私生活再次,也是可以當名將。誠然軍事能力是考核一個“名將”的硬指標,但說實話,麥克阿瑟的在二戰(zhàn)中的戰(zhàn)績也沒有多少拿出手。 ![]() ![]() 同樣政治失意的朱可夫元帥 本身美國陸軍的在二戰(zhàn)中的地位就很尷尬,在軍中地位比不上一等人海軍,打硬仗的能力也比不上的三等人馬潤(當時空軍沒出來)。甚至在他們陸軍內部,地面部隊的重要性一度還比不上他們的陸航部隊。而在陸軍中,大部分精銳又在西歐,因此美國陸軍在二戰(zhàn)人們更多會記住巴頓、布拉德利等人。 而麥克阿瑟?哦……那個導致美軍歷史上最大慘敗,被日本趕出菲律賓的指揮官。在菲律賓被日軍二流戰(zhàn)將本間雅晴吊打,可以說是麥克阿瑟在二戰(zhàn)的第一個污點,而記仇的他,在二戰(zhàn)獲勝之后的,直接將在家賦閑(退役)的他,直接將本間雅晴拎出來泄憤,直接判處了絞刑。 ![]() ![]() 重返菲律賓的麥克阿瑟 除了被日軍暴打之外,麥克阿瑟在太平洋戰(zhàn)爭的指揮的實際上也是很鬧劇化,很多人說跳島戰(zhàn)術不是很牛嗎?很抱歉,那是海軍的哈爾西先提出的,麥克阿瑟是附和而已,而之所以他會選擇跳島戰(zhàn)術,主要原因還是可以盡快拿下菲律賓。畢竟1942年被日軍趕出菲律賓的會后,他像灰太狼一樣立下flag——“兩年后,我一定會回來的”。而1944年距離兩年之期越來越近, 因此那個時候的麥克阿瑟,只要是有助于提前攻打菲律賓的提議他就第一個跳出來支持。甚至于為了重返菲律賓,公然和當時太平洋一哥海軍對著干,挑起海陸軍矛盾,在羅斯福面前告尼米茲的狀。搞得內斂的尼米茲都無語了。最后羅斯福沒辦法(主要是太平洋戰(zhàn)區(qū)沒有合格的陸軍將才)不得不同讓他們分兩個戰(zhàn)區(qū)分開作戰(zhàn)。 ![]() ![]() 羅斯福調停下的麥克阿瑟和尼米茲 當然除了,在的太平洋讓日軍羞辱,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也沒少在志愿軍手下吃苦頭……而且?guī)缀跞珗霰淮蚰槨?/p> “中國人?他們不會出戰(zhàn),而且即使他們出戰(zhàn)也打不過我們” “啪啪啪……出國作戰(zhàn)的志愿軍五戰(zhàn)五捷,將戰(zhàn)線一度推到37線” “將士們,我們會在圣誕節(jié)前結束戰(zhàn)爭,到時候你們可以回家……” “啪啪啪……在圣誕節(jié)前美軍在云山和長津湖被缺糧少彈的志愿軍一頓胖揍” “哦,這些中國軍隊……我們一定要打過三八線” “哦親愛的麥克將軍……你被解職了” ![]() ![]() 被志愿軍俘虜的美軍士兵們 諷刺的是在抗美援朝中,當時的蘇聯和中國都猜到底美軍會在仁川登陸(總共就那個幾個港口)……而這件事卻成為麥克阿瑟的口中的軍事壯舉,不得不說他碰上了好的對手。而且開戰(zhàn)初期的美軍在麥克阿瑟的帶領下,作戰(zhàn)懶散,士兵毫無斗志可言,而在麥克阿瑟被撤掉之后。換上的李奇威戰(zhàn)斗力迅速爆表,和志愿軍對峙打得有來有回,甚至于南韓偽軍打得也更加賣命了,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 ![]() 垂頭喪氣美軍,估計在心理痛罵麥克阿瑟 幸運的五星上將 啥,麥克阿瑟不厲害,憑啥能封上五星上將,你行你上? 其實麥克阿瑟當上五星上將多少有點運氣的成分,本身他在1935年就已經退役了,二戰(zhàn)開始時候才重新被召回軍。當1942年美軍參戰(zhàn)之后,因為協調指揮問題,軍銜位置有點尷尬,當時的美軍軍事主官大多是的三星和四星上將,比如總參謀長馬歇爾就是四星上將,在1942年年底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才剛升任三星上將,同樣尷尬的還有集團軍司令巴頓中將。而隔壁英國盟友都是清一色的元帥,比如戰(zhàn)下手的蒙哥馬利、坎寧安等人皆是如此。 ![]() ![]() 二戰(zhàn)美國陸軍巨頭馬歇爾 因此為了展現美國絕對一哥位置,怎么上都不能在軍銜上輸給已經不再是霸主的英國,因此馬歇爾、萊希、金等一系列的在白宮的軍方大佬們都升任5星上將,同時在歐洲和亞洲戰(zhàn)區(qū),也按照五星上將執(zhí)行。在歐洲艾森豪威爾作為英美盟軍的總指揮,升任五星上將實至名歸,而阿諾德的陸航因為戰(zhàn)略轟炸以及地位的提升,從陸軍中分離出來的成立空軍早已不是秘密,因此給一個五星上將也無可厚非。 ![]() ![]() 西線盟軍一把手艾森豪威上將 到了亞洲戰(zhàn)區(qū),這是海軍和陸軍矛盾最重的戰(zhàn)區(qū),而為了平衡海陸軍指揮問題,白宮也給了太平洋戰(zhàn)區(qū)兩個名額(哈爾西是在戰(zhàn)后被追授的五星上將),海軍必然是太平洋艦隊的提督尼米茲,而陸軍總要有一個,論資歷也就只有麥克阿瑟了。就這樣麥克阿瑟才邁入五星上將的末班車。但其手上指揮的部隊和戰(zhàn)績,以及美國陸軍在太平洋的蹩腳表現,實際上很難愧對于絕對主力的稱號。 ![]() ![]() 太平洋美國海軍話事人尼米茲上將 雨田君說 很多人因為“老兵不死”而喜歡上這位快演講,抽著煙斗的五星上將,誠然個性化人格,以及口無遮攔的的作風,確實符合一些近代美國或者其他國家軍迷的偶像氣質,。參加過一二戰(zhàn)的麥克阿瑟也確實能力不俗。 但相較于其他二戰(zhàn)戰(zhàn)場上的名將,比如力挽狂瀾的朱可夫和尼米茲,戰(zhàn)略大師曼斯坦因等人,麥克阿瑟顯得過于另類——愛現,喜歡在軍人崗位跑去不務正業(yè)從政以及高調的作風,再加上雷人的戰(zhàn)績,確實讓他的五星上將軍銜,顯得有點名不副實。 —The end — |
|
來自: 我是天選小丑 > 《軍事新聞、解析、知識及其他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