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參觀完林州紅旗渠風景區(qū)后,傍晚來到了安陽市,入住駿怡賓館。 我國歷史上有八大古都,我唯獨沒到過安陽,這次來到了安陽,填補了空白,著名的八大古都我都到過了,此生無憾了。 安陽的名勝古跡很多,我們有選擇地參觀了殷墟和中國文化博物館。 安陽市簡介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周易的發(fā)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qū)區(qū)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 歷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安陽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奴隸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fā)跡、三朝宰相韓琦、抗金名將岳飛等名人軼事層出不窮。 歷史學家郭沫若來安陽時留下“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創(chuàng)始,觀此勝于讀古書”的著名詩句。 殷墟 殷墟是我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是首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06年7月列入世界文學遺產(chǎn)名錄。殷墟因發(fā)掘甲骨文而聞名于世,先后岀一上有字甲骨約15萬片。 安陽殷墟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商朝作為一個歷史朝代被真正確認,從而將華夏民族的歷史直接提前了近一千年。 甲骨文 甲骨文是漢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3000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僅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內容豐富,涉及殷商政治、經(jīng)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各個方面,對全面復原殷商社會史具有重要意義,被稱為中國古代乃至人類最早的“檔案庫”。對甲骨的研究,也產(chǎn)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婦好是商朝武丁王的王后,是一位杰出的女將軍。 婦好雖為女子,卻是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軍事家。據(jù)記載,有一年夏天,在商朝的北部邊境發(fā)生了一場戰(zhàn)爭,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婦好主動請戰(zhàn),武丁王猶豫不決,便進行了占卜,占卜結果是大吉。武丁王這才同意婦好帶兵出征。沒多久,婦好大獲全勝。從此,武丁王便讓婦好擔任軍事統(tǒng)帥,領軍東征西討,擊敗了附近的許多部落,使商朝的疆域得到了極大擴張,而婦好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垂青史的女將。 參觀完殷墟,來到了中國文字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經(jīng)國務院批準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我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以世界文字為背景,以漢字為主干,以少數(shù)民族文字為重要組成部分,用詳盡的資料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輝煌燦爛的文明,把中國文字的生動豐富的展示出來。該館是一組具有現(xiàn)代建筑風格和殷商宮廷風韻的后現(xiàn)代派建筑群。博物館不僅表現(xiàn)了中國文字文化內涵,也顯示了文字在中國文明發(fā)展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博物館由字坊、廣場、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組成,總占地143畝,總建筑面積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fā)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shù)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的通道,兩側有許多甲骨的放大展示,并附有文字解釋說明。 展館分別是一樓的“一片甲骨驚天下”,二樓的“中國文字發(fā)展史”和三樓的“中國文字發(fā)展史”以及臨時展館展出的是少數(shù)民族文字發(fā)展。 走過每一個展廳,看著我國從古到今文字的演變過程,每一次演變都伴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替。時代在進步,文字也在演變,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普及、越來越讓更多的人能獲得知識。 安陽因發(fā)掘大量甲骨文股的殷墟而聞名于世,這里滄桑的都城建筑遺址、古老的甲骨文以及大量的青銅器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輝煌的歷史文明。歷史已遠去,但遺留并記載下來的文字和燦爛文化卻永存于世。 安陽之旅,不虛此行。 |
|
來自: 老兵原創(chuàng)之家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