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一件趣事,說是安徽有一個很“懂事”的小朋友,清明節(jié)也想起了給老師送祝福。他發(fā)了一句“老師清明節(jié)快樂”,硬是讓老師哭笑不得。 不過話說回來,在古代清明節(jié)確實是一個踏青、賞花的歡樂日子,古人認為只有自己過好了,才能讓先人放心。所以每年清明節(jié),他們會早早地祭拜完先祖,然后開開心心地出游。而且一般來說,古人過清明不要求大家忌口、也不要求一定要穿素衣,在吃穿上都是比較隨意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清明掃墓時,就沒有任何忌諱。 事實上,不管是清明還是春節(jié)、冬至上墳,都是有很多講究的。在前幾期里,筆者和大家分享過兩個俗語,一個是“掃墓亂抬腳,磕頭再多也枉然”,告訴大家不能用腳跨過祭品,不能爬到墳頭上去掃墓,這是對先人的不敬。另一個是“一家墳不掃兩家紙”,這是要求兄弟姐妹都聚在一起給先人掃墓,不要一家一家分開掃。 這兩個俗語,前者是希望咱們能尊重先人,后者是希望兄弟姐妹間能永遠和睦相處。雖然它們沒有什么科學依據,但都是老一輩對咱們的美好希望。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俗語也是一樣,它就是:掃墓3抬手,紙燒再多也枉然。 這個俗語在湖北和湖南兩地的一些農村流傳著,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告訴我們拎著東西上墳時,如果因這3件事抬手,那燒再多紙也無法表現你對先人的尊重。那到底是哪3件事呢: 首先,是不能抬手趕燕子。清明前后,正是春燕筑窩時。如果大家在掃墓時仔細觀察,會發(fā)現墓地附近是燕子很愛筑窩之處。從古至今,燕子都是一種吉祥的象征?!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來到誰家,對古人而言就是一種緣分。因此,如果在墓前看見燕子,是萬萬不能驅趕的。 其次,是不能抬手拔已經開了花的野草。咱們知道,掃墓儀式中有一項是除草。但在除草時,如果看到有些野草已經開出了花,那就不應該再拔它了,因為在古人看來它已經有了天地之靈氣。古人是很善良的,在他們看來一花一世界,每一束花都是應該被珍惜的。特別是墳前開的花,更加可貴。 再次,是指抬手做拒絕的姿勢。大家在掃墓時,往往會遇到旁邊有人求咱們搭把手的事。比如有些人會選擇在清明時重新修墓碑,需要咱們幫忙搬一下墓碑,這樣的請求咱們都不應該拒絕。在老一輩眼里,墳前拒絕人是不對的。甚至古時遇到災年,乞討的人往往會在清明這一天專門到墳前討錢,就是因為這一天大家都不會拒絕行善。 以上3點,就是所謂的“3不抬手”。按咱們現在的觀點來看,其實這些講究并沒有科學道理。燕子會帶來富貴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開了花的野草也談不上有什么靈氣,墓前拒絕人也并不會帶來什么不好。但這些老規(guī)矩里卻有大智慧,它告訴咱們要與動物為善、與花草為善,與他人為善??傊鼈冸m沒有科學道理,但傳遞的都是正能量。 其實很多俗語都是這樣,它們本身就蘊含著古人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智慧,在任何時候它們都是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的。因此,筆者認為如果不是太為難,這一類的俗語咱們年輕人還是可以遵守的。對此事,大家怎么看?歡迎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