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經(jīng)幡筑起的轉(zhuǎn)山古道精美絕倫 圖/文 羽佳zm 住在康巴漢子家的時候,兩個晚上,大家彼此都舍不得入睡,坐在寬大藏式客廳,喝著藏酒,品著紅茶, 吃著點心,聊得正酣。 康巴漢子說,他們每年都要去轉(zhuǎn)山。 轉(zhuǎn)山一天,叫小轉(zhuǎn),就是圍著一個雪山叩拜;轉(zhuǎn)山三天,叫大轉(zhuǎn)。 轉(zhuǎn)山時,會燒香、掛經(jīng)幡。 他們把雪山視為神靈,神靈會護佑他們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在經(jīng)過的雪山上,所有生長的花草樹木, 他們都不會采摘。他們覺得那是與神山一同生長的生靈,同樣需要愛護。 當我看到純凈雪山下,生長旺盛的草場、涓涓流淌的河流、自由悠閑快樂的羊兒馬兒牛兒鳥兒,一切都找 到了答案,一切皆因愛的信仰,使這片土地那么美麗、那么自然、那么和諧。 掛經(jīng)幡,是藏民轉(zhuǎn)山比較重視的儀式。 他們認為,當風吹來時,經(jīng)幡隨之舞動,每一次飛舞,就象征著誦經(jīng)一次。 無數(shù)的誦經(jīng),帶來一生扎西德勒。 經(jīng)幡的五種顏色都有固定的含義。 藍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紅幡是火焰的象征,綠幡是綠水的象征,黃幡是土地的象征。各 種顏色經(jīng)幡從上到下的排列順序,也很有講究,如同藍天在上,黃土在下一樣,各色經(jīng)幡排列順序不能改變。 關于經(jīng)幡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一是“送行風俗說”,二是“軍記習俗說”,三是“竣工耀記說”,四是“傳幡經(jīng)文說”。 幾種傳說里,送行風俗說,比較感人。 大意是在遠古的印度,平日里,女子們會身著色彩鮮艷的沙麗裙衫干活。每當她們的丈夫出遠門做工時,她 們就從身上扯下一塊衣角掛在家門口,或者門前的樹上,為丈夫送行。 天長日久,紗麗漂亮的顏色褪了,而丈夫還沒有回來。風,年復一日地吹著紗麗,漸漸,被吹向遠方。紗麗 帶著妻子無限的思念,吹到了丈夫身邊,丈夫看著這似乎被淚水洗掉了顏色的紗麗,就會想起遠方的妻子, 就會聽到妻子相思的呼喚,于是,遠行的丈夫,就會毅然而然回到家中。 隨著佛教的興盛,這種紗麗慢慢就演變成了一塊塊薄薄的紗布,被染上顏色,印上神像和祈愿經(jīng)文,進而, 就演變成了今天的五彩經(jīng)幡。 我為五彩經(jīng)幡這樣的來歷,這樣的寓意,這樣的傳承,感慨萬千。 生命的輪回,信仰的力量,是一種因果,更是一份值得珍重的因緣。 







沖古寺,位于仙乃日雪山下,是美國探險家洛克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 藏民告訴我說:很早以前,雪山下都是湖泊,漸漸湖泊少了。 幽靜的山林,依舊枝葉茂盛。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村民每天都能聽到仙乃日雪山下,傳來雞鳴狗吠的聲音。 后來,便在這里修建了沖古寺。寺院僧人每天焚香念經(jīng),保佑一方平安。




















后記: 1、地點:川藏稻城亞丁 2、圖文:羽佳zm 3、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IIEF
24-105mm f/4L IS U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