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安徽滁州天長市,4 名抗戰(zhàn)老兵代表戰(zhàn)友們接過活動方贈送的影集畫冊。 老兵、家人、影集。 這是由民建南京市玄武區(qū)四支部、南京 " 文藝青年 " 沙龍攝影團隊的攝影家們共同策劃的一份特殊的禮物,趕在國家公祭日、新四軍成立 80 周年之際,獻給他們,向新四軍老兵致敬。" 老兵們每天都有可能離開,但我們不會忘記他們,歷史更不會。" " 最初想拍老兵,是因為慰問他們時發(fā)現(xiàn),很多人連張像樣的全家福都沒有。" 民建南京市玄武區(qū)四支部的張維是這次活動的發(fā)起人之一,他在訪問老兵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老兵或者居住偏僻,或者上了年紀、腿腳不便,于是便產(chǎn)生了為老兵記錄日常生活的想法,這也得到 " 文藝青年 " 沙龍攝影團隊的一致支持。 楊忠民代表團隊發(fā)言。 從2017年1月份開始,攝影師們陸續(xù)尋訪了 30 多位老兵,由于時間有限,截至目前,已經(jīng)為滁州天長市的 11 位老兵記錄下了照片。平均給每位老兵記錄下了三四百張照片,一些老兵身體不好,擔心他們太累,每次只去拍兩三個小時左右。最后拍下來共有 4000 多張照片,記錄了老兵和家人的生活點滴。 但遺憾的是,有本畫冊,再也無法交給它的主人。民建玄武區(qū)四支部楊忠民說,就在一個月前,他們拍攝過的一位抗戰(zhàn)老兵剛剛去世。這也促使他們,抓緊一切時間將手頭現(xiàn)有的照片整理出來,制作成冊。 " 老兵們每天都有可能離開。" 楊忠民說,用鏡頭為這些老英雄留下影像資料,不論對他們的家庭還是整個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 她說。 畫冊中的老兵。
畫冊裝幀設計及呈現(xiàn),由南京東南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呈現(xiàn)。 東南文化,有創(chuàng)意,更有公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