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香港,有著許多為了逃離戰(zhàn)亂的富家子弟。這些富家子弟,在逃亡的過程中,還攜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文物古董。而這些金銀財寶、文物古董在香港流通后,造就出了香港的古董市場,因此也有許多人在香港開起了古董店,張宗憲就是其中的一人。為了收集古董張宗憲還時常飛往臺灣倫敦、紐約、東京、巴黎等地,長達數(shù)十年之久。在這十幾年間,張宗憲收藏最多的就是中國的瓷器和字畫,因此也鍛煉出了張宗憲的鑒定古董的能力,特別是在鑒定古瓷器上,一直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認可。 在張宗憲收集古董的期間,曾在一家拍賣行上發(fā)現(xiàn)了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當時拍賣行內(nèi)的收藏家,發(fā)現(xiàn)瓷碗上略有瑕疵,并沒有多少人有意想拍下這個瓷碗。張宗憲憑著自己對古瓷器的鑒定,大致能認出這個瓷碗也有著不小的來歷,于是張宗憲花了110萬將這只瓷碗買下。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被張宗憲買下后,并沒有被張宗憲放到了古董店進行出售,而是被張宗憲珍藏了起來,一共長達20年之久。 而在20年后,也有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出現(xiàn),只要出現(xiàn)在拍賣會上的古董,都能被收藏家們拍出天價。于是在2006年的時候,張宗憲將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放在了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進行拍賣。當時收藏家們早已得知琺瑯器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因為琺瑯器制作步驟復(fù)雜,如今現(xiàn)存在民間的琺瑯器并沒有多少。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開拍時,場內(nèi)的收藏家也不管碗上有沒有瑕疵,紛紛舉起競價拍進行競價。最終這件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被張宗憲的妹妹張永珍,以1.5億元的價格拍下。 雖然是賣給了自己的妹妹,但這價格相比20年前,已經(jīng)高出了不少。即使當時沒有人并沒有人看好這件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但張宗憲還是將它買了下來,可見當張宗憲的眼界之高。如今張宗憲已經(jīng)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中國藝術(shù)品藏家及古董商之一,他之前前往世界各地的“撿漏”行為,就為他帶來了上億萬元的資金。張宗憲所收集來的古董,也成為了各大藝術(shù)品拍賣公司的古董來源。 拍下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的張永珍,和張宗憲一樣,從小就出生在古董世家。張宗憲和張永珍的父親張仲英,也是在民國時期稍有名氣的古董商。而張永珍一開始并沒有像哥哥張宗憲那樣,直接踏入古董界,而是踏入了商界。張永珍在商界小有成就后,才逐漸踏入了古董界。早在1999年的時候,張永珍就成了了拍賣會上的主要買家。其間,張永珍曾在2002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花了4150萬元拍下了清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隨后就無償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除此之外,張永珍還是一名慈善家。在80年代的時候,張永珍就向蘇州的4家醫(yī)院捐贈了救護車和空調(diào)。每當內(nèi)陸發(fā)生自然災(zāi)害,張永珍得知后都會立馬為內(nèi)陸進行捐款。如今,在內(nèi)陸教育、扶貧、救災(zāi)等方面,都有來自張永珍的捐贈。而75歲的張永珍,依舊忙碌在商界中,為的就是能為內(nèi)陸貧困地區(qū)的文化、教育事業(yè)能得到幫助。張永珍的行為,也被家鄉(xiāng)江蘇省評價為榮譽市民,并擔任了江蘇省海外聯(lián)誼會名譽會長、人民政府經(jīng)濟顧問等職。張宗憲和張永珍的行為,都是為中國帶來了不少的利益,他們?yōu)橹袊鞒龅呢暙I,在某種程度上,是無人能及的。 |
|