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拔兩千米索道俯瞰梵凈山魔幻秋色 圖/文 去貴州黔東南8天中,6天都在下雨,好像天漏了一般,難怪舊日民諺對貴州的比喻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 平,人無三分銀。 離開鎮(zhèn)遠古城,前往心中圣潔的地方——梵凈山,一座有著太多神話與光環(huán)的靈山,一個魔幻主義的地方。 心中的期待隨著細雨漸行漸近,到了山門前,先要坐上梵凈山安排的中巴車往返山腳下,由于山路彎多路窄, 從安全起見,這樣的安排很得當。 雨越下越大,賣一次性雨披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幾乎人人身著一件透明的塑料雨披,五顏六色,好像是集體活動 一般,穿得整齊劃一。 廣東人說雨是財,難道財神這么眷顧我們這些旅行者?想到這里,不覺心中竊喜,一下子煩惱也隨之煙消云散 了。 上梵凈山有兩種方式,一是徒步登山,二是坐纜車。大部分人選擇坐纜車,只有極少數(shù)人選擇徒步爬到山頂。 無論是哪種選擇,起始點是叫魚坳的地方,也就是梵凈山萬里云梯起始點的地方。從索道上站魚坳0步臺階,到 索道下站萬寶巖,共有6300步臺階,索道運行時間20分鐘左右,徒步需要2個多小時。每個索道纜車吊廂可以同 時容納8人乘坐,索道全長3500米,索道上下站房高差1200米。 說起起始點魚坳,還有個不得不提的有趣傳說。相傳東海龍王探知梵凈山為佛教圣地,十分仰慕,特地派了鯉 魚大臣前來暗訪,它沿長江,入洞庭,逆沅江上太平河,鯉魚大臣越往上走風光就越俊秀,再至黑灣河尾部抬頭 一看,那神秘的金頂使得它頓生向往之心,自愿留來來永遠守護這里。龍王得此消息無可奈何,只得允許它化為 山體,時刻守護梵凈山。 隨著索道向上攀爬,透過纜車玻璃、透過云霧、透過細雨,俯瞰壯觀巍峨的梵凈山,腳下層林盡染,氣象萬 千,紅的、黃的、綠的、白的、金黃的、粉紅的,五顏六色,頃刻間眼前又白茫茫,整片云霧繚繞,什么也看不 清楚,一會兒一團團云霧飄過,魔幻般的秋色,又一覽無余,盡收眼底。 同纜車的兩個男士緊閉雙眼,可能被高聳的山體嚇到。有幾段坡度的確較大,好在霧氣很大,無論陡峭還是美 麗,都是若隱若現(xiàn),虛無縹緲。 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游。顧不上滿眼品賞了,只能抓緊時間,用一只眼從小小的視窗中搶拍絕 美的畫面。纜車以平均每秒4米的速度運行,美景也隨之滑行,我?guī)缀跻@呼這美麗的魔幻秋色,是如此的妖嬈 多姿。 梵凈山的四大亮點: 一是豐富的生態(tài)景觀。梵凈山是一塊99%被原始森林包裹的稀世翡翠,未經(jīng)雕琢,質(zhì)樸動人。梵凈山作為一個比 較完整的物種“基因庫”,是地球同緯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繁衍著三千多種動植物。1986年,被列為聯(lián) 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網(wǎng)”(MAB)成員,中國十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 二是奇妙的自然景觀。主峰2574米,保存著14億年前冰川時期留下的自然奇跡,有“蘑菇石”,“萬卷書” 等。 三是悠久的佛教文化。早在明朝萬歷年間,“彌勒道場”就已聲名遠播,與普陀山“觀音道場”、五臺山“文 殊道場”、九華山“地藏道場”、峨眉山“普賢道場”齊名天下。明朝神宗皇帝立碑敇封梵凈山為“天下眾名岳 之宗”,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誠大師為她親筆題字“彌勒道場”。綺麗奇特的佛光也是梵凈山的??停谒蟹?/p> 教名山中,佛光在梵凈山出現(xiàn)的頻率是最高的。 四是多彩的民族文化。民風詭譎,土家、苗、侗、仡佬等少數(shù)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原生態(tài)的巫、儺文化、奇異 的蠻夷文化,只有在這里才能看到最完整的版本。儺戲被喻為戲劇中的“活化石”,已有三千年歷史的儺戲,古 老而精彩。 關于梵凈山,唇齒開闔間,總有太多想說的故事與傳說,總有太多的美好想要傳達,總有太多的美景,看不 完、道不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